APP下载

《物理老师的思想课》等6则

2020-12-29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伙儿释怀红糖

物理老师的思想课

那是一个隆冬时节,寒风肆虐。对明年开学便将学文科的我们而言,这最后一堂物理课似乎变得无关紧要了。教室里的嘈杂声与窗外寒风的呼啸声撞击,涌入耳中。这时,只见他裹着厚重的棉袄走进教室,神情凝重。他打开教案,随即又合上,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一位好的消防员不会因为他即将离队,就对火灾视若无睹,请你们记住,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你们的身份首先是一名学生。”说完,他再次打开教案。喧闹的教室霎时间一片寂静。(李明星)

最后一课

栀子花开日,毕业离别时。那天,云很淡,风很轻。教室里弥漫着伤感与不舍的气氛。上课了,班主任默默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着:“虽不忍言别,但车已到站。作为班主任,三年一掉头,这是常态。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老师、学生,这就是缘分。这三年的相处,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温情。面对离别,我得学会释怀,收拾心情,原路返回。愿同学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写完,班主任转身,教室里许多深情的目光交会。(翁卓蕊)

一本书,一束光

独坐,捧书,静读。《绿山墙的安妮》如午后的一束阳光,温暖我的心房。安妮是个孤儿,纵使在绿山墙外未曾真正感受过家庭的温暖,也能从贫瘠的生活中开出花儿来。她以乐观与好奇心投入生活,借助想象为世间万物披上华丽的霓裳。于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有了一个美妙的名字:“欢乐的白色之路”“闪光的小湖”“白雪皇后”……她对生活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随着高考的临近,压力愈来愈大,希望我们都能像安妮一样,心中有梦,眼底有光,怀揣好奇,乐观坚强!(陈一睿)

那句话,那个他

“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没有人可以否定你的努力,除了你自己。既然选择了诗和远方,那便风雨兼程,无问西东!”他说。于是,在他的鼓励下,我背起小小的行囊,卸下沉重的忧伤,走向诗和远方。一路走来,也曾遭遇过别人的猜疑与误解,也曾遭遇过别人的嘲笑与讽刺,但每每想起他的那句话,我便会释怀,会试着把那些否定当作蛛丝一般轻轻地拭去,然后微微一笑,继续前行。那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给予我前行的动力。它的主人便是我的恩师——饶老师。(黄怡婧)

一个故事,一堂课

1920年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房里,一个小伙儿正在由两张长凳拼起的书桌上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提醒他吃粽子要加红糖水。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母亲进屋,结果发现儿子满嘴墨汁,红糖水竟一点没动。这个小伙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讲述的《共产党宣言》的译者——陈望道。看完这个故事,我感触颇深。艰苦的条件、简陋的环境,都无法撼动他传播真理的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理应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因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周偲涵)

一次转变,一种成长

放学了,在路口我又瞥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母亲站在水果摊前,努力叫卖着,声音嘶哑。她看见我走过来,微微一笑,我欣然回应。可是,之前我会刻意回避这种笑容。这种转变还得从那次放学说起。那时我正从母亲摊位前走过,有人不小心把母亲的一筐苹果撞翻了。苹果散落一地,母亲迅速弯腰捡起,而我却拉着同学快速逃离。回身的一瞬间,我感觉有道沉重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傍晚的饭桌上,母亲看我低头不语,便用她嘶哑的声音说:“孩子,妈妈知道你要面子,可是妈妈觉得面子要自己去挣,妈妈觉得摆摊卖水果,靠自己双手挣面子不丢人!”(黄子路)

猜你喜欢

小伙儿释怀红糖
褪色的红糖水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 独白的秘密(连载三)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 独白的秘密(连载二)
我们终将在路上释怀
暴露身份的大葱味
神奇的脑回路
红糖跟白糖相比,好在哪儿?
口香糖
痛经就喝红糖姜水?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