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羊小反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0-12-29郑雪林
郑雪林
(朝阳市双塔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羊小反刍疾病亦可称之为羊瘟病,小反刍兽疾病病毒是导致此病的主要病原。该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在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羊小反刍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为此,应重视对此病的病原体、发病特点以及症状表现的分析与了解,探究羊小反刍兽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科学措施,以保障养殖户经济收益。
羊小反刍疾病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具有急性发病的特征,可通过接触传染,羊等小反刍动物是主要的发病群体。发病时通常会出现体温异常升高或腹泻现象,且伴有口炎或肺炎等炎症。一旦大面积发病,需对病羊进行扑杀,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加强对羊小反刍疾病防治措施的探讨十分必要。
1 病原体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导致羊患有小反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是一种副黏病毒及新麻疹病毒类病毒,该病毒为球形体,表面粗糙,比牛瘟病毒体积大,表面覆有一层囊膜。此病毒可在胎绵羊的肾上繁殖,新生雏羊的睾丸也是此病毒的主要增殖部位,会使细胞出现病变进而产生合胞体。
2 发病特点
羊小反刍疾病病毒感染后有46 d 左右的潜伏期,山羊感染此病毒后会出现最急性发病现象,短期内即会死亡。绵羊为亚急性发病,经治疗后可痊愈。羚羊也感染此病,对羔羊危害最大,感染后会大面积死亡。
3 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
饲养环境不佳是导致羊小反刍疾病的直接原因,初生羔羊未及时吸食初乳,或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圈舍饲养羊只数量过多、气温骤降等均会降低羊只自身免疫力,进而使之感染羊小反刍疾病。带病羊只及患病羊是此病的主要传播体,感染亚临床型羊小反刍疾病的病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既可以通过飞沫等直接方式感染,也可通过被病羊污染的饲料或器具间接感染此病。
4 症状表现
病羊通常精神抑郁、不喜进食,体温会升至41 ℃左右。部分病羊伴有呼吸障碍,流水样鼻液且有流泪现象,心脏及脉搏跳动频率加快。病羊背毛粗乱无光泽,口腔存在黏膜充血现象,有坏死病灶,呈红色或粉红色,存在下唇或下齿龈感染现象。病程持续后丘疹变化产生水泡,此时体温略有降低,几天后形成脓泡且体温升高,2 d后即会下降。脓泡干涸后会形成痂波,为黑褐色。病情加重后,病羊脱水严重,伴有严重的脱水及腹泻现象,行走出现障碍或失明,妊娠期母羊易流产,会导致幼龄羊死亡。
5 剖检变化
病死羊解剖发现,其存在结膜炎症,口腔会出现坏死性口炎病变。皱胃呈现出轮廓清晰且呈一定规则形状的糜烂,皱胃及肠部有出血现象,结肠与直肠接触处有斑马状条纹,且伴有线性出血。病羊淋巴结肿胀明显,脾脏存在坏死性病变。
6 临床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可确诊羊小反刍疾病,可采用病毒中和试验作出进一步诊断,也可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病症。
7 羊小反刍疾病的防控措施
7.1 预防措施
7.1.1 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养羊场首先应制定科学、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确保饲养人员可做到定期消毒、全面清洁。应及时进行羊圈内排泄物的清理,对圈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应在养羊场的入口处进行消毒区的设置,并建立隔离区,进出车辆需经消毒后方可进出[1]。此外,应加强饲养人员消毒,饲养时工作服要穿戴整齐,及时进行手脚部位的消毒,按照卫生消毒制度严格开展消毒与饲养工作。
7.1.2 提高对疫病的监控力度
养羊场应重点进行羊群所患疫病的监控,同时控制好羊群与其他动物的接触,以免疫病在羊群与其他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应加强对野生动物疫情的分析,采用科学的预防与控制方式。同时,政府部门应全面进行羊小反刍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养殖者对此病的重视,增强其对此病症状表现、产生危害的了解,制定科学严谨的疫病通报机制,确保动物防疫部门可第一时间了解辖区内养羊场的羊小反刍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而科学做出预防应对措施,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
7.2 治疗措施
7.2.1 中医治疗
以病羊的患病情况为依据,合理搭配使用黄连、党参、连翘等中药材,将之混入病羊的饲料中进行羊小反刍疾病的治疗,中医材治疗通常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7.2.2 西医治疗
可利用刀豆素对病羊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羊小反刍疾病,肌注1 次·d-1,通常连续2 d 后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如病羊处于妊娠期,应每日增加1次注射,2 d后病羊的化脓处会形成痂皮,表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还可将0.2 mL 福尔马林加入到硫酸镁温水溶液中,灌服治疗病牛,治疗效果也较为理想[2]。
8 结 语
鉴于羊小反刍疾病对羊养殖具有较大危害,应从卫生消毒制度的建立以及疫情监控力度的提升两个主要方面着手进行此疫病的预防,也可运用中西及西医疗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此病的治疗,以此降低羊小反刍疾病对羊养殖业所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