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临沂市生猪产能和价格分析
2020-12-29李士全
李士全
(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1)
2020 年,临沂市围绕“存栏生猪230 万头,出栏460 万头”稳产保供任务目标,严格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强技术支撑、政策保障和指导服务,全市生猪生产形势稳定并出现恢复性增长,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1 生猪生产恢复情况
生猪生产稳产保供任务进展顺利。据统计部门数据,2020 年上半年临沂市生猪存栏325.05 万头,出栏244.91 万头,分别完成存出栏任务数的141.3%、53.2%,受到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通报表扬。能繁母猪上半年存栏41.9 万头,恢复至2017 年的79%;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的12.9%,比2017年的占比高1百分点,有效保障了生猪生产的可持续恢复和发展。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截至8 月底,临沂市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388.32 万头、345.24 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3.56万头,生猪产能恢复状态良好。
2 猪肉价格变动分析
2020 年前7 月份,临沂市生猪、猪肉价格和全国形势一样,总体呈V型上涨趋势,尤其6—7月中旬,受南方雨季和灾情影响,临沂市猪肉价格上涨趋势明显。随着生猪和猪肉供应量增加,8月以来,猪肉价格环比有所下跌,尤其国庆节前后加速下跌。截至目前,生猪价格有分化现象,150 kg 以上出栏的生猪比110 kg 以下出栏的生猪高1~2元·kg-1;临沂市土三元肥猪、三元肥猪、统货猪肉均价为28~29元·kg-1、29~30元·kg-1、41.6元·kg-1,同比下降16.3%、16.4%、23.9%,比年初下降17.9%、17.7%、18.9%,比7月底下跌18.5%、18.4%、29.9%。
3 后市预测
随着上半年补栏的生猪四季度集中出栏,预计中秋节后生猪和猪肉价格会进一步回落。依据如下:
①猪肉消费淡季。国庆、中秋节后的10月中下旬到12月初,是传统猪肉消费淡季。②供应继续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5月8日发布了《农村绿皮书》,预测生猪生产今年加快恢复,全年猪肉产量能够达到4 800 万t,同比增加11.6%。据畜牧系统统计,临沂市养猪场(户)补栏积极性较高,目前全市规模猪场新建和改扩建83处,年出栏能力达5 000头的占一半以上,其中新建万头猪场4 处。上半年生猪存栏增加迅速,预计四季度尤其11月及以后出栏比较集中,拉动猪肉价格下降。
4 影响生猪产能恢复的因素
4.1 散户比例较大
虽然临沂市标准化规模养猪发展迅速,但散户比例仍然较大,极易盲目从事扩张或紧缩生猪养殖规模。具体原因分析:一是散养户信息收集、知识水平较低和准入门槛不高。规模养殖场因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人工较多,存出栏量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可避免大起大落,既要关注市场信息,规避风险,及时调整存出栏量,又要实现资产利用最大化。散养户前期投入较少,经济要素投入要求低,进出门槛都较低,猪价上涨时一哄而上,价格下跌时择路而逃,造成存出栏量大起大落,进一步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二是散户力量薄弱。散户资本、技术、防疫、质量安全保障、信息收集力量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不利于市场稳定和质量安全稳定。三是散户和加工企业联系相对疏离,生猪极易被压价收购。
4.2 养殖用地受限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扩张,养殖土地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一直匮乏,尤其是规模养殖用地更是难以为继。养殖用地视为农业用地,不必纳税,地方政府规划、审批养殖用地积极性不高。
4.3 基层有学历的年轻人才匮乏
畜牧兽医行业属于大农业范畴,工资水平相对不高,临沂市养殖场雇佣工人普遍在3 000~3 500 元·月-1(包括各种福利、补助均摊折算),且养殖场多数地处偏僻,生活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生活相对清苦单调。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毕业生转行或者从事饲料、兽药及畜禽产品销售、管理岗位比例较大。
目前愿意从事畜牧兽医一线工作的年轻人才相对匮乏。临沂市生猪养殖从业人员除少数的专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外,多以4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为主,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0%以上;农村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不愿从事一线养殖工作。临沂市基层畜牧兽医管理队伍普遍存在老化现象。兰山区白沙埠镇兽医站合计职工11 人,2009年以来仅新增一名高中毕业生,且属无编人员,目前全站平均年龄50周岁。
4.4 资金匮乏
养殖场户普遍资金匮乏,尤其流动资金,但融资渠道单一,普遍局限于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银行贷款门槛相对较高,养殖场户缺乏可行的银行贷款抵押物资,而民间借贷利率较高。养殖场(户)普遍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5 对策建议
为稳定生猪市场,促进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建议:
5.1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规模养猪比例。通过扶持生态环保养殖、标准化猪场改扩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科学引导禁养区、限养区内养殖场(户)有序地退出和搬迁,加大养殖业粪污综合治理利用力度,鼓励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有效解决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加大科技服务、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抓好养殖、品种、产品三大结构调整,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推动生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产销对接,鼓励养殖、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合作机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合同养殖。
5.2 完善政策制度,规范保险条款,推进养殖业保险开展
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扩大生猪养殖保险补贴范围,优化养殖保险条款费率,降低理赔门槛,扩大风险责任覆盖范围,强化政策宣传、典型引导和保险服务,调动养殖场户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覆盖面。鼓励以村为单位联户投保,畜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社员投保,实行统一保费、统一责任、统一理赔标准。
5.3 加强统计监测,提高市场预警水平
加强畜牧行业信息化建设,探索搭建生猪统计和信息发布平台,指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养殖结构,避免盲目扩大、一哄而上。加快建立、完善覆盖生猪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测预警系统,不断提高监测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生猪价格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及时发布和正确解读相关信息,发挥监测预警信息对生猪生产的引导作用,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
5.4 加快养殖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促进养殖场户建立生猪养殖业合作社或加入合同养殖,把分散的养殖户组建为一个经济实体,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贷款、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提高生猪养殖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完善生猪养殖户与经纪人、贩运商、屠宰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生猪市场收购行为,帮助养殖户与贩运、屠宰等环节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合机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5 助推生猪产业融通资金
一是鼓励银行加大对畜牧业的贷款力度,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渠道和额度。应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稳定信贷支持,避免对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等盲目停贷、限贷。建议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对生猪养殖实施补助,实施贷款贴息或免息政策,所需资金由国家级、省级财政落实。二是奖励补助屠宰加工企业和养殖场户对接,建立订单养殖,既能保证加工企业的货源供应,又能缓解养殖场(户)的销售、资金压力。
5.6 出台人才鼓励政策
一是建议由国家加大对畜牧职业培训的资金、人力、教育等方面投入,鼓励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投入畜牧兽医一线工作。鼓励由屠宰加工等龙头企业根据需要对养殖场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加强农业院校和龙头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及实地对接,推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三是加快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加快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规范化,及时调整基层队伍年龄结构,提高学历水平,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推广任务。
5.7 建议出台土地优惠政策
建议对规模养殖用地利用及土地整理等相关方面进行规范,出台优惠政策,对上山进岭或合法利用荒地的规模养殖场户关于土地方面进行一定优惠或者补助。
5.8 加强非洲猪瘟防控
国家层面上应该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一是加强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投入,进一步调整和理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制。二是加强基层疫病防控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层层指导培训,制定对新建、改造养殖场区开展全方位服务的指导手册,增强养殖场(户)的疫情抗风险能力。三是指导养猪场(户)转型升级。非洲猪瘟疫情倒逼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对养殖场户进行养殖圈舍、粪污处理设施、防疫消毒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购置相关设备的,建议出台政策进行扶持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