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背景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医校协同培养研究
2020-12-29冯尚坤涂传发
冯尚坤,涂传发
(1.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2.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台州 318020)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老百姓普遍进入了小康生活,餐桌上食物的品种日渐丰富。然而,由于膳食不当引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着国民的身体健康,需要由专业人士对国民的膳食进行合理指导。营养专业人才是指具有营养学知识和膳食调查、体格测量、营养缺乏症判别、慢病调理等技能的专业人员,能运用营养学知识从事健康或疾病状态下的个人或团体膳食管理和营养指导工作的专业人才。为鼓励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1993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培养营养师计划;1997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提出实行营养师制度;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公共营养师”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大典;2016年,国家设立注册营养师水平评价制度[1]。
但是目前情况下,真正下沉到社区,为社区老百姓提供营养咨询、慢病膳食干预的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已有的营养专业人才55%在医院工作,25%在大学工作,9%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7%在健康管理公司工作,还有4%在保健院工作。虽然,目前我国高校也在培养营养专业人才,但是高校培养的本科营养学专业学生,真正在基层从事应用营养工作的很少;高职院校中开设医学营养专业的较少,全国仅有十余所。因此,国家应鼓励食品类、药品类、生物类等非医学背景的营养相关专业学生从事应用营养工作,他们也是未来的营养工作者,是推动我国居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实施健康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1 非医学背景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障碍
1.1 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在高职院校中,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测、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等专业开设营养课程,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食品相关岗位工作,其营养知识缺乏,不能胜任应用营养工作。即使有学生从事的是营养方向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养生保健、营养保健品销售等岗位。这些非医学背景的专业,在培养营养专业人才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与真正营养岗位需求脱节,因为其培养目标是从事食品类岗位工作,缺乏营养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营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导致营养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1.2 医学常识相对缺乏
大多数的无医学背景的高职院校开设营养相关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培养具有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加工,食品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多维度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先天的知识结构缺陷,那就是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学生对营养岗位工作所要求的中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中药学等学科知识知之甚少。此外,学校师资条件的局限性,如专业带头人水平不高、医学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素质不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适应营养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非医学背景相关专业学生医学常识不足,难以开展营养缺乏症判别、慢性病干预等营养常规工作。
1.3 营养核心技能培养不够
目前非医学背景的高职院校专业在培养营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实践基地、典型教学案例,加之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存在很多问题。如:授课过程中理论讲授过多导致学生产生倦怠感,实践操作课时不足导致学生技能薄弱,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非常突出。如何根据居民健康需要,结合社会用人需求开设营养课程,以满足培养既懂营养知识,又会合理配餐,还会进行营养宣教的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值得深入思考。
1.4 顶岗实习难度大
由于缺少与企业的互动,营养相关企业不了解这些非医学背景培养的学生能力素质,缺乏合适的岗位让学生实习实训[2]。因此有的院校干脆弱化或不实施营养方向的实习实训。
2 医校协同培养非医学背景营养专业人才的意义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等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实施,意味着高职营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的春天来了。相关高职院校非医学背景的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以医校协同培养为突破口,实现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医校协同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是指学校和医院为达到培养营养专业人才目的,通过医校深度合作、工学充分结合的一种全新的非医学类背景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医校协同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对学校和医院都是件好事情。对非医学背景的相关专业来说,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充实学校的双师教学团队,特别是学校紧缺的医学类各类专业人才;有利于医院的专家队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医校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医院能提供实际营养岗位,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提升学生营养实践能力。对医院来说,缺乏教学设施、实训中心、职工培训基地等,而学校则有先天的优势;医院营养科的营养员岗位人员流动频繁,可以作为顶岗实习岗位提供给学生,减轻营养科招聘的压力;医院可以利用学校的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图书信息资源,与学校之间进行教科研方面的合作[3]。
3 医校协同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的具体做法
3.1 医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过程中,可以邀请医院营养科、内分泌科等医院专家共同参与营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合理定位营养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让医院参与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的岗位特点、把握营养技能,对营养专业就业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有关营养课程的设置过程中,以营养工作岗位实际能力为导向,科学设置营养理论和实践课程,突出学生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配餐实践能力的培养。希望医院的参与,学校能培养出针对“健康中国”建设所需的站着会说(营养宣教),坐着会做(营养配餐设计)的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
3.2 联合共建新型教学体系,促进有效教学
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非医学背景相关专业在进行医校协同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充分调查分析相关专业的教学现状,找出“医校协同培养,联合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构建新型的教学体系。相关非医学背景专业教师与合作的医院医生可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教师在非医学课程教学与研究方面有专攻,而医生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过硬的实践技能。营养理念和知识的教授,学校教师发挥优势;在营养实践课程中,借助医院临床医生的实践技能,补充学校在医学知识和技能教授中的不足。教学中,也可以经常邀请医院专家和技术骨干来学校作讲座,讲授医学专业发展态势与前沿动态,让学生积累医学有关知识和技能。
3.3 对接营养健康产业,共育营养健康人才
非医学背景营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对接大健康产业、满足营养产业发展的需要”原则,在调研医院营养科对学生从事营养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前提下,实行“医校融合、协同培养”的新型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医院急需的营养员实际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
3.3.1 建设“医校双师”教师队伍 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医校双师”考核、激励制度。聘请医院优秀专家,作为专业的校外客座教授,并明确客座教授的责任和待遇。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到医院相关科室挂职锻炼,建设专业知识和医学知识融通的双师队伍。
3.3.2 建立营养课程教学资源库 医院和学校一起梳理营养专业就业岗位的能力领域、训练项目,学校与医院可以联合开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编写营养相关教材。医院学校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比以往由非医学背景的专业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更加贴近营养专业。
3.3.3 推进第三方考核 推进第三方考核,由医院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考核方式,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是否符合社会健康产业的真正需求。非医学背景相关专业有关营养的课程考核可采用“理论+实操”的考核方式,聘请医院专家出卷,使考核对接岗位。通过医院第三方考核,能更好地检验学生是否已熟练掌握所学的各项营养技能,是否达到实际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3.3.4 建立营养教学案例库 营养专业人才能力目标针对性强,专业特色十分明显。如慢病人群配餐,要求学生在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食谱设计,这就需要有关营养方面的案例积累。医院有关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校方可以与医院合作共同构建营养教学案例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合优质的临床营养教学素材,以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及医院医护人员的学习与教学需求。
3.4 医校共建实践基地
非医学专业为提升学生的营养操作技能,应与医院合作共同建设营养方面的实践基地。相关专业除添置营养实训所用的人体成分分析仪、骨密度仪、营养配餐软件外,还应建设电子配餐实训室。另外,为弥补学校营养实训基地功能欠缺的不足,学校也可与医院共同制定营养岗位的实习内容,让学生到医院营养科有关岗位顶岗实习,如每位医生带1~2名学生,全程指导学生在医院营养岗位的顶岗实习。
3.5 教学评价模式改革
基于医校双方协同培养具有营养核心技能的人才评价模式将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学生完成)和他评(校内导师和医院导师共同完成)。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应趋于多样化,考核方式应视课程情况灵活机动。
4 推动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保障措施
4.1 组织保障
成立医校协同培养营养专业人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统筹和协调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加强与当地医院沟通协作,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4.2 经费保障
设立医校协同培养营养专业人才专项基金,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经费列入学院乃至学校的年度经费预算,对于参与医校协同培养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的医院有关部门、人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应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引导企业、社会等方面多渠道投入资金。
4.3 机制保障
学校的职能部门与非医学背景的二级学院参与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并定期督察人才培养进展,确保医校协同培养的应用型营养专业人才质量,将人才培养工程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严格标准、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