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麻醉阻滞效果的影响

2020-12-29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范滢萍张瑞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
关键词:腰麻小剂量硬膜外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50000)范滢萍 张瑞波

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类型骨折,由于胫骨解剖结构特殊,并非完全平直,水平截面由三角形逐渐过渡到四边形,在受到外力撞击下容易出现骨折,再加上胫骨中下段周围软组织少,胫前内侧没有肌肉覆盖,血供差,不易愈合,通常需要手术治疗[1]。但是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出现一定失代偿现象,常规的局部麻醉药物在蛛网膜下腔过度弥漫,容易造成较多的不良反应,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小剂量下发挥确切麻醉效果,更适宜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现就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在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的麻醉阻滞效果做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所有资料通过医院审核后,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1月间的104例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试验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56~77岁,平均(62.18±5.48)岁,参照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54~78岁,平均(62.26±5.43)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没有统计差异(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骨中下段骨折,年龄在50岁以上,且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严重肿瘤、免疫缺陷等疾病者;有精神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手术前0.5h为患者肌注戊乙奎醚0.5mg,开始手术的同时注意给予吸氧,在患者L1-2或L2-3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做适当用药调整,并在进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心率、血压,给予血压过低患者6~15mg麻黄碱,给予心率过低患者0.3~0.5mg阿托品。试验组患者实施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术前同样给予患者肌注戊乙奎醚,手术开始后在患者L2-3或L3-4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观察脑脊液正常回流后,将5mg布比卡因(0.25%)在30s内注入,推针后向头部方向置入硬膜外导管,随后调整麻醉平面。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药物用量、起效时间,并监测出现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计数资料率(%)、计量资料(±s)分别进行X2检验、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 试验组麻醉药物用量(3.79±0.54)mL、药物起效时间(4.86±0.63)min均较参照组(11.95±0.92)mL、(8.49±0.72)min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77%)低于参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案,老年患者身体素质下降,生理功能衰弱,对于手术中的麻醉手段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给予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麻醉手段[2]。常规硬膜外局部给药,难以准确掌控剂量,过低剂量药物使得麻醉阻滞不全,过高剂量药物使得麻醉平面过广,血压波动过大,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更不容易维持血压平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相比来说,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结合腰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利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能将麻药上浮在脑脊液上特点,通过变换体外促进麻醉药物按照指定方向移动,控制麻醉范围,配合硬膜外麻醉在较小剂量下发挥确切的麻醉效果,且副作用较小。将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在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更低,药物起效时间更短,同时出现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更低。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不仅起效迅速,而且减少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对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对更少。综上所述,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术中发挥较好麻醉阻滞效果,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腰麻小剂量硬膜外
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其预测价值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与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