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0-12-29凡全女王苏宁
凡全女,陆 丽,王苏宁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泰兴 225411)
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及细菌性痢疾等疾病。但在用药的过程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影响其治疗的安全性[1]。本文以2018 年1 月至2020年1 月期间在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药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26 例,女性34 例;其年龄为3 个月~68 岁,平均年龄(32.20±26.77)岁;其住院时间为2 ~9 d,平均时间(5.50±4.32)d ;其中,有13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22 例支气管炎患者,有20 例感染性腹泻患者,有5 例肺炎患者。这60 例患者均意识清醒,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依据这60 例患者的病情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进行肌内注射的剂量为50 ~100 mg/d,进行静脉滴注的剂量为150 ~500 mg(需与250 ~500 ml浓度为5% 的葡萄糖溶液混匀后再进行静脉滴注,每日用药1 ~2 次)。成年人每日的总用药量一般为300 mg,最大用药量不超过500 mg。儿童每日的用药量需结合其体重来确定,一般以5 ~10 mg·kg-1·d-1为宜。
1.3 观察指标
用药后,密切观察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使用不同剂量喜炎平注射液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部位、类型。
2 结果
2.1 用药后不同时间段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用药后20 min ~2 d,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6%)最高。用药3 d 后,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详见表1。
2.2 使用不同剂量的喜炎平注射液后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这60 例患者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总剂量高于150 mg 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66%)最高。详见表2。
表1 用药后不同时间段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表2 使用不同剂量的喜炎平注射液后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3 这60 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这60 例患者中,年龄在3 个月~1 岁之间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最高,年龄在2 ~18 岁之间及60 岁以上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次之。详见表3。
表3 这60 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4 这60 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部位及类型
在这60 例患者中,发生面部及眼部不良反应患者的占比(13.33%)最高,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占比(5%)次之。详见表4。
表4 这60 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部位及类型
3 讨论
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轮状病毒等病毒。该药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强外周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酶菌的含量,从而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不过,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影响其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对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掌握该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对于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2]。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用药后20 min ~2 d,这6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用药3 d 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其原因为,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使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发生应激反应。该应激反应多发生在患者用药后20 min ~2 d 之间,可导致速发性不良反应[3]。因此,临床上在为患者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喜炎平注射液后的2 d内,需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4]。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60 例患者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总剂量高于150 mg 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66%)最高。这说明,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使用该药的剂量呈显著的相关性。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其中含有的多种蛋白质成分是引发变态反应的基础。该药中含有的未除尽的半抗原物质可与患者体内的血浆蛋白相结合,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从而可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促进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活化,促使机体释放组胺、产生炎症介质,进而可引起局部水肿反应,吸引中性粒细胞发生聚集,促进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弹性纤维酶及碱性蛋白的释放,导致血管及周围组织发生损伤[5-6]。该药还可通过细胞的溶解作用,进一步加重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及死亡。因此,在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严格控制其用药的剂量[7]。在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前,应先使用浓度为5% 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浓度为0.9% 的氯化钠注射液对其进行稀释。在对该药进行配伍的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并在完成配伍后的4 h 内使用,以免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年龄在3 个月~1 岁之间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最高,年龄在2 ~18 岁之间及60 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次之。发生面部及眼部不良反应患者的占比(13.33%)最高,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占比(5%)次之。老年人和儿童存在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较差的现象,易发生过敏反应[9]。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速发性变态反应,故在使用该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调慢药液的滴速,并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特别是在其用药后的30 min 内。患者若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应立即为其停药[10]。
综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患者用药后20 min ~2 d 之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随着其使用该药剂量的增多而升高。幼儿及老年人是该药所致不良反应的多发人群。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易累及患者的面部及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