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藏敦煌道教文獻拾補*

2020-12-29郜同麟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20年0期
关键词:道教敦煌

郜同麟

唐代中前期的敦煌是一個多宗教並存的地區,佛教、道教、摩尼教、祆教、景教等都在此地蓬勃發展,留下了一定數量的經書抄本。其中,敦煌道教文獻有近八百件。這批道教文獻吸引了不少學者的注意,爲之做目録的就有姜亮夫、陳國符、吉岡義豐、大淵忍爾、王卡等多位學者(1)分别見姜亮夫《敦煌所見道教佚經考》(載《敦煌學論文集》,《姜亮夫全集》第十三册,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據文前姜先生夫人陶秋英女士所作之序,該文撰於抗戰期間)、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中“敦煌卷子中之道藏佚書”、吉岡義豐《スタィソ將來大英博物館藏敦煌文獻目録——道教の部》(東京:東洋文庫,1969年)、大淵忍爾《敦煌道經·目録編》(東京:福武書店,1978年;此據雋雪艷、趙蓉中譯本,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録·索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一書最晚出,收羅敦煌道經寫本最爲完備,但因種種原因仍有少量遺漏,葉貴良、劉屹、王卡、周西波、劉永明、吕德廷、郜同麟等學者的論文均對王書有所補充(2)見葉貴良《〈俄藏敦煌文獻〉道經殘卷考述》,《浙江與敦煌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劉屹《評〈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録·索引〉》,《敦煌吐魯番研究》第9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目録〉補正》,《敦煌學輯刊》2007年第3期;周西波《中村不折舊藏敦煌道經考述》,《敦煌學》第27輯,2008年;劉永明《日本杏雨書屋藏敦煌道教及相關文獻研讀劄記》,《敦煌學輯刊》2010年第3期;吕德廷《〈敦煌秘籍〉部分佛教與道教文書定名》,《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8號,2014年;郜同麟《敦煌吐魯番道經殘卷拾遺》,《敦煌學輯刊》2016年第1期。。但各家補王書的論文對英藏碎片都少有措意。

斯坦因掠走的敦煌文獻,在20世紀前半葉由翟林奈編製了6980號之前的目録(3)Lionel Giles,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1957.此據《英倫博物館漢文敦煌卷子收藏目録》,《敦煌叢刊初集》第1册,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50年代公布的縮微膠卷也僅到6980號。黄永武在80年代出版的《敦煌寶藏》中公布了7599號之前的英藏寫卷。後榮新江出版了《英國圖書館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録(S.6981—S.13624)》(下文簡稱“榮目”)(4)榮新江《英國圖書館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録(S.6981-S.13624)》,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90年代印行的《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份)》(下文簡稱《英藏》)也公布了一些7599號以後的碎片。但兩者都有將道教文獻誤認作佛教文獻而失收的情況。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收集了一部分英藏碎片的道教文獻,但因這批文獻在當時並不易見到,其中還有一些遺漏。近年,IDP已將英藏碎片全部上網,筆者在查閲這批文獻時,又新發現十餘個編號的道經,其中大多可與已公布的寫卷綴合,因此具有較大的文獻價值。現分述於下,供學界參考。

(一)S.11931背《太上洞玄靈寶明真經科儀》

S.11931背,小碎片,首尾及下部殘損,起“爲學仙之信”之“仙”字上半殘畫,至“文繒五”,共四殘行。正面抄佛名經。《英藏》未收録本卷,各家目録未著録。該卷内容見於《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與P.2406《太上洞玄靈寶明真經科儀》筆跡一致,裂縫殘字吻合,可以直接綴合(圖1)。

圖1

P.2406全卷見於《正統道藏》中所收的《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但首題爲“太上洞玄靈寶明真經科儀”。王卡認爲:“此係原經中的品題,並非全經的卷首題。按《道藏》本及其他敦煌抄本均無此品題,當係後人妄加。”(5)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録·索引》,96頁。今按,道經出於分派或神化的目的,經題往往冠以“太上洞玄靈寶”等字樣,而品題中一般不加;且此卷卷題字體偏大,與正文不同,亦與一般經書品題的體式不同;另外《道藏》本也並没有這一品題。因此,本文疑此“太上洞玄靈寶明真經科儀”即該卷卷題。大淵忍爾云:“P.2730、P.2406是獨立的經卷……我們可以認爲,現在的明真科大概的全貌從很久以前開始就被稱爲《明真科經》了。不過,正如由P.2406及P.2370所知,也存在著其中一部單獨流傳的情況。”(6)《敦煌道經·目録編》,85頁。其説當是。P.2626號《佛法東流傳》引《漢法本内傳》載“峘岳道士桓文度等七十人”所講經書有“明真科齋儀一部”。《漢法本内傳》雖爲南北朝晚期佛教徒爲護教杜撰的作品(7)關於《漢法本内傳》的成書時間及性質問題,可參湯用彤《漢魏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4頁;劉林魁《佛教僞史〈漢法本内傳〉與佛道論争》,《雲南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但其中所提的道經名稱大多有所依憑,從中可知南北朝末期可能確有單行的明真科齋儀,應即如P.2406一樣爲《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的略出本。因此,本文認爲 P.2406 應據其首題題名爲“太上洞玄靈寶明真經科儀”,S.11931背作爲該卷的碎片,亦應同此題名。

(二)S.12074A、S.12074B《太上洞玄靈寶昇玄内教經》卷八

S.12074A,小碎片,首尾及下部殘損,起“吐經施禁”,至“結罪注酆都”,存經文五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S.12074B,小碎片,首尾及下部殘損,起“不遭三徒苦”,至“德救度”,共存經文五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此兩件内容見於P.2474《太上洞玄靈寶昇玄内教經》卷八,筆跡與Дх.2008+Дх.1888+Дх.2063相同,當本爲同卷,但不能直接綴合。S.12074A與Дх.2008之間蓋殘闕六行,Дх.2063至S.12074B間蓋殘闕七行。與Дх.2008+Дх.1888+Дх.2063情況相似,S.12074A、S.12074B與P.2474有較多的異文,今據P.2474補全,録文於下:

(前缺)

5 既无一言中結罪注酆都

(中略)

(後缺)

校記:

第3行,“人”,P.2474作“輩”;“執競各云殊”,P.2474 作“識佛不存吾”。

第4行,“終”,P.2474作“衆”。

第6行,“徒”,P.2474作“塗”。

這些異文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3行,P.2474 作“識佛不存吾”,而S.12074A作“執競各云殊”。有不少早期道經大量使用佛教名詞(8)許理和對此曾有論述,參Erik Zü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Pao, Vol.66, 1980, pp.106, 112.,或襲用其義,或借此攻擊佛教。但南北朝晚期至唐初,佛、道之間進行了多次論争,佛教界多抓住道經襲用佛經這一弱點。因此,大約在唐初,不少道經經歷了一次大改動,主要是其中的佛教術語被删除或改换。P.2474和S.12074A之間的這一異文,正是這一運動的體現。又據此推測,S.12074A第2行“致得成佛者”一句必不如此作,但寫本殘泐,文獻無徵,已無法考知其具體内容。

(三)S.10906《太上洞玄靈寶天尊名》卷下

S.10906,僅存經卷的包首部分,有包首題“天尊名經卷下”,應即《太上洞玄靈寶天尊名》卷下的包首。敦煌本《太上洞玄靈寶天尊名》應爲三卷本,BD1218+P.3755+BD4047+BD3818爲上卷,BD11751爲下卷(9)詳參郜同麟《〈太上洞玄靈寶天尊名〉新探》,《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本件可能即BD11751的包首。

(四)S.10936《太上元陽經》卷六

S.10936,僅存經卷的包首部分,有包首題“太上元陽經卷六”。包首題上有模仿佛經形制的“八”字形標識。下有一字,當爲收藏宫觀寺院的簡稱,但殘泐較多,無法識認。除本件外,敦煌文獻中共發現五件《太上元陽經》寫卷,其中S.482據尾題知爲卷一,S.3016據尾題知爲卷十。P.2450雖與《正統道藏》本《太上靈寶元陽妙經》卷四相合,但無法確定在敦煌本中的卷次。P.2366和臺北4717内容重合,爲同一卷,亦無法確定卷次。這五件寫卷中,僅P.2366保留了卷首,那麽本件很可能是P.2366的包首。P.2366存“觀山品第十六”“淨土品第十七”“莊嚴品第十八”三品,按照每卷三品的體量,P.2366亦正當卷六。

(五)S.13248+S.12268+S.12950+S.13615+S.13581《老子道德經五千文》

S.13248,小殘片,四周殘缺,共存殘文四行,首行存“三咽液”三字,爲《太極隱訣》的内容,後一行無文字,次三行爲《道德經》第一章的内容。王卡將此件比定爲《道德經》寫卷。

S.12268,小殘片,首尾及上部殘缺,共存殘文五行,首行存“三也”二字,爲《太極隱訣》的内容,後一行無文字,次三行爲《道德經》第一章的内容,次一行無文字,尾行存“善之”二字,爲《道德經》第二章的内容。《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該卷與 S.13248 裂縫殘字吻合,可以直接綴合。

S.12950,小殘片,首尾及上部殘缺,起“善之爲善”之次“善”字,至第二章章末字數的“十”字,共存經文五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S.12950與S.12268文字連續,可以直接綴合。

S.13581,小殘片,四周殘缺,存文字兩行,首行爲“是以”二字,次行爲“作而”二字。《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S.13581與S.12950文字接續,行款相同,筆跡、紙質相近,應爲同卷。

S.13615,小殘片,四周殘缺,存文字四行,第一行存“已”字下半,第二行“相”、第三行“隨”文字完整,第四行僅存殘墨。《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S.13615與 S.13581 文字接續,末行殘畫恰與S.13581末行“作”字相合。S.13615與S.12950等行款相同,筆跡、紙質相近,應爲同卷。

以上五件綴合圖如下(圖2):

圖2

今據P.2370補全,録文如下:

(前缺)

(後缺)

王卡將S.13248歸於“有字數注記抄本”(10)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161頁。,朱大星稱“據《英藏》第14册頁135所載此卷影本,似未見標記章節字數,故將其列入未標字白文本”(11)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9頁。。S.13248未存章節末部分,故有以上争議,但從S.12950末行的“十”字看,該卷章節是有字數注記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卷第3行“无名萬物”一句無論如何也無法讀通,應該有訛誤。第5行“玄之又玄”之“又”作“有”,也是其他寫卷中未見的情況。該卷前有《序訣》,應爲道士使用的文本,但錯誤這樣多,似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本卷很可能是抄錯廢棄的殘葉。王卡謂S.13248“筆跡酷似S.0798,疑原係同抄本”,但仔細比較兩卷,字形還是有較大差距。如上所論,此件可能是廢棄的殘紙,很可能並没有較完整的長卷能與之綴合。

(六)S.12946+S.12698+ P.2396《太上妙法本相經》

S.12946,小殘片,四周殘損,存“凡夫亦如/有先業所”兩殘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S.12698,小殘片,四周殘損,起一“中”字左半,至“羽”及“故”字上半,存經文三殘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以上兩件與P.2396《太上妙法本相經》裂縫殘字吻合,S.12946的“有”字,S.12698的“可”“故”“先”等字,均與P.2396卷首的殘墨相合。因此三件可以直接綴合(圖3)。

圖3

拼合後S.12946+S.12698+ P.2396的首句恰可與《正統道藏》本《太上妙法本相經》對應,今據之補全,將前四行録文如下:

3 如膠羽黏者可翕而著之水不可羽故如之

4 也若先因所行者則不須更造若恃前業所

校記:

第2行,“先”,《道藏》本作“而”。“譬”字至第4行“也”字,《道藏》本無該句。

另外,王卡認爲P.3675與P.2396紙質、筆跡相同,文字内容銜接。但P.2396“乎”字皆寫作“于”形,P.3675“何益王命乎”之“乎”仍作“乎”形,是二者用字不同。P.2396“故不思叵議,而不可測”結尾,句意完整,“測”字下雖有一字之空,但據殘泐情況看,應爲空白。而P.3675以“形而對應”起首,並不成句,可見二者文字内容亦不銜接。另外,P.3675中如“未(物)或益之而損,〔損〕之而益”“損之有(又)損,以至於无爲”“去彼取此,天之道”“天道无親,唯與善人”“成功遂之,天之道”“質直若揄(渝)”“攘而无臂”等,大量化用《老子》中的語句,這在P.2396中是没有的。由此可見,P.3675與P.2396絶非同一寫卷。

(七)S.12800+S.2122《太上妙法本相經》卷二一

S.12800,小碎片,前後及上部殘損,存“天/尊昇/舌珊瑚/尊説是”四行九字,及其他少量殘畫。《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S.2122,首缺尾全,尾題“太上妙法本相經廣説普衆捨品第廿一”。起兩殘字,至卷末,存經文三六六行,尾題一行,行約十七字。

S.12800末行“尊説是”三字恰與S.2122卷首三字殘畫吻合,兩件原爲同卷,可以直接綴合(圖4)。綴合後存經文三六八行,尾題一行。

圖4

(八)S.12361+S.12734《太玄真一本際經》卷六

S.12361,小殘片,首尾及上部殘損,起“豪賤長幼”之“賤”字右下殘畫,至“前遣之信”之“信”右部殘畫,共七殘行。《英藏》題名“道經”,王卡考定爲《本際經》卷六。

S.12734,小殘片,首尾及上部殘損,起“言語未畢”之“未畢”二字殘墨,至“燒香散花,施禮候迎”之“花”“禮”二字右側殘墨,共存經文四殘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S.12361、S.12734筆跡相似,文字連續,S.12734卷首“遣之”二字恰與S.12361卷末殘畫吻合,兩件可以直接綴合(圖5)。

圖5

兩卷綴合後存經文十殘行,見於P.2860第164—165行,現據之補全,録文於下:

(前缺)

(後缺)

王卡在作S.12361的録文時,將第3行擬補的“微妙”二字删除,以與他行保持匀稱(12)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205頁。。但從上面的録文來看,本卷行款並非標準的抄經格式,即一行十七字的形式,而是十八至二十一字不等,因此似乎並不必做這種調整。這種抄寫格式與現在已知的《本際經》卷六寫卷均不相同,應是遊離於主流之外的一種寫本,也有可能是某種類書殘片。

(九)S.12802+北大179《太玄真一本際經》卷一

S.12802,小碎片,四周殘損,起“飛散芬芳”,至“生”字,共存經文三殘行。《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北大179,首殘尾缺,起“尒時,棄俗馳往歸依”之“尒”字左半殘畫,至“天尊説是”,共二十二行,行約十七字。《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題名“太玄真一本際經顯明功德品”。

S.12802、北大179文字連續,S.12802末行的殘畫恰與北大179次行“先生”二字吻合,兩卷可以直接綴合(圖6)。兩件綴合後起“飛散芬芳”,至“天尊説是”,共存經文二十三行。

圖6

(十)S.8076+S.9047+S.12896+S.13675C《太上洞淵神呪經》卷二

S.8076,首尾殘缺,起“來下滿其中國”,至“三百万丈中有”,共二十一行,行約十七字,有界欄。《英藏》題名“洞淵神呪經卷二十”。

S.9047,小殘片,首尾及下部殘缺,起“仙人”,至“等侯之焉”,共五行,有界欄。榮目、《英藏》題名爲“失題道經”,王卡考定爲《太上洞淵神呪經》殘卷。

S.12896,小殘片,四周殘缺,首行存“如佛啚”三字左側殘墨,次行存“晃育晃育即是仙”七字。《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S.13675C,小殘片,僅存“赤白”二字。《英藏》未收該卷,各家未著録。

S.8076、S.9047殘縫殘字吻合,可以直接綴合,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已綴合兩件寫卷。S.12896 首行殘墨恰與S.8076尾行殘字相合,亦可與S.8076、S.9047綴合。S.13675C筆跡與以上三件寫卷相近,“白”字寫法與S.8076的“百”字下半部分一致,“赤白”二字恰可補S.9047、S.12896中間的破洞,且“赤”字恰與S.12896殘存的墨點吻合,因此也可與以上三件寫卷綴合(圖7)。四件綴合後存經文二十三行。

圖7

猜你喜欢

道教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之行
亮丽的敦煌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绝世敦煌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道家道教研究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