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2020-12-28杨崇崇
杨崇崇
巧用混合式教学是提高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现代高效性与便捷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整合调整管理学教育资源及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更对学生学生职业核心素养、高校教育质量及校企合作效果等产生了积极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在结合管理学相关岗位招聘要求及管理学教学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新建议来提高其应用水平。
混合式教学实现了管理学课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创新,也是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综合全面性、社会实践性及现代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管理学理论知识框架完整性与延伸性,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及职业发展能力,因此,老师应主动提升自身混合式教学水平,从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多个层面来扩大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课程的影响。
一、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一)助推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传统高校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总数差距较大的现状间接导致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其以理论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应试教育理念等也是间接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降低了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的培养作用,为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及高校采取系列措施来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教学模式的创新,而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则是其中一项措施,有效弥补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环节单一、教学内容有限、教学效率较低的弊端,既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补充丰富或共享教学资源,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来提高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效果,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自由化学习发展的空间,更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管理学整体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内化率。兼具基础性、专业性特点的管理学课程是学生学习了解企业管理规律及管理活动方法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学生未来专业知识学习效率,间接影响其专业实践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强弱。混合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管理学课程设置,提高其与学生职业发展、人才市场招聘诉求的吻合性。学生既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来预习新知识,标记出其无法通过自身探究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将其告知老师,以便于老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也可以利用各种管理学相关软件来复习旧知识,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通过到企业实践实习或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校授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简单实用的知识技能,实现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
二、管理学混合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方面的问题。线上教学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知识的传输与转化,但是部分高校线上教学资源库以老师课堂教学视频为主,主要包括新知识讲解与课后习题的解析两部分,外部链接少之又少,将线上教学平台等同于知识的传输平台,不仅造成了线上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局限性及线上教学模式的肤浅性,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多样性及拓展性专业知识的诉求,也造成了网络教学资源的浪费,增加了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难度。另外,许多老师对线上教学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学视频编辑制作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视频的时间节点及主题,造成了教学视频内容的模糊性及冗长,降低了其对学生学习体验及学习兴趣的影响力。
(二)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融合性有待提升。部分老师让学生线上预习,提出问题,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虽然这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效果,锻炼了其探究互动能力,但是却忽略了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弱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针对性。大多数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约束力也普遍不高,其对新专业知识点的自主学习效率与效果也不理想,可能会在课前预习环节中产生大量的困惑或问题,通过线下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环节顺利解决问题的几率也比较低,甚至会因此打击其学习自尊心与自信心。与之相对应的是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其在课前线上预习环节中产生的问题或困惑也比较少,大多数能通过线下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来解决自己的困惑,甚至会因此产生更为高深或专业的问题,如果让其参加所有的线上交流互动活动,极有可能造成其时间的浪费,这些都弱化了混合式教学效果,因此,老师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自学能力等来进行合理的分组,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无缝隙对接。
(三)考核体系并不完善。原有管理学课程教学点评机制并不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对学生及老师的引导激励与促进作用也比较弱,需要高校不断调整创新其点评机制,既不能将线上教学视频观看时间及线上练习题准确率作为线上主要点评标准,也不能单纯的将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线下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将学生企业实习时间作为其实践成绩,而是应针对线上学习、线下课堂及企业实践等实际情况来不断的调整完善点评机制,建立层次化、多元性及系统化的混合教学点评体系。
三、管理学课程中混合式教学策略
(一)调整教学目标。高校应根据管理学教学目标、专业知识特点及就业形势等来明确混合式教学目标,将其进一步细化为线上、线下及企业实践等不同方面的教学目标,提高了混合教学各环节目标的针对性与明确性,为老師创新不同教学平台教学环节及挖掘教育资源等指明了方向。同时,老师还应根据管理学知识特点及所从事相关岗位性质来调整教学目标,在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学生专业实践运用能力的要求,锻炼学生管理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最后,老师还应和学生共同分析其现有知识体系及职业能力的优劣势,并在结合学生职业发展诉求、性格特征及人生规划等基础上来制定更加贴合实际的现阶段学习发展目标。
(二)创新线上教学模式。老师应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积极参加混合式教学或线上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学习借鉴其它国家地区或本校其他老师混合教学经验,不断创新调整其混合教学方案。同时,老师还应主动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视频编辑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视频编辑制作的基本原则,提高其视频剪辑能力,在凸显教学视频主题思想及重点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学视频的节奏感、趣味性及精美感,给予学生更好的线上学习体验。另外,老师还应深度挖掘网络教学资源,既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获取更多与教学目标、学生职业发展诉求等相关的教学素材,将其融入到教学视频之中,也可以通过增加增加外部链接数量的方式来提高线上教学资源库的丰富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拓展训练。
(三)创新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结合模式。老师在传授线上预习方法技巧与调整线上预习内容的基础上来调整线衫预习检测方法,比如,要求学生汇总其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做错的预习题,组织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初步探究分析与解答问题,从而实现了对学生预习问题的初步解答与筛选。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线上预习检测结果等来划分不同的线下交流小组,让不同的小组探究解答难易度不同的问题,提高了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在混合式教学中的融合运用效果,在提高线下课堂教学针对有效性及学生时间利用率的基础上,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专业创新能力。
(四)创新考核体系。高校应分析原有管理学课程考核体系的不足之处,在结合混合式教学特点、规律及形式等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提高其教学考核机制的灵活多样性及全面层次性。比如,线上教学的考核机制应添加线上交流互动中的具体表现、线上问题解答时间、线上答题准确率及线上预习检测结果等等纳入其线上教学考核范畴;线下课堂教学则可以利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老师点评的方式来提高其线下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企业实践考核则以学生实践活动具体表现、综合能力的变化等作为其考核重要依据。另外,高校還应适当调整线上、线下及企业实践三者考核分数在最终考核结果中多占的比例,这不仅提高了考核体系的科学针对性,也扩大了其对学生发展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影响力。
(五)补充教学内容。专业理论知识是学生职业发展及实践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并非要求学生不再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强调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加快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在转化速度,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老师应丰富理论知识内容。同时,混合式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体系、教学流程,甚至是教学方向与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性与实践性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讲解管理学教材知识点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校内外图书馆等来获取更多教材素材,增加实用性的职业实践技巧,更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管理层到学校进行主题演讲,分享其多年工作的心得体会,传授工作经验,有效的满足了混合教学对多样化知识的诉求,既凸显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优势,也让学生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未来工作岗位及工作模式,缓解了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陌生感。
四、结语
正视传统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混合式教学对实现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创新线上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机制及调整教学目标等途径来提高混合教学效果,为实现学生及管理学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黄河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