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职高院校旅游专业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0-12-28余楠杨瑄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余楠 杨瑄

摘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多元民族融合使其底蕴丰富,各种旅游资源富集。在此背景下,黄河流域职高院校所开设的旅游专业在地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随着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增加,导致旅游专业人才越来越短缺。因此,职高院校应紧跟行业步伐,改革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融合,培养出既符合教育发展模式又具备成熟职业技能的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职高院校;旅游专业;校企互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U472-4;G712                      文献标识码:A

黄河全长约5 464 km,发源于青藏高原喀拉尔山脉,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流域面积極其广阔。因此,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风格各异,各种旅游资源富集。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愈发重视,政府出台多项举措,比如专项基金、文化和旅游产业基金等来推动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1]。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部分旅游院校在学生就业时明显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有些院校的专业人才供求比例已经超过1:10[2]。旅游产业除了面对人才数量供需不平衡这一现实困境之外,还面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管理模式创新、消费模式转变升级等一系列的挑战,这就使旅游产业市场对人才素质以及人才结构等诸多方面均提出较高要求。随着旅游产业模式的转变升级,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态势,各职高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现有培养模式已不能破解新形势下对新旅游专业人才要求的局势。因此,各职高院校亟需探索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符合旅游产业市场的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这就要求各职高院校在坚持对旅游专业人才进行教育理论训练时,需要与实际用人单位进行充分沟通,联合对接,在理论职称上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知识,实现联合培养,以符合行业需求为己任。

1  现阶段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以往的纯粹学校教育模式开始向“工学结合”“2+1模式”“订单培养模式”转变,发生这些转变的因素主要在于结合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以及本土的实践,尽可能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尽管我国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取得较大成效,但经过实践检验,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须解决。

1.1  实习教学安排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冲突

在我国,旅游行业是受时间、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行业,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从通俗上来讲旅游行业往往有着淡季和旺季之分。以黄河流域存在的各类旅游文化来说,除“五一”“国庆”“春节”等全国性的旅游高峰期之外,其还受自己本身气候变化以及人文景观特征的影响,比如内蒙古草原在进入十月份后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进入淡季。众所周知,学校往往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已经将完整的教学计划制定好,并不会轻易变动,因此,在企业需要旅游人力资源时,学校的机动性便显得呆滞,无法及时为企业提供需要。

另一方面,虽然学校会为了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需要,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但短期实习的时间并不会超过三个月。从企业的角度进行考虑,在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时,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等相关的技能训练;再者,学生对岗位的接受与适应也需要一段过程。综上两个因素,学校安排短期实习的时间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久而久之,企业也不愿意接受这种以短期实习和轮岗替换的人才培养模式。

1.2  职高学生积极性较低

从往年的旅游数据来看,旅游行业的旺季是各类假期,包括寒暑假等,学生在这些公共假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非常低。再者,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刚开始实习时,根据各个企业的旅游管理制度或者是人力资源制度等,进行的往往是工作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真正实践技能锻炼的机会接触较少;甚至有的实习生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对实习生的薪酬规定极少甚至是没有。因此,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学生们对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会对旅游专业产生倦怠,更加降低了毕业后人力资源的转化率。

1.3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理论基础的构建对实践具有莫大的指导作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应当停留在实习人才输送与实习岗位单纯的人员流动的层面上。纵观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模式仅仅是简单的旅游岗位的提供,并不存在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在缺乏完整校企合作机制的前提下,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宗旨及定位、实践教学安排等各个环节均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这样一来校企合作模式完全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实习经历中获得真正的实践技能,学校对其制定的实践培养计划也空有其表,企业无法获得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对于整个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市场既是一种人才的流失,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除了没有完整的校企合作机制之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以及提供实习岗位的旅游企业均未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旅游人才设置管理制度,这就形成人才培养管理的缺位,对培养的过程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且对培养效果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一个对培养过程与效果均无法量化的培养模式,在后续的改进与创新上必然将面临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2  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是指学校与企业进行对接,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从理论及实践技能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有目标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兼顾教学规律与旅游产业实际特征,突破传统固定学期制方式,教学安排与实际训练灵活结合,充分融合专业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训练,工学交替,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1  校企融合,课程设置迎合市场需求

纵观以往职高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课程内容,最典型的弊端便是课程内容更新滞后,与旅游行业发展态势脱节。并且,职高多年来以“2+1”模式为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的理论知识,然后在企业进行一年的社会实践。这种模式是一种完全的分离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断层。其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多数职高院校的培养模式并不严谨,在两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剩下一年的实习期完全是一种听之任之的“放养式”态度[3],并无较为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以及跟踪评价体系,因此,这种实习方式最后沦为形式主义。

在校企融合的新型培养模式下,采取灵活的学制培养方式,工学结合。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目标明确,适应市场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必须符合教学特点和市场需求。在教学以及就业层面上,在校企融合模式下,学生在学校里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能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以及工作岗位需要,不断促进理论知识的更新,学以致用,既拥有理论水平,又提升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2.2  專业教育与技能实践并重,加强职业适应性

近年来,中国旅游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才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其更上一层楼的短板。造成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如下:(1)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人才培养周期长,速度存在滞后性;(2)旅游专业培养模式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行业性人才素质不高,无法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3)存在专业人才流失现象,根据统计研究发现,部分职高院校学校对旅游专业职业认同度不高[4],学生毕业后放弃本专业的现象比较普遍。

通过校企互融培养模式,以企业为主体,让职业培训成为整个专业训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学生踏入旅游专业开始,充分利用行业文化、职业技能等对其进行文化与理论熏陶,从源头上使学生对旅游专业职业产生心理认同。以职业技能素质进行引导,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加强对职业所需技能的认同性,提前对旅游专业职业进行适应,减少和避免人才流失问题。

3  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在上文论述了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对整个行业、个人以及职高教育发展均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说明实施这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自成体系,主要是从以下路径进行搭建。

3.1  设计灵活教学环节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征,旅游行业也不例外。在黄河流域,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不同,旅游行业也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基于此,我们便可以有效利用其特性,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在校企融合的思路下,将教学环节设置为企业以及学校两条路线,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入门通用知识技能。在企业中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以及深入地学习行业专业技能,兼顾教育发展规律及行业人才需求。按照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段,根据要求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交替学习。该思路具体的构建方式为在学生初入学习门槛时,必须为学生打下坚固的理论基础,因此,笔者建议在学习初期应以学校理论通用知识的学习为主,这个阶段的学习时间以一个学期或者三个月为宜,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去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以促进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便进入学习的第二个阶段,这个学习阶段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为主要目的。学校应主动与各个大型的旅游产业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训练,企业应对这批实习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训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缺陷,进而在返校后能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自身综合理论实力的提升。在这个阶段中,学习与实习是一个交替反复的过程。在最后一个学习阶段,笔者建议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们在第二个阶段进行理论加实习的淬炼,基本上已经达到独立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在最后一个培养阶段中,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进行学校与社会的过渡。这种灵活的教学环节设置,使得校企双方在教学目的上实现双赢,一方面确保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满足了行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3.2  推行立体培养通道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推行立体培养通道指的是“双导师制”。顾名思义,这种模式就是每一位学生都配备两名指导老师,一位是校内老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以及通用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另一位是企业老师,主要负责学生实习训练的相关工作。从上文可知,笔者将学生的培养阶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阶段以校内学习为主,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校内老师应发挥主要作用,帮助及督促学生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行业通用技能进行及时掌握。在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中,笔者建议由校内校外导师共同组建教师团队[5],将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对学生进行共同培养,避免顾此失彼。在第三个阶段中,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导师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通过这种“立体式”的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轻松实现从理论到技能的过渡以及从学校到社会的有效衔接,通过师资互融,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人才岗位适应效率与能力。

3.3  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师资互融”和“工学结合”,因此,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教育培训基地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育培训基地的选择上,必须是具有一定规模而且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合作企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以及具备岗位技能培训的条件。合作基地在企业文化、员工管理、经营氛围、人员水平等方面应当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要求,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学生增强对旅游专业职业的认同感及信心,避免人才流失,良好的员工管理和经营氛围可以使得学生对职业发展前景有一个更好的预判,增强职业发展信息。高质量的人员水平可以让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并增强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高校企业通过共建实习基地的培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工作学习环境,弥补了学习实践场所存在的弊端,这种真实的环境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黄河流域职高旅游教育应充分利用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密集以及政策扶持等优势,因地制宜,充分与当地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行业技能人才需求相匹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先进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校企互融的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力争为黄河流域以至整个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专业旅游人才,让学生不仅具备优秀的教育理论知识,又拥有胜任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具备在未来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态势下,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知识储备及技能。

(责任编辑:张  琼)

参考文献:

[1]佟成元,乔少辉.抓好黄河流域文化传承保护带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J].北方经济,2019(10):36-39.

[2]宋德利.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科学,2012(2):85-94.

[3]刘日鑫,陈晓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94-95.

[4]罗春燕.高职院校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7(1):16-19.

[5]罗春燕.高职院校校企互融合作机制探索与实践——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6(1):35-37.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借助多媒体提高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效率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