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骨文”的英文

2020-12-28曾泰元

英语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词典甲骨百科全书

曾泰元

公元1899年,原本悠远平静的中国文字学领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甲骨文首度被发现。

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注意到,药店售出的药材“龙骨”上面刻有文字,经他研究,认定龙骨是殷商时期的占卜用骨,并断言此文字(即“甲骨文”)比当时最早的文字“籀文”(即“大篆”)更古老。此后,王懿荣开始大量收购甲骨,成为发现和收藏甲骨的第一人。殷商甲骨文尘封3000余年,晚清时首度为世人所知,倏忽已走过二甲子。

甲骨文的发现,不仅震撼了全中国,震波也向海外扩散,在多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研究甲骨文,甚至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名曰“甲骨学”。

甲骨文的载体是甲骨,即龟甲和兽骨。作为举世瞩目的考古发现,“甲骨”的英文早已固定为oracle bone,并以此名通行英语世界,收录于多部大型的英语词典中。

《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收了oracle bone,给了它一个考古学(archaeology)的学科标签,说它主要用于复数(chiefly in plural),把它定义为“牺牲之骨,刻有文字,在中国古代用于占卜”(the bone of a ritually killed animal, carved with script and used in ancient China for divination)。OED的第一条书证,也是目前英文关于甲骨最早的文献记录,出现于1915年的《宗教与伦理学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说:“近些年来,河南省发现了卜骨和龟甲的残片,很有意思。”(During recent years a very interesting discovery of ‘oracle bones and tortoise-shell fragments was made in the province of Honan.)

《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简称W3)也收了oracle bone,定义比OED详尽一些,说它是“占卜用骨,用于中国古代,商朝(公元前1765到前1123年)尤甚。问题先写于其上,后以高温灼烧,再由产生的裂纹卜筮”(a bone used in early China especially during the Shang dynasty 1765–1123 B.C. in divination by writing a question upon it, heating it, and divining the answer from the resultant cracks)。W3对商朝年代起迄的纪录偏早,与当今主流的推算有明显差距。

由于oracle bone常用复数(作定语时则多用单数,如“甲骨学”oracle bone studies),其他大型词典如实反映,便直接以复数形的oracle bones作为词目(headword)收录,如《兰登书屋韦氏英语大词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語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等。

甲骨文轰动全世界,搜索引擎谷歌(Google)表明,流通的英译以oracle bone script(字面“卜骨文字”)为主,英文的“维基百科”(Wikipedia)以此收录,权威的《布莱克韦尔文字百科全书》(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Writing Systems)亦作如此,汉语研究集大成的通论性著作《汉语概说》(Chinese)也以此为主。这里的script指的是文字,是一套成体系的符号,常作不可数名词。oracle bone在此是定语,原本常见的oracle bones要去掉词尾的复数标记s。

除此之外,英语世界许多专业著作也用oracle bone inscriptions(字面“卜骨铭文”),如《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 Linguistics)、《世界的文字》(The Worlds Writing Systems)、《中国的语言》(The Languages of China)、《汉语:事实和想象》(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上述的《布莱克韦尔文字百科全书》虽然以oracle bone script收录甲骨文,词条里却也多次出现oracle bone inscriptions。单数的inscription指的是一段铭文,如一块龟甲或兽骨所刻。这里常在词尾加s作inscriptions,以复数代表甲骨文的整体。复合词oracle bone以单数形态作定语,修饰后方的inscriptions。

甲骨文的英文还有第三个,就是汉语拼音转写的jiaguwen。《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以jiaguwen为词目收录了甲骨文。《剑桥世界古语百科全书》(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Worlds Ancient Languages)在介绍甲骨文时,也以jiaguwen为主,以oracle bone script为辅,为之注释。前述以oracle bone script为主的《汉语概说》,在某个段落里凸显了jiaguwen,将此译前置,把oracle bone script后置,作为注释。

“甲骨文”的英文有三,即oracle bone script(卜骨文字)、oracle bone inscriptions(卜骨铭文)、jiaguwen(“甲骨文”音译),此三者均见诸地道权威的英文文献,证据明确,唯迄今尚无英语词典加以收录。

论及“甲骨文”的音译jiaguwen,不免让我想起一件5年前轰动西方的语言事件。2015年11月,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ies)公布了“年度词语”(Word of the Year),荣登当年榜首的,破天荒居然不是个英语单词,而是个“笑得喷泪”的表情图示(emoji)。网络上表情图示的出现与流行,日本人厥功至伟,表情图示的英语单词emoji,是个不折不扣的日语词,音译自“绘文字”,中型以上的英语词典几乎都收了。

关于“表情图示”的英文,日本人把它音译为emoji,大大方方,英文也乐于吸收。根据OED,这个emoji早在1997年就首度见诸文献,出现在英文的《日经周刊》(The Nikkei Weekly)。相形之下,倘若我们中国人循英语世界的往例,把“甲骨文”的英文音译为jiaguwen,不晓得多少人要嘲讽、多少媒体会调侃?

日本的kanji(汉字),英文吸收了。日本的kana(假名),包含hiragana(平假名)和katakana(片假名),英文也都吸收了。而这4个单词,全都收录于中大型的英语词典。作为日本文字源头的中国汉字,英文却还是用着隔靴搔痒、词典基本不收的Chinese character(字面“中文字符”)。音译的hanzi是否能进入英文,为词典所收,目前看来似乎还遥遥无期。

日文能,中文为什么不能?文化的精致、文化的魅力、文化的自信,大概是个中关键吧!

猜你喜欢

英语词典甲骨百科全书
浅谈英语词典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中的应用
甲骨传拓复文献 纸上墨香贯古今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漫画少儿百科全书
甲骨整治研究综述
特殊的“百科全书”
英语词典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析
用好英语词典 提高学习能力
商代甲骨档案的农业研究价值
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