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传拓复文献 纸上墨香贯古今
2021-04-30邓欣
邓欣
1“甲骨文记忆”展览内景。
2国家典籍博物馆。
悠悠商周甲骨文 入藏國图善保存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甲骨学殷商史研究》(宋振豪)中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这一年,山东潍县的古董商范维卿带着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村民手中收买的有字甲骨来到北京,请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鉴定。王懿荣认出在甲骨上契刻的是一种古代的文字,便首先从范维卿手中收买甲骨文,这便是甲骨文被发现的过程。
另有相传在1899年的夏天,北京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西头路北的一座大宅院里,时年54岁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疟疾,正等待着差人去北京菜市口西鹤年堂药店抓回的中药。因其深谙医道,于是在差人买回药时先是瞧上片刻,才能入锅开煎。这一回,看到差人买回的药中有一味不多见的名为“龙骨”的中药,细观之,竟发现骨面上影影绰绰刻有画符。虽此种传说无从考证,却使得甲骨的发现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
而出土甲骨的数量据葛亮在《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提到“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已知出土商周刻辞甲骨的总数约为 16 万片。”其中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已收藏甲骨35651片,成为世界上收藏甲骨数量最多的单位。
3“甲骨文记忆”展览内景。
4《铁云藏龟》刘鹗自序(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甲骨传拓者直隶人王瑞卿)。
5“甲骨文记忆”展展厅一角:甲骨文干支柱。
国图首次入藏甲骨是1932年,国图(时称“北平图书馆”)购藏美国施密士与何遂旧藏甲骨拓本,同年接受何遂先生寄存甲骨125片。两年后,何遂先生将所寄存甲骨转为捐赠。1945年抗战胜利后,北平图书馆复原之初购入3批甲骨,以罗振玉旧藏甲骨461片及通古斋203片为主。同年11月,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答应出让其在平津搜集约1900片甲骨。直到1958年,原文化部拨交国图(时称“北京图书馆”)3万余片甲骨,使得国图馆藏甲骨数量大幅攀升。这其中28447片是民国大收藏家刘体智(斋号为善斋)旧藏甲骨,其他的有郭若愚旧藏440片、罗伯昭旧藏400片、孟定生旧藏380片等共计1605片,这几批由原文化部拨交的甲骨也成为了国图馆藏甲骨的主体部分。
1国图一角。
2“甲骨文记忆”展览中的甲骨实物。
3“甲骨文记忆”展览内景。
4甲骨收藏分布图-海外。 5甲骨收藏分布图-中国。
随着甲骨的入藏,如何保存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图的馆址多次变动,馆藏甲骨也随之迁移。据《国家图书馆入藏甲骨以来所做的工作》(国图古籍馆所编网络刊物《文津流觞》第六十二期,2018年)显示:新中国成立后至1964年,国图馆藏甲骨一直存放在北京西城区西黄城根45号报库库房内,夏潮冬干,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差变化较大,库房条件不理想。1974年4月至1988年4月,馆藏甲骨迁移至北京西城毗邻北海的文津街馆区四号楼地下室,条件得到改善。1975年期间,在有限的条件下,对精品甲骨进行重点保护,当时还根据甲骨外形试制了带随形囊窝的蓝布函套,长43厘米、宽35厘米、高10厘米,并在同年年底完成了第二批30个蓝布匣囊的制作,共存放 318 片精品甲骨。1987年北京图书馆白石桥馆区建成,有了恒温恒湿的地下善本库。1990年1月地下善本库房湿度达标后,国图藏甲骨移入地下库房专室存放至今。国图藏甲骨所用装具除蓝布随形内饰函套外共有三种:长43厘米、宽35厘米、高10厘米的木横拉盖式红木盒,共150个;长43厘米、宽37厘米、高46厘米的双开门式16抽屉小柜,共12个;长40.5厘米、宽34厘米、高18.5厘米的楠木上掀抽拉单开门式3抽屉盒,共11个。根据甲骨形状、大小的特点进行保存,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甲骨找到了合适的“居住地”。
百年传拓自清末 代代相传愈娴熟
上一次来国图是因敦煌遗书修复的采访,这次来便是因着甲骨传拓的采访。两次来到国图,都是明媚的好天气,刚出地铁口就感受到和煦的阳光。因为疫情防控,国图典籍博物馆这侧的门未开,需要到北侧读者入口处的门进入。向先前约好的国图金石组赵爱学老师发去消息,便在入口处等候。稍过不久,就见赵老师走来。怀着对传拓甲骨的许多好奇跟随赵老师去金石组的办公室“一探究竟”。
去往金石组办公室的路上,问起关于甲骨传拓的历史起源,原来早在1901年直隶人王瑞卿就有传拓早期藏家刘鹗所藏甲骨(王懿荣所藏甲骨大部分归了刘鹗),这是文献关于甲骨传拓的最早记载,距今正好是120年。国图的甲骨传拓技艺传承可追溯到清光绪至民国间的传拓名家薛学珍(字锡钧),他曾传拓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所藏甲骨,后调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并将甲骨传拓技艺传给刘永贵等弟子。其后经由刘永贵传弟子郑世文,郑世文传张广泉。1958年,张广泉调到国图(时称“北京图书馆”)工作,专门负责甲骨传拓,自此,国图与甲骨传拓的渊源进一步加深。
6“甲骨文记忆”展展厅一角:展厅序厅。
1毛笔。
2微型扑子。
3小打刷。
4带把针锥。
谈话间就来到了金石组的办公室,入眼皆是原木色,摆放整齐的桌子和柜子都是原木色,给人一种来到这里就能沉下心来的安静的氛围,与想象中的甲骨传拓工作环境重合。在传拓时能安静专注地将甲骨上的文字通过纸张、墨、扑子等工具将其原貌呈现出来,非常考验手艺人能不能在工作台前坐得住,且经得住漫长、枯燥、单一的重复工作。在现下五光十色的多彩生活中,能守得住这一份宁静的心性实属不易,想到这儿,敬重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5传承人袁玉红在给培训班学员演示甲骨传拓
6用于给甲骨做托时切划油泥的小立刀。
7传拓用小墩刷。
国图的甲骨传拓技艺传承,从张广泉老师于1958年调入,到1974年张广泉老师将技艺传授给贾双喜老师。贾老师在2002年至2005年间,指导袁玉红培养陈颖、周春华。袁玉红老师历年来一共传拓甲骨拓片20000多张,并在2003年至2005年参与国图甲骨抢救性传拓,成为国图甲骨传拓技艺代表性第三代传承人,现在主要负责甲骨拍照监护等工作,多次在国图举办的传拓培训班授课。正好袁老师今天也在,赵老师便领着我一起来到了袁老师的办公室,在拍摄甲骨的工作台边,将如何制出一张精美甲骨拓片的工序娓娓道来。
迷你工具有特点 严谨工序维原貌
经历了3000多年风雨留存至今的甲骨脆薄易碎,不少甲骨碎片甚至比人的指甲还小,刻写在上面的文字也大多笔画纤细、刻痕极浅,这使得甲骨传拓的技法就如木匠中的“小器作”,所使用的工具都是小一号的迷你版。整个甲骨传拓的过程共有11步,首先第一步便是泡白芨水。白芨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因黏性较好,纯天然无污染,故用来作拓纸和器物间的“粘合剂”。将适量切好的色白片薄的白芨片放入容器里加清水淘洗,洗净后将水倒出,再次加入清水,水量以刚好淹没白芨为佳,浸泡30分钟至1个小时,就可以得到制作好的白芨水。再根据甲骨的骨头硬度来调整白芨水的黏稠度,不能过于黏稠,过于黏稠会使拓好的拓片不容易被揭下,还会将骨质不好的甲骨骨面粘起,损坏甲骨;如若黏稠度不够则粘不住拓纸,在传拓的过程中拓纸容易从甲骨上脱落。“比如说我们遇到甲骨上的字口(用刀刻甲骨形成的甲骨文字筆道)比较大,它那个抓纸的力度比较大,我们就尽量少上一点白芨水。如果我们要遇到骨质非常光滑或表面有包浆而发亮,骨头也非常硬,那么少上它是粘不住的,所以浓度要稍微浓一些”袁老师对白芨水的使用度介绍道。袁老师还指出白芨是植物,浸泡时间过长会使黏性下降,因此要勤换勤泡白芨水。
制作好白芨水,在开始传拓之前,先要将甲骨读透,何为读透呢?即是对于甲骨哪一个地方有字、笔画的深浅、粗细、走向必须要心中有数,在上纸的时候就能做到不漏不缺,精确地将甲骨拓下来。因此,在进行甲骨传拓时,要求手艺人要细致,不能浮躁。这一点袁老师在跟随贾双喜老师学习时深有感触:“当时我从事这个工作时20出头,磨炼耐心和心性很重要,心一定要静下来,才能拓出来好看”。
8甲骨传拓使用的工具。
揣摩好甲骨,接下来是甲骨传拓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用油泥作托来固定甲骨,这也是甲骨传拓与拓碑等其他传拓不同的一步。上面也说了,甲骨长期深埋在地下,骨质脆弱,为了保护甲骨和借力来拓,需要将甲骨用油泥做托进行固定。拿出稍微加热后软硬适中的油泥,将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甲骨的上方,两手的拇指分别放在甲骨的下方,右手先使力,沿着甲骨的右边边缘自上而下把油泥推挤进甲骨片下。同样的,左手使力时沿着甲骨左边边缘自上而下把油泥推挤进甲骨片下,这样就甲骨在上,油泥在下,完成了固定甲骨的关键一步。需要注意的是两次使力时不能强压重按,手法要轻,更不能将甲骨骨面弄脏。“油泥是如何制作的呢?”我好奇地问道,袁老师表示所用的油泥都是前辈按照配方制作而成,在使用前放在台灯下稍微加热软化即可使用,但掌握油泥加热的温度是个讲究的活儿,不仅需要多年的经验,更是不能伤害到甲骨。若油泥过热,油泥中的凡士林油成分就会分离过度,浮在油泥表面,易被骨头吸收,但如果晾凉了,油泥变硬,黏性不足,骨头就固定不好,拓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伤及甲骨。一般油泥不要大于骨片,会用小立刀把油泥根据骨型都给它切好了,方便传拓甲骨边缘。
将甲骨用油泥固定好就可以对甲骨进行清洗,清洗的程度需要根据甲骨骨面是否干净来定,比较干净的用脱脂棉花团蘸纯净水轻拭就可以。如果甲骨的骨面和字口有泥土,则需要用头发制成的墩刷蘸上水,沿着甲骨文字的笔道走势来清洗,这个墩刷也为甲骨传拓自制的小一号迷你版工具之一,是用头发或者细棕丝扎制成圆柱形,两头可用。
1制作微型扑子。
2制作微型扑子。
甲骨传拓中重要的材料,一是拓纸,二是墨。其中作甲骨传拓的拓纸须薄而净、软而棉,吸水好,韧性强。早年间国图传拓甲骨所用的拓纸为六吉绵连,这个纸可以说是极为上等的纸张,棉性好,纸的正面光洁。但由于大批量的甲骨传拓,这种纸张已经无法支撑用度。后根据甲骨文的特点,薄纸能够拓清楚非常纤细的甲骨文字,便采用极薄的宣纸来作为拓纸。另外一个材料——墨,在贾双喜老师撰写的文章《甲骨传拓技法》中记载:“最好用陈年老墨,也可以在墨汁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墨锭按顺时针方向研磨。成墨的浓度以墨锭在砚心研走时后面留有干痕但又很快消失为宜。研墨不可过稠,但也不能过淡。墨稠,在传拓时容易将拓纸粘起,拓出的拓片墨色厚而糨,不润泽。墨淡,拓片则易洇墨,墨色灰暗,没有光泽。墨的浓度合适与否,以拓片黑亮光润为最佳。”当时传拓甲骨,一拓就是一天,上下午墨的墨性会变,所以袁老师她们在下午传拓之前,必须把墨调好,且墨只用一天,不过夜。
3甲骨文书籍。
4甲骨文书籍。
5“甲骨文记忆”展澳大利亚悉尼巡展展厅。
用来扑墨的扑子也是自制的小一号迷你版工具。选用一块25至30厘米见方的精织精纺的绸子和弹性较好棉花和橡皮筋或细线绳制作。把大如蚕豆的小团棉花作为填充物放入绸布中间,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3个指头隔着绸子掐住棉花团,并使棉花团朝向手心,同时用右手向外抽拉绸子,使棉花在绸子中间形成一个圆球,最后捆扎固定好就成了一个微型扑子。扑子的大小需根据甲骨的大小来随时调整,并要保持适中的松紧度,扑子捆扎过于松,易使墨浸入字口,过于紧实,就不容易出墨。说起制作扑子使用的绸子,袁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我记得我来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我们用的这个小绸布是来自一个老和尚的长袍,一直用,所以我们用的也是很节俭的。”可见制作微型扑子的布料是非常有講究的。
6中小学生参观甲骨文记忆展。
7“甲骨文记忆”展墨西哥巡展展览现场墨西哥小朋友摹拓甲骨文生肖字。
8传承人贾双喜验收甲骨传拓。
拓纸、墨、扑子齐备后就开始给甲骨上拓纸了。国图拓甲骨一般一片甲骨要拓3份。先根据甲骨的大小对拓纸进行裁剪,将裁剪好的拓纸敷在骨面上,用毛笔蘸泡好的白芨水,轻靠杯沿,让多余的白芨水顺流回到杯里,再在拓纸上由中心向四周轻描,注意纸下不能有大的气泡。再用小墩刷轻刷拓纸,使拓纸能够紧贴于骨面之上。这时在刷过的拓纸上覆盖上一张吸水纸,用小打刷在紙面上垂直上下敲打,以移去吸水纸后拓纸能完全浸入字口为佳。若是出现骨背面钻凿的情况(如国图藏甲骨14288号),甲骨的背面都是一个个的圆窝,上纸时要用棉花团在拓纸上轻按,使拓纸嵌入钻凿之中。如果是给带有骨臼的牛肩胛骨上拓纸,要顺着臼部高高隆起的特别形状,使拓纸随着骨势紧贴于骨面。由于骨臼高于骨块的平面,在上拓纸时很有可能出现不可避免的皱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使皱褶避开文字。
上完拓纸,待拓纸八成干左右,便能上墨。用扑子沾少许墨,以一次用完的量为好,这样不易造成扑子积墨。然后从甲骨没有字的地方开始上墨,头一遍以淡墨为宜,手法始终要轻。“上墨一般是三遍,第一遍墨要求匀,第二遍、第三遍上颜色。拓得多了就会根据骨头的不同形状用墨给它体现出来。高的地方颜色深一些,有凹度的地方,墨肯定就随着淡下来,能够在一个平面的纸上看出一个高低层次感”,袁老师将上墨的要求缓缓道出。看似不复杂的一道工序,暗藏许多关键的要领,如果上墨上得不好,不但会影响拓片的美观,更会洇墨伤害甲骨。
等到墨色干透后,自上而下慢慢地将拓片揭起,随后放置在玻璃板上用棉花将拓片四周展平,但要注意不展平字口。到这一步,一张漂亮的拓片就完成了,余下的就是将甲骨上残留的白芨水、油泥洗净,把拓片加上甲骨编号、入档。“为了用得方便,会用空白宣纸订了一个本子,一页上贴4片或者6片,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因为拓片比较小,贴在本子上,就像翻一本书似的,便于翻阅利用”,赵老师介绍拓片的后续处理。
因为甲骨很多是由完整甲骨碎成的小片,经过研究,发现有部分甲骨可以拼合在一起,也部分或完全还原甲骨碎裂前的状态。这部分甲骨国图将在未来继续完成拼合后的传拓。除此以外,国图从2003年开始做甲骨和拓片的数字化保存,开发了面向社会开放的数据库,现在在国图官网每年发布1000片的拓片图,以及释文、文字说明等。国图还在国家典藏博物馆五、六号展厅开设“甲骨文记忆展”常设展览。国图甲骨传拓技艺入选北京市非遗名录后,将准备在“世界读书日”、读者服务周、“六一”儿童节等时间演示宣传甲骨传拓技艺,定期办甲骨传拓培训班,为北京本地甲骨收藏单位培养一批急需的甲骨传拓人才,推进各个单位的甲骨传拓和甲骨资料公布。
(本文部分资料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TIPS
国家图书官官网中的“甲骨世界”可以看到甲骨实物和甲骨拓片的图片,链接为:http://read.nlc.cn/specialResourse/jiagu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