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策略

2020-12-28付佳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付佳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开展,文章从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帮助大学生舒缓不良情绪、引导大学生养成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建立多方关注帮扶的心理援助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应对策略与教育反思研究”专项课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指高校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开展的一种心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国家和社会十分关注的对象,是完善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新时代人才的关键所在。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不确定性和严重危害性等特点,不仅对社会危害很大,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一些恐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大学生受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由于缺乏官方的、准确的、科学的源起、传播和感染等信息,会导致人们恐慌。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由于信息网络的快速传播,每天新增确认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等数值的增加,会让大学生对于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度紧张,在疫情没有得到很好地防控、疫苗还没研制出来的时候,大学生会产生一些内心的恐惧、害怕、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状况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同。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亲属家人受到感染,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会很焦虑、恐慌,严重的甚至会有抑郁、失眠等不良现象出现。面对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会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产生恐慌。尤其现在大部分学生面对社会压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平时很少进行突发事件的心理防御建设,缺乏日常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行动,这就很容易导致面对突发事件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

一般而言,人的年龄和阅历越增加,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就越高。部分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和了解更多,更加懂得如何去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防控工作,恐慌程度相对降低。然而,另一些大学生不太了解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原因和传播途径等,容易听信谣言、误传谣言,这就会加剧他们内心对未知事物的恐慌。部分学生过分关注网络媒体中对这一突发事件的相关报道,陷入过度焦虑和恐慌。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高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程度,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更需要提升科学认识。可以通过网络班级群、微信公众号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相对准确和科学的疫情信息和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做好有关健康知识的防控宣传,增加学生对公共突发事件源起、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认识,让他们减少听信谣言,调整好心理状态,增加对政府部门的信任,积极配合和应对这次突发事件,减轻焦虑和恐慌。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

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心理素质,会在长期的居家隔离生活,严格的防控局势和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要想做到有效開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心理学专业的人士开展线上的心理预防讲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自我情绪的调整。其次,可以通过大学生常用的QQ、微信等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的大学生班群,建构起家校、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相互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大学生在这一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跟踪档案,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舒缓长期居家防控的恐慌、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最后,要在大学生班群积极传递正能量的信息,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和互相倾听,通过建立彼此之间较亲密的关系,加强对彼此的心理健康影响,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三)引导大学生培养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作为高校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由于长期居家生活,部分大学生会过分关注突发事件的信息,熬夜上网或玩游戏等现象也比较普遍,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节制上网,避免长期上网浏览过多的负面消息,需要保持基本的生活和饮食规律,以此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病毒入侵的机会。虽然居家隔离尽可能不外出,但还是需要适当地进行锻炼,保持居家的身心愉悦,也可以在生活中培养自己兴趣爱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不管是运动锻炼还是生活兴趣的培养,都可以较好地转移学生过分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毕竟,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提保障,健康的生活行为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心理状态。

(四)开通必要的网上心理热线咨询

高校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要在日常的网络信息平台,大范围地进行知识科普,也要充分考虑到一些心理健康状况较严重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家庭、学校以外心理辅导的帮助,还需要鼓励学生正确看待寻求心理咨询这一事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开通必要的网上心理热线咨询,通过电话、QQ、微信等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认真倾听和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对于较严重的需要引导学生及时就医。通过网上的心理援助帮助大学生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心理辅导人员也可以在给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向学生宣传科学、健康的相关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健康心理。

综上所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需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引导大学生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建立多方关注帮扶的心理援助体系等方面,利用专业的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健男,运峰.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学刊,2016(17):230-231.

[2]杨超,王世平,郝艳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丛书:应急处置指南.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1.

[3]左菊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家参谋,2020(17):193.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