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清:让课堂从学生的期待出发
2020-12-28汪旦旦彭一皓
汪旦旦 彭一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赵文清一直谨记着自己作为教师的初心——“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让学生佩服的人,要让农村的孩子知道更多的外面的事,要做有抱负、不狭隘的人,能够有志气、有能力地活着。”
师范毕业后,赵文清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中学——谢埠中学任教。十五、六岁的年龄,赵文清就站在了教师的讲台上,那年正是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诞生的年份。
在亦师亦友中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在新时代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胜任这个职业,课堂才能生动有趣,其实也是不容易的。”赵文清笑着说,“道”既应该是职业道德所要求的,也还应该包括传统文化的、革命文化的和现代文明的新的理念的。人文精神也贯彻在“道”的领悟和影响中。
在赵文清的课堂上,儒道法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形态的影响,现代文明该如何批判性继承这些资源,革命文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中国走向现代文明需要一些什么精神资源等等,都成为教学中的内容被专门用来拓展讨论。而“解惑”不仅是学业的困惑,还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困惑。
“作为老师,我们也要经常站在他们那个年龄阶段去思考问题,要站在他们的生长环境中去体察他们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他们的朋友。”赵文清一直尝试着收集一些资料来研究00后的心理特点,并运用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新的时代性问题中。
赵文清给我们讲述了几个自己和学生的故事。高三学生毕业,照例老师要给每位学生的毕业纪念册上写留言祝福,赵文清突发奇想,为什么学生不给老师留一下言呢?于是买了一个留言册请每位学生给他写几句话。一位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孩子的评语让赵文清如今仍记忆犹新,“润物细无声”,几个字,却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赵文清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我批评他们一般都是温和的暗示。”赵文清说。
2008年,赵文清调到武汉外国语学校工作。在一次班会上,一直把赵文清当朋友的学生们嘻嘻哈哈询问赵文清和师母的事,赵文清随口答了一句“相濡以沫”,学生们便把这作为了赵文清的“标签”,说嫁人要嫁这样的人。
“戳中他们的泪点”“诗性的人”……是孩子们给赵文清的QQ留言标签。他们爱喊他“老赵”,爱和他聊天,给他一个皱着眉头思索的人的表情包。
“在学生眼中,我是一个懂他們的老师。反之,我觉得学生其实是懂我的。”亦师亦友便是赵文清和学生们的关系。
让课堂从学生的期待出发
赵文清刚参加工作不久时,上一堂作文课,正值春天,这是乡村的油菜花开得正旺的季节。赵文清望着不远处田野上盛开的油菜花,略一思索,停下拿起粉笔的手,大手一挥,告诉同学们这节课去野外上。
在路上,赵文清一边走,一边提醒学生怎么写远处的湖泊,怎么写眼前的油菜花海,怎么用词语表达对春天的心情……赵文清说,如今回想起来,他并不记得学生们后来作文写得如何,只记得孩子们如放羊一般雀跃和激动的心情,显然,学生们对春天的喜爱早已融化在他们的行动里。
在武汉外国语学校,教学环境自由宽松,赵文清得以有机会继续尝试像这样的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
在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赵文清将古代诗歌部分的教学权交给了学生。每个单元,赵文清只讲第一篇,学生们需要模仿他的教学形式,突出单元教学重点,做好“老师”。整个过程中,赵文清还要审学生的教案,提出教学建议,帮助学生完备教案。孩子们讲完之后,赵文清还要当堂点评得失。
赵文清坦言,这样的过程,并不比自己讲课轻松。然而,他仍愿意继续用这样的方式上课。“当一种教学内容只是传授性的话,并不能进入学生的生命体验,由学生来备课、讲课,用学生自己的视野来观照古典诗歌的美感,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正是这样的想法,让赵文清的语文教学,累并快乐着。
教学中,赵文清最为重视生成性课堂的培养。在他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课堂应该是众声交汇的,而不应该是一言堂式的。每堂课的原生点不是教师知道多少,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期待。从每个学生的不同期待出发,合理设置一种交流方式,如提问、质疑、交流等等,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完成教学预设,这样的课堂即使经常有旁逸斜出的问题,但也是课堂有生命力的地方。在这种课堂环境中,教师发挥的是穿针引线和及时归结的作用。
在教学《滕王阁序》这一课时,考虑到每个学生对学习这篇文章的期待并不一样,在上课前,赵文清就在班级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了解学生们想通过这篇文章学习到什么。果然,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关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什么是千古名句;有的孩子关注骈文用典故的特点;有的孩子关注这篇文章为什么是名篇;有孩子关注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抒情散文,文中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特点……赵文清将这些问题统统收集起来,再按照这些问题设计教学思路。如此一来,课堂不仅是学生所期待的课堂,更是充满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