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工生产中空分制氮的方法

2020-12-28宋昶锋贺广孝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子筛氮气纯度

宋昶锋 贺广孝

摘 要:我国工业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其他行业的不断进步。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熔点及沸点较低,常被用于密封气、保护气、冷却气等用途,在石化生产及其他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社会生产对氮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对以往制氮方式进行创新的同时,制氮工艺的节能环保性也备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化工生产;空分制氮的方法

0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很多先进技术运用到各行业中,使其发展更为迅速。氮气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廉价的惰性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氮气可作为保护介质,用于易氧化、易燃、易爆、易腐蚀物料的保护、输送、密封等;作为传热介质,在冶金粉末的热处理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原料气,用于工业合成氨等生产。

1 深冷制氮工艺特点

深冷制氮法发展历史悠久,在其优化过程中,曾经历高压、高低压、中压和低压等多个发展阶段。现代空分技术融入后,高压、高低压、中压等制氮工艺流程已经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全低压制氮工艺流程。相对而言,全低压制氮工艺制氮精度更稳定、工艺安全性更高,且具备优良的节能环保属性,目前市面上的大中型低压空分装置多采用该技术。全低压空分制氮工艺根据压缩环节可被分为外压缩和内压缩2个流程。其中,外压缩流程加工产品为低压氮气或氧气,通过单独设置的压缩机进行压缩气体传输和供应。而内压缩流程在冷箱内使用液态泵将液态氧及液态氮加压气化,在主换热器复热后进行供应。以最常见的深冷制氮空分全低压双塔工艺流程为例,其中涵盖原料过滤、气体压缩、冷却、纯化、加压、膨胀、精馏、物质分离、复热及供应等环节。

2 变压吸附空分制氮

变压吸附空分制氮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和硅胶亦可)为吸附剂,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利用富含微孔结构的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选择性不同的特性,使空气中的氧、氮分离,从而获得产品氮气。碳分子筛对氧和氮的吸附选择性原理为:氧气分子因直径小,在碳分子筛表面上扩散速率较快;氮气分子直径大,在碳分子筛表面上扩散速率较慢。压力增加,碳分子筛优先吸附氧气,气相中氮气被富集起来,从而形成成品氮气;压力减小,被吸附的氧气从碳分子筛脱附而出,从而形成成品氧气;经吸附脱附循环后,碳分子筛得以重复使用。变压吸附空分制氮法的工艺流程分为:空气压缩系统、预处理系统(过滤净化系统)、吸附分离系统。原料空气经空压机压缩进入空气缓冲罐,此时绝大部分的H2O、油状物和小颗粒粉尘会附着于罐壁,不断凝聚后会流至罐底排出,但还有一部分未除净的杂志随气流进入到过滤净化系统。压缩空气过滤净化系统由3个不同精度的过滤器、1个冷干机和1个除油器组成,压缩空气经冷冻除湿、由粗至精、層层过滤,将压缩空气中的油污、液态水和尘埃过滤至标准洁净度(含油量<0.001ppm,最大尘埃粒径<0.01μm)。净化后的压缩空气分流进入A/B吸附塔,通过制氮机上气动阀门的自动切换进行交替吸附与解吸,氮气被不断富集并输送至氮气储罐,富氧空气不断释放到空气中。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较少,故而车间占地面积较小,厂房无特殊要求,工程造价低。维护方面:设备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技术难度小,维护费用较低;操作方面:常温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启动快(15-30min),可连续亦可间歇生产;安全方面:常温较高压力下运行,不会发生有机化合物局部聚集现象,无爆炸危险;经济实用性方面:生产系统能耗低,可间歇操作,氮气纯度可根据具体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气体生产,适用于氮气纯度在79%-99.99%的中小规模场合。因其操作维护方便、投入成本较低、装置适应性较强,故而在中、小型氮气用户眼中备受欢迎。

3 膜组的连接方式与比较

在设计和制造膜空分制氮机时,膜组的连接方式一般而言有三种即并联、串联和混联,并联就是将若干膜组水平或垂直放置,共压缩空气进气管、共氮气出气管和共富氧出气管;串联则是将膜组的进气口跟另一根的N2出口相连接,仅共富氧出气管;而混联是两组及以上的并联或串联再串联或并联,串联和并联可看成是特殊的最简单的混联。按空间位置关系并联又分平面并联和立体并联,前者即在一个平面上将若干膜组水平或垂直放置成排并联起来,而后者将膜组在空间成圆周对称或均匀布置而并联起来,或者几组平面并联再并联(如膜组很多时)。至于多根膜组的连接,还必须考虑到膜组的进出端接口大小,若串联的根数过多,就会增大气压力的路径损失,这样也无法使后端膜组达到正常的工况条件,因此采用串连时须综合考虑温压降对使用效果的影响。上述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使用的同种膜组性能几乎一样,若当同种膜组性能差异(主要指额定工况下的产氮量)较大时,上述的结论就不一定成立,膜组数量不多时串联可能是较好选择,尤其是2-3根时;当数量很多时,混联是最佳选择:先把所有膜组分成优劣两组,优者跟优者并联,劣者跟劣者并联,然后再串联,一般而言,劣者在前,优者在后。总之串联的气流分配与汇集技术较并联的简单,但管路连接复杂,并联的则相反,而混联介于二者之间。

4 变压吸附空分制氮用炭分子筛制备技术

①产品和技术简介:由煤、坚果壳(核)、酚醛树脂等原料制备变压吸附空分制氮用炭分子筛(CMS)系列成套技术,包括独有的粘结剂配方、高效CMS调孔过程实时控制技术和CMS整粒技术。所制备的变压吸附空分富氮用炭分子筛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②应用范围:产品炭分子筛(CMS)用作变压吸附空分制氮吸附剂。变压吸附空分制氮广泛用于食品、冶金、化工、煤炭、合成纤维等工业部门;③生产条件:需粉碎机、捏合机、成型机、烘干设备、电热转炉、小型PSA评价装置、制氮机、输液泵、尾气焚烧系统等常规设备和专用微量CMS快速性能检测系统、CMS断条整理系统等。

5 膜分离空分制氮

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故而用地面积较小,厂房无特殊要求,工程造价低,但膜交换器价格昂贵,仪器设备投资较大。维护方面:维护保养技术难度低,但因材料问题维护保养费用较高;操作方面:常温操作,启动时间短(一般≤20min),可连续运行,也可间歇运行。气体产品产量、纯度可调,灵活性较好。经济实用性方面:在氮气纯度99%以下膜分离制氮法能耗和变压吸附制氮法能耗无太大区别,但氮气纯度高于99.5%,膜分离制氧经济性比变压吸附要差。总体来说,现阶段膜分离制氮法工艺还未成熟,尤其是工艺运用还未达到普遍认可,基本未得到工业应用。

6 结语

从工程设计合理经济的角度:当制气用气量较大或者气体纯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深冷空分制氮法;当制气用气量较小、需间歇操作或者气体纯度有变化时,宜采用深冷空分制氮法。膜分离空分制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以期满足工业化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志远.制氮方法和供氮途径[J].金属热处理,1987(10):58-60.

[2]张琼,马天娇.深冷制氮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J].深冷技术,2013(06):30-32.

[3]陈志远,白至善.分子筛空分制氮[J].低温与特气,1989(3): 63-73.

[4]赵永刚,常力鹏.深冷法制氮与PSA法制氮的比较分析[J].民营科技,2011(12):28.

[5]卢洪,李成岳.变压吸附空分制氮过程的研究[J].化工学报,2000(5):586-591.

[6]吕新萍.深冷制氮与变压吸附制氮的比较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8):312-314.

猜你喜欢

分子筛氮气纯度
2#23500机组分子筛末期CO2含量高的原因与分析
加氢裂化催化剂中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含纯Na离子的A型分子筛和X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艺的优化
DANFLO氮气式水击泄压阀规范操作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食品里加氮气很安全
一起氮气窒息事故的经过与分析
美拒绝伊朗核燃料交换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