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的学校体育发展

2020-12-28邓洪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发展途径高校体育

邓洪波

【摘 要】自“健康中国”战略推行以来,基于“健康中国”的体医融合发展就成为了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不仅提高了医学院校人才教育的完善度,也解决了以往医学院校只育智、不育人的发展困境,所以,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体医融合理念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优化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本研究将围绕下述3方面内容分别进行探究,希望凭借下述探究结果能助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健康中国战略;体医融合;高校体育;发展途径

前言

自2016年“健康中国”战略出现在人们面前以来,“健康中国”战略已经被广泛的推行了下去,高校作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如何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到医学院校日常教育中去,推动符合“健康中国”理念的医体教育融合就成为了当下医学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主要内容。由此,下文笔者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回顾过去高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思索能优化其发展的途径,希望以此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践。

一、“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医学院校教育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环节有关体医融合的尝试也随之增多,但由于我国医学院校体育教育践行医体融合工作的时间比较短,其现行教育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在未来医学院校体育教育中予以进一步的完善,也需要教师在源头上革新自己对“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理念的理解、认知。

二、“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

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校后续体育教育发展,本文对过去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予以归纳,认为面临的问题大都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育者对“健康中国”战略、体医融合等理念理解不足

虽然自2016年起,“健康中国”战略就已经开始被应用到体育教育领域,但由于我国教育领域受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影响严重,导致很多学校、教师对医体融合下体育教育的关注度都存在不少问题,思想认知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康中国”、“体医融合”在实际体育教育中的普及,阻碍了这一部分教育的发展,也削弱了这一背景下体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笔者所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教师在沿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思维展开体育教学,虽然这些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能“强迫”学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就导致学校开展的体育教育无法达到“健康中国”战略对体育教育的要求,进而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效果。

(二)学校内现有体育教育资源无法支持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由于体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所以,在体医融合发展教育的背景下就出现了学校现有体育资源无法支撑学校体育发展的情况,这一情况不仅会降低教师推动体育发展的积极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践行体医融合体育内容的兴趣,进而威胁这一课程教学的效果。比如,在以往学校体医融合教育过程中,不仅很多学校并没有配备具备较强专业性、创新性的体育教育,同时学校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导致很多学校在发展体育时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大大威胁了体医融合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教育缺乏基础的“话语权”问题也是当下对学校体育发展影响比较严重的问题,长时间缺乏话语权很容易让体育教育中的“竞争”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偏离“健康中国”战略所指导的目标,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效果。

三、“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融合学校体育发展的途径

鉴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虽然在国家管理、教育管理等部门的英明领导下,“健康中国”战略中医体融合的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高校教育中,但如果教育管理、工作者们想凭借这些理念获得更好的高校体育指导效果,管理、教育者们仍需要对现行的学校体育发展路径予以进一步的优化,以此帮助学生在这一环节教育中更深入的理解“健康中国”、体育教育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这一环节课堂的积极性,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下医体融合的体育教育发展。

(一)革新学校、教师对医体融合下发展体育的认知

学校、教师作为向学生传递新理念、新知识的媒介,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如果教师们想更进一步的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朝更符合体育发展的道路前行,那么学校、教师就应从提高自己对这一战略下医体融合的领悟,以此为后续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创新、改良注入活力,收获预期的教学优化改革效果。

首先,学校作为辅助教师成长的基础,在推动医体融合下学校体育发展时,学校管理者就应积极相应“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理念,普及医体融合的健康理念,明确这一教育在减少慢性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在根源上收获更好的医体融合教育指导效果,也为后续辅助教师深化对医体融合下体育教育发展的理解奠定基础。

而后,学校也应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健康中国”、“医体融合”等教育理念普及下去,让更多人通过学校这一工作了解并参与到这一趋势下的体育教育中来,推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发展。例如,在普及上述理念的这一环节,学校可以巧用当下社会日益发达的融媒体、新媒体平台,让“健康中国”、“医体融合”等理念以更轻松、易懂的方式呈现在教师、学生面前(譬如,在宣传“体育习惯养成重要性”的环节,学校就可以将这一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短視频的方式呈现给人们,从中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一内容,为后续这一内容实践奠定基础),借此让更多教师、学生理解并参与到这一背景下的体育发展中来,推动这一教育的革新。

(二)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构建符合需求的教育目标

在提高了学校、教师等对“健康中国”战略中医体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学校、教师也应结合自己学校、专业发展的特色,融通未来社会对医学院校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和“健康中国”战略,打造更具时代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借此指导后续课程的发展,收获更好的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效果。

首先,学校应着眼于当下体育健康教育的思路出发,将符合“健康中国”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度和技巧度都分别融合到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中去,借此保证学校体育教育的趋势与社会需求间相适配,以此收获更好的体育教育效果,更进一步推动医体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比如,在推动体育发展时,学校应基于上述理念适度拓宽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凸显医体融合下体育教育的综合性,借此保障较好的医体融合效果,强化学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其次,学校应着眼自身学校当下发展的战略出发,构建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体育教育路径,以此确保体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确保其两者在未来教育中能够实现“1+1>2”的教育发展效果,凸显“健康中国”战略在学校发展中作用的价值。例如,在设计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前,管理者应和学校教师进行沟通,在明确当下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融合了“健康中国”、“医体融合”等体育教育理念的学校发展方案,确保这一方案能够在既保证体育教育发展的同时,指导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优化学校教师队伍,推动教师的体育教育创新

在上述优化学校体育发展举措的基础上,教师们也应更进一步致力提高自身从事体育教育、践行医体融合的能力,打造更具现代意义、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师团队,在根源上保证学校教师队伍的创新力、实践力,以此收获更好的医体融合体育教育效果,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践行。

首先,学校可以从学校内教师团队建设的现状出发,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学校在构建教师队伍时表现出的各种不足,通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推动医体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为后续“健康中国”战略在实际教育中的推行提供帮助。比如,在这一环节,一方面,學校可以从培训角度出发,定期将教师组织到一起,开展有关“健康中国”战略、“医体融合”理念等内容的知识,使其在教学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从中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这一活动教师还可以针对过去开展医体融合体育教育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共享、分析,在共享、分析中获得提高,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则可以从制度出发,通过明晰奖惩的方式,将考核的思维应用到督促教师成长过程中去,借此激发教师参与这一工作的积极性,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打造完善评价体系,保障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效

如果想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下学校体育的发展,打造更多元、更完善的评价体系也是未来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教师在推动后续医体融合时,就应从明确这一环节教育的主体——学生出发,创设符合现代学生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确保这一凭借体系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健康中国”战略、“医体融合”理念时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后续体育教育的优化指明方向,并保障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成效。比如,在完善考核制度的环节,教师应转变传统只关注学生出勤、运动技能水平等方面考核的局限性,将考核的侧重倾向到考察学生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层面上,以此扩充教师对体育教育现状的理解,为后续“健康中国”战略下医体融合的体育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医学院校想进一步完善对校内人才的培育,学校就应秉持医体融合的原则改良现行的体育教育路径,确保体育教育的内容能与“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目标相契合,借此收获更好的体育教育效果,并为后续“健康中国”理念在社会中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海强.“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院校“体医融合”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武术研究,2020,5(11):144-146.

[2]于洪军,冯晓露,仇军.“健康中国”建设视角下“体医融合”研究的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06):484-491.

[3]刘海平,汪洪波.“大健康”视域下中国城市社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32(06):492-498.

[4]张玲.关于“体医融合”背景下的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63-65.

[5]董鹏,程传银,赵富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学校体育的价值、使命与担当[J].体育学研究,2020,34(02):59-64.

[6]林月,何茂,王越.健康中国战略下“体医融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20(02):66-70.

[7]尹航.“体医融合”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体育特色项目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75-77.

[8]郑继超,常继斋.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公共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0):63-68.

[9]向宇宏,李承伟.“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J].体育学刊,2017,24(05):76-79.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发展途径高校体育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