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41例疗效观察
2020-12-28曾桓光李志珍张丽萍
曾桓光 李志珍 张丽萍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奥美拉挫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贝母瓜蒌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反流体征量表(RFS)、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FS、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計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FS、R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治疗效果
DOI: 10.14163/j.cnki.ll-5547/r.2020.19.071
反流性咽喉炎是指由于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刺激损伤咽部黏膜,并引起相应症状的疾病。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声嘶、胃反酸等症状[1]。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反流酸的直接刺激,对咽喉黏膜造成的损害;此外迷走神经的反射也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在治疗该疾病时,主要是降低患者的胃酸分泌速度,促进胃动力[2]。临床治疗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促胃动力药,有一定疗效。但这些药物的使用具有疗程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等。近年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8.2±10.3)岁;病程0.1-2.5年,平均病程(1.6±0.5)年。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8.3±2.3)岁;病程0.1~2.6年,平均病程(1.7±0.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周岁;②患者有咽干、咳嗽、声音嘶哑等咽喉症状,经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咽黏膜充血、增厚等体征,电子胃镜表明患有胃食管反流症。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自愿参与研究。同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签订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疾病,如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②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者;⑤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者;⑥沟通能力较差;⑦不配合医护人员丁作;⑧中途退出治疗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奥美拉挫肠溶片药物(北京悦康药业有限公司)治疗,10 mg/次,2次ld,服用时间为:早餐和晚餐前30 min。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5 mg/次,1次/d服用时间在餐前30 min[3]。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采用贝母瓜蒌散加减治疗,药方主要组成:贝母10 g,瓜蒌8 g,白术10g,茯苓10 g,天花粉6 g、乌贼骨8 g,桔梗10 g、橘红8 g,甘草6 g,;随症加减。将药方放入200 ml水中煎煮15 min,然后留取150 ml,早晚2次服用[4]。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RFS、RS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疾病症状全部消失;没有出现烧心、反酸与暖气等消化道症状。有效: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偶尔出现烧心、反酸与暖气等消化道症状。无效:患者的疾病症状无变化,甚至更加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影响非常负面。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RFS、RSI评分评分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3.3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胃肠道反应、便秘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FS、RSI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RFS、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FS、R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反流性咽喉炎患病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反流性咽喉炎出现的原因还不是非常清楚。但是该疾病的出现和幽门螺杆菌及胃酸一胃蛋白酶通过功能异常的上食管括约肌形成食管咽喉反流,引起喉及周围组织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5]。西医治疗原则是抑制胃酸、促进胃肠动力,临床常应用抑酸剂、促动力剂以及胃黏膜保护剂等[6]。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胃璧细胞膜上某些酶类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咽喉黏膜与食管造成的损伤,在治疗反流性疾病和消化道溃疡中有一定应用价值。枸橼酸莫沙必利能够抑制患者的受体兴奋度,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改变中间神经元以及肌间神经丛受体,加快胃肠道蠕动的速度,改善患者的症状[7]。但现代研究表明,因反流性咽喉疾病的诱发因素比较复杂,若幽门螺杆菌或是胆汁返流所致的咽喉炎,如仅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促动力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从中医角度来说,反流性咽喉炎属于“慢喉痹”范畴[8],疾病出现的原因是患者身体气虚紊乱,胃失和降、痰火上壅,辨证施治遵循舒气利咽、散结化痰、健脾抑酸的原则。本研究选用有化痰利咽功效的贝母瓜蒌散佐以制酸、健脾之品。方中含有贝母,瓜蒌、白术、茯苓、天花粉、烏贼骨、桔梗、橘红、甘草;药方中贝母能够清热,降低痰物质的形成速度,瓜蒌也有清热祛痰的效果;橘红、桔梗能够对患者的气进行调节,疏通脉络;乌贼骨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茯苓、白术能够中合患者的体内湿气,提高脾胃的能力,对患者的气进行调节。上述诸药专为缓解咽喉部之症而设。渚药合理配伍,能够起到舒气利咽、散结化痰、健脾抑酸之功效。
本次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FS、R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FS、R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贝母瓜蒌散加减在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疾病时,效果非常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便了预后工作的进行。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可避免使用西药产生的依赖性。西医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起效较快;中药能够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实现优势互补,趋利避害,所以在临床中,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秋丽,钟志围,罗磊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效果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5(21):33-34
[2]孙艳.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997-999
[3]谢聪,郭卫梅,宁援援,等加减温胆汤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2019,46(4):114-116
[4]任禾.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咽喉炎40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4,46(5):38-39.
[5]汪保利,陶琳.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咽喉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医学综述,2017,23(17):3464-3468
[6]吉均祥,周杰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9):452-454.
[7]郭振凯,郭蓓,谢静中西医结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 27(08):1228-1230.
[8]李瑛,王惠利反流性咽喉炎实施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的价值.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9):94-95.
[收稿日期:2020-02-12]
作者单位:514400五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