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的课堂,“研”与“学”的完美融合

2020-12-28曹煜吴奇琰范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研学课题

曹煜 吴奇琰 范苑

2017年,北京市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和中高考改革,新改革理念要求更加突出学生优势,尊重学生个性,支持学生多元发展,让学生有更多学习选择;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动力,确立职业志向,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学校需要整合多方面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生涯发展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和发展。因此,近年来,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在学生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将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定位在学校生涯教育框架内。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学习要求,学校精心选择设计了一条研学旅行路线的课程,主题为“览荆楚壮景,品江城神韵”,这是一次探究之旅、实践之旅、体验之旅、文化之旅。学校将研学旅行课程定义为“行走的课堂”,即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实践体验,将课堂放在社会大环境里,鼓励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结,切实思考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的方向,实现从“升学导向”到“人生导向”、从“被动盲从”到“主动选择”、从“学业丰满”到“生涯发展”三个转变。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形式组织开展,以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研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及目标

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以课题研究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将学业知识与学科专业、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联结。带领学生走进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产业基地、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特色人文景观等,进行小型科学实验和较为深入的科研实践,通过特色主题活动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实现将学科知识及课程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其有更好的生涯发展目标。

研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为了使学生在研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基本素质,我们结合课程目标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涵盖文化、探索、体验、实践等诸多方面。

一是走进知名高等学府。本次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武汉大学,了解其校史、校园文化以及全国领先的学科专业;与大学生交谈;参观武汉大学遥感测绘和水利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高端实验室。

二是参观国家产业基地。带领学生走进三峡大坝水电站,参观三峡大坝展览馆和截流纪念园,了解三峡大坝建造的背景、历程和重大作用;前往武钢集团,参观其博物馆和生产线,了解钢铁重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三是开展有挑战性的体验活动。利用北斗导航APP进行武汉大学校园定向活动,并完成相关课题研究;乘坐三峡游船通过长江干流上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水利枢纽船闸,体验航运梯级工程。学生在游览长江过程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作诗抒情。

四是游览有典型地质特征的自然人文景观。走进神秘的神农架风景区,欣赏美丽的景区风光,聆听专家讲座,探寻神农架丰富独特的地质和生物特征;参观湖北省历史博物馆和黄鹤楼,了解并感受厚重的荆楚文化。

五是参观科研试验项目。在三峡大坝,完成水利水电方面的科学实验,加深对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研学内容,选择一项课题进行探究并形成研究报告。

六是品尝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美食。走进武汉吉庆街,欣赏武汉市井风貌,体味荆楚风情,品尝湖北传统特色美食。

这条路线共计用5天40课时,结合研学内容和学科特点灵活进行相应课时分配。

研学课程实施的主要環节

研学活动前,学科教师结合研学路线、内容提出研学课题,并在研学实践前进行课题解读,精心设计研学学案,提出课题研究具体要求;学生根据学科知识,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查找相关资料,以组为单位举行开题报告,明确分工和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

研学过程中,教师就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时并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监管课题研学进程;学生结合自己的课题和遇到的问题,向导师和专业人员请教,积极参与实践,积累第一手资料,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论据支撑。

研学结束后,教师检查学生课题完成情况,及时总结,举行课题答辩、评审和交流,并将研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延伸和渗透,实现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学生积极主动完成研学报告,并进行补充和完善,参与课题答辩和交流,体验真正、完整的科研过程,体会新的学习方式带给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研学活动的反思与总结

研学活动及内容设置方面,将研学旅行课程化,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科学习内容开发资源,提供研究课题,进行活动设计,兼顾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是我们此次研学活动最大的亮点。以课题研究方式活化课本上的知识,开创学科学习的新模式。

学生评价及家长反馈方面,邀请学生一同参与课程设计开发,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研学活动最终以研学报告、摄影作品、诗集、视频记录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内化于心。研学活动的效果和孩子的成长获得家长高度认可。

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面,召开带队教师和学生的动员会,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设计全面的安全预案,保障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课程的顺利实施。

本次研学课程的特点

研学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融入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部门教师们的智慧,有很多创新之处。

一是研学课程的设计突出“研”与“学”。

学校设计的研学活动,重点突出“研”和“学”,带领学生不仅要出去看世界,还要带领学生探索世界。“研”字突出了课程的研究特质,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是强调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活化”知识点的教学,将一部分课堂变成了行走的课堂,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让知识变得更加真实有温度。在研学外出之前学校根据研学活动内容,结合学科知识,确立相对应的课题供学生研究探索,让课本上的知识点在活动中得以贯穿和强化,并且问题均是开放性的,表1是学校此次研学活动的课题,涵盖了大部分学科,实现学科知识与研学课程的完美融合。回校后,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学生研究论文评审和答辩,实现科学研究的连续性,让学生体验一次真正的科研过程。

二是学生部委制管理,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研学活动实施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变过去以班主任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方式,建立了学生部委制的管理体系。其分为安保部、信息部、宣讲部和医疗卫生部等四个部门,均由各班同学自愿报名参与组建,由学生发展中心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在研学活动中负责管理同学们的生活并保障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所有方面,如办理酒店入住、分餐分桌、活动信息推送、学生健康检查、行程介绍等等,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研学课程的精心设计开发和顺利实施,通过特色主题活动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圆满实现学科知识与课程相结合,促使学生和其未来的专业选择相对接,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其有更恰当的生涯发展目标,使学生在行走的课堂里,实现了“研”与“学”的完美融合。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研学课题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品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