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
2020-12-28宋丹婷
宋丹婷
摘 要:城乡低保档案是记载城乡低保居民生活实际状况的一种重要文献,对享受低保人员的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同时低保资金的发放也是以档案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发放,因此新时期加强对低保档案的有效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文章就新时期如何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目的是能够让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科学有效管理,保证城乡低保户生活得以安稳。
关键词:新时期 城乡低保 档案管理 办法
城乡低保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措施,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和维护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乡档案管理承担着对低保救助内容的记录,是城乡困难居民生活现状的真实反映,是低保工作得以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参照,也是低保资金发放的借鉴记录。因此,科学有效地管理城乡低保档案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城乡低保档案的相关叙述
城乡低保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民政部门根据低保群众家庭在申请低保救助时所记录的一系列日常工作管理文献,具体包括图片、文字以及一系列的表格等文献资料。这些低保文献资料能够清楚明白地反映居民生活的实际状况,城乡居民是在什么情况下纳入低保救助的,纳入的是何种低保类型,这些数据不但是民政部门日常低保工作得以进行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财政经济部门发放低保救助资金的有效参考依据。这些资料在制作和上级部门审核以后形成了档案文书,对社会群众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感有非常明确的反映,同时也是有效改善城乡居民的内在要求。
二、新时期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低保档案文件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一般来讲,低保档案的最初制作文件大多数在乡镇或者街道的民政部门,这些部门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会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困难居民申请低保救助的表格、相关的佐证材料以及政府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书以及相应的审核文件,进行收集归纳形成了相应的文书材料。这些档案文献材料是城乡低保的最初材料,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材料,后期的诸多民政救助工作都以此为参照。所以,对于这些材料的收集要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同时做到对每户的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做到不遗漏。
(二)低保档案要做好整理编目成册
通常来讲,在低保档案工作的管理上要以每户每村或者是每个社区为管理单位,在此基础上将相应的文书材料按要求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号管理。对于较为庞大的低保数据材料还需要对档案进行装订成册,依据困难居民文书材料申请低保的先后顺序进行有效管理,做到能够随时找到查阅、随时对档案信息加以补充完善。同时在时间保管上还需要严格地把握低保的时限性,即城乡居民的低保材料的保管不仅仅局限于所享受的低保时间,正常情况下应该在困难居民脱贫以后延续五年以上的保管期限,并且这些档案材料要放到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单位,而不是随地存放,导致丢失给后期的低保工作增加难度。
(三)做好低保档案的保密性工作
低保档案通常能够较为完整地反映困难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居民的生活上的个人隐私,因此,民政部门或者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保证档案信息隐私安全,做到只能是相关管理单位为了工作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查阅翻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部门或个人需要查阅的话,必须经相关部门的许可才能使用查阅相关档案文书,总的归纳来讲,城乡低保档案文书只可以是部门内部人员为了工作的需要才有权限翻阅,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查看使用。在管理上更不能出现档案文书外借使用的情况出现,即使低保群众自己想要翻阅查看也必须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要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加以确认以后才可查看,同时也只能限于查阅自己本人的档案文书材料。
(四)强化低保档案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在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当中,由于群众申请的低保材料文书数量众多,因此在管理上要对每家每户进行编号管理,不但是乡镇街道要做好管理工作,社区行政村也要保管好本辖区的低保申请的相关材料。同时,如果发现有信息不全或者是留有遗漏时,应该及时地在资料年审时加以补充完善。另外,民政部门还需要探讨制定专门统一使用的档案管理盒子,探讨在确保收集相应的低保材料以外,还要将居民相应的银行卡账号、低保对象的汇总清单明细表以及低保户动态调查的相关记录文献和材料整理收集在一起,這样就便于查阅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到有用的相关信息。
三、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知道,低保档案是城乡居民生活实际状况的文书材料,对政府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低保档案在管理上要做到科学规范,不但要做到对低保档案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还要对低保档案进行保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乡低保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夏玉光.试论新时期如何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J].环球市场,2019(23):240.
[2]李小军.试论新时期如何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12):138.
[3]李丽花.城乡低保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方式研究论述[J].才智,2016(3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