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020-12-28蒋独立
蒋独立
摘 要:“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百年经典语句在零陵古城上空不断传递。为贯彻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要求,零陵区教育系统创新实施以“童心向党”“经典传承”“未来梦想”为主要内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日葵工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让千年古城零陵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 建设
一、责任担当:童心向党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方向错了,就是南辕北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2017年9月开始,零陵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在中山路小学实施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的向日葵工程,创新“十个一”载体形式:编写一套读本、制作一批课件、组建一支宣讲队伍、打造一批学习阵地、开展一批主题活动、建设一批教育基地、组织一次文化体验、制作一批流动展板、办好一批示范学校、开设一批宣传专栏。将红色经典元素融入日常教育实践,让少年儿童学习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敬党、爱党、跟党走,在广大少年儿童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二、使命在肩:基因传承
“春风化雨万物新,中华儿女撰雄文……”这是零陵区 77岁的国家级非遗渔鼓传承人唐天宝在神仙岭小学课堂上,带领学生反复演唱其原创渔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的一幕。
唐任恩,神仙岭小学五年级学生,两年前加入了学校渔鼓社团。他通过学校老师、同学一起参加市、区一些演唱活动、戏剧演出,自编自演的“后继有人唱潇湘”“二十四节气歌”“渔鼓舞蹈”等零陵渔鼓情景剧,唐任恩也成了一个“小戏骨”。他说“以前我只在电视上见过渔鼓,后来我因为会唱渔鼓上了电视。”如今唱起来有模有样,击打渔鼓也有板有眼。
零陵区“红色经典传承”在校园里遍地开花,成为青少年创作的源泉。除了渔鼓传唱,练书法、学国学、下围棋、办诗社、学剪纸……每周的“向日葵工程”课上,全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花钱学到丰富课外知识,成为传统“十八般武艺”后代传人。
如今,全区已创建国学红色经典示范校15所、书香校园校14所、校园文化建设榜样校7所、“非遗进校园”5所、艺术特色学校20所。“一校一品”的“孝”文化、“竹”文化、“井”文化等校本文化,以渔鼓传唱、国学诵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崇德向善之心,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提高学生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
三、追求梦想:路在脚下
“向日葵工程”作为零陵区宣传教育的极好载体,各学校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国旗下的讲话、美德少年评选、带头学雷锋等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科普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幻想,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点燃他们的“未来梦想”。
零陵区各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文明校园”创建、科技创新、机器人大赛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州九中邓嘉同学在追求梦想过程中,路在脚下,扎实创新,积极参加机器人大赛。他深受感慨地说:“通过参加机器人比赛,不仅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更激励我要刻苦学习,做有知识、敢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建设创新国家作贡献。” 2018年组织参加第15届湖南省中小学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WER代表队代表湖南省出征WER国赛,获得全国三等奖,实现全市全国机器人竞赛“零的突破”后,2019年送省参赛队七支,获3个省一等奖,3个省二等奖。
零陵区“向日葵工程”实施以来,自编《零陵区中小学“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党的知识常态教育》被评为永州市“十大优秀改革案例”,《零陵“打造‘向日葵工程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案例》被评为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湖南日報》、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目前,零陵区为浙江、河南、山东等10个省提供相互学习现场,其中中山路小学作为全国15所大中小学代表之一、湖南省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召开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现场推进会。
红色基因代代传,童心向党永不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我们共同携手,开启复兴新航行。
参考文献
[1]隋月英.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4:88—90.
[2]熊孝梅.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J].学术论坛,2005: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