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新闻再定义:新闻是增量信息的有效呈现
2020-12-28曹钰枫牛盼强
曹钰枫 牛盼强
摘 要 学界关于新闻定义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随着数字媒体、新媒体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崛起以及依托于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技术的聚合类平台型新闻媒体逐渐占据新闻市场的半壁江山,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需要在当下的环境里重新界定新闻,要重新认识“新闻是什么”。结合当下智能媒体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新定义:“新闻是增量信息的有效呈现”,并结合新闻特性、新闻生产、新闻价值等做出阐释。
关键词 新闻定义;智能媒体;增量信息;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4-0005-02
智能媒体以“人工智能+媒体”的方式表现未来传播模式和传播形态。新媒体时代,4G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普通人也能参与信息处理和媒体内容制作,UGC、PUGC内容,公民新闻进入新闻传播和流通的渠道中,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创造力和影响力。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推广、大数据技术和算法的精准化应用,加之即将全面建设铺开的5G相关基础建设,必将会对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新闻定义的探讨应参考实践情况,应当沿着对新闻定义的学理思路,将新闻定义研究置于当前媒介融合、智能媒体的语境下,在传受关系、新闻生产生态和新闻价值的变动中探讨该如何定义新闻。结合智媒时代大环境下新闻生产实践的情况,基于新闻理论的“信息说”观点,本文提出的定义是:新闻是增量信息的有效呈现。
1 坚守事实——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
新闻概念中的一些被普遍认同的基本属性如“真实性”及“新闻在本质上是信息”等,即使随着媒介变化新闻形态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这些概念或定义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1]。
为满足受众即时的新闻信息需求,当下媒体秉持动态的新闻事实观念。即对新闻核实过程的报道、阶段性的新闻讯息呈现也是具有舆论引导价值的新闻。从新闻生产角度来说,平台型媒体的出现消解了传统媒体在话语权上的“垄断”,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的过程是保密的,受众看到的只是最终操作的成果,在平台型新闻媒体传播过程中,受众看到信息整合的思路,甚至新闻调查的过程,在动态变化的对真相的探索过程中,详细的过程摸索一定会比“经记者调查”这样的字眼来得更有说服力,受众得到的是“全视角下审视事件本来面目的机会”[2]。
2 增量信息——个性化的传播思路
2.1 信息爆炸大环境
进入信息盈余时代,传播资源数量剧增,种类也日渐多元,满足了信息的长尾市场的需求。信息盈余时代,个人选择的空间增加了,受众在信息的获取上占据了主动,受众本位观成为主流。
回到新闻的定义,李希光教授从新闻采写的角度出发,指出“新闻应该包含‘读者需要知道和‘读者想要知道两方面的内容。”从这一表述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从受众的需要出发来考虑报道内容的倾向。
在本文强调的“增量信息”概念里,“增量”是针对读者个人而言的,强调某一信息对独立个体的实际意义和效用价值。例如一则新闻“双十一期间某电商平台成交额超越往年同期50%”,可以从是否相关、是否兴趣、是否已知三个方面来分类理解。是否相关:这则消息对于完全不了解电商并且不需要了解电商的人来说是完全无关的;是否兴趣:对于某些本身对电商平台活动有所了解,有网购習惯或者有可能与身边的同好交流此类信息的人来说是有价值的;是否增量:对于已经了解这一信息,但仍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数额的人来说,这则信息提供了增量要素,它产生了新的记忆点并且可能引发后续行为。
2.2 智能媒体技术应用
大数据在万物联网的过程中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要素[3]。大数据帮助实现对数字产业中的多种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运用,并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有极高的精准度。在内容生产、信息传播、人际互动过程中促进媒介融合向更深入更持续的方向发展[4]。
人工智能是多种智能技术的集成,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特征识别、语音识别、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算法[5]。众多“人工智能+媒体”的实践也影响着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最终作用于智能媒体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这一技术对于新闻的生产和分发环节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当今的“公众”概念是从受众观出发,将公众当作独立个体,从其权利意识中去看待新闻的信息价值[6]。个体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由于大量的信息涌入,个体必须从海量内容中做出选择,聚合型的新闻媒体平台从这一用户需求出发,主动为用户提供可供挑选的内容,一方面旨在打造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将普通用户培育成深度用户;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注意力经济下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媒体平台通过掌握大量的用户数据,将用户转化为流量,将数据转化为资本,成为连接多元化的商业交易的筹码之一。
本文强调的增量信息,本质上是强调大数据及精准算法推荐等技术对以往新闻概念中时效观念的突破。基于对用户个人标签化的分类,对用户需求数据化的揣度,技术改变了“人寻找信息”的思维模式,重建了让“信息去找人”的分发路径。在这一模式引导下,新闻不需再强调“新近”与否,而强调“增量”与否。以历史性事件新闻为例,“许海峰获第一个奥运冠军”本不是一个“新闻”,平台将这一“旧闻”推送到潜在兴趣人群面前,赋予这一信息新的注意力,对于从未了解这一信息的人来说,符合“需要知道”或“想要知道”的新闻规律。
2.3 内容生产2.0
智媒生产的变革,催生了内容2.0时代的到来。让内容从选题到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反馈以及优化过程都形成新的生成系统和生产模式。借助数据分析,新闻生产者可以预知特定话题的热度,发掘旧闻的新“增量”方向,揭示新闻新的关键要素,高效率地完成资讯类内容写作,并实时发回反馈。
内容2.0意味着内容生产思维也会受到冲击,内容的类型边界会重新洗牌。作为“增量”信息精准化传播,内容的类型划分就不需要呈现在平台页面上,交叉领域的内容以及不同内容的出处也会逐渐模糊,受众自觉地关注内容本身的价值。类型交叉、出处模糊并不意味着类型和来源不明确,内容的标签在技术端依旧严明,只是标记过程不再需要呈现。
随着技术进步和智媒时代的来临,新闻生产者的门槛也降低了,尤其在增量信息重新定义信息价值的情况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垂直领域新闻内容的细分传播,紧密联系各类信息源,传统媒体发展下的军事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细分领域依然强势,生活类的垂直内容如美妆、医药、时尚、科普等内容更多地由意见领袖生产。新闻的公开性是信息内容向受众公开,平台开放性与新闻公开性不谋而合。当下平台的开放,更强调传者生产权限的开放,主打UGC内容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平台,今日头条头条号平台和bilibili视频平台都有相应的政策鼓励原创内容生产,搭载平台的智能推荐技术,更高效地将垂直内容投放到特定信息池中。这也必将强化用户“产消者”的身份,进而促进社交分发,紧密联系平台和受众。
或许在未来,智能化的技术能够实现针对个人内容的定制化生产,把增量信息的“增量”变为明确可控的程度,个人按照对增量信息的需求设定需要何种类型、何种新鲜度、阅读难度、阅读市场的内容,从场景环境和时间效用出发,进一步明确新闻信息内容以协调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2.4 新闻价值回归
传统的新闻价值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这是从内容本身到传受两端考虑而给出的普遍价值标准。信息盈余的时代,信息长尾市场出现,非专业的生产者,大量缺乏专业审查的内容涌入信息池给信息的辨别和有效传播增加了难度,我们才更加意识到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呼吁专业的价值判断和新闻解读。传感技术将推进真实性的核查;新闻媒体会将速度视为生命,可能忽视对内容深度的挖掘;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则会因人而异,所以需要随之发展传播效果的评估考察;趣味性则是强调从人本身出发实现用户情绪的观照,也需要预防过度娱乐化。
即便在机器可以无限接近“感性”内容创作的情况下,人类自身思想信息与情感表达依旧是内容创作的核心动力。除了传达必要的信息量,由增量信息引发情绪层面的波动,精神层面的共情也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目的之一。
3 有效呈现——传播效果的量化考量
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以发行量来衡量,新媒体及智能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则具体为互动行为的数据化呈现。除了订阅量、阅读量、评论数、转发量、页面停留时间等便于测量统计指标,还通过后期用户调查体现内容对用户的长远的影响,即传达率的测量和长期影响的反馈。不仅要研究特定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还要由传播路径出发,探索平台推送、社交传播等方式对不同圈层人群的作用过程,以用于更好地指导对应新闻信息类型的生产和传播[7]。在5G技术商用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未来,信息传播的路径是更透明的、可监控的;加之傳感器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测算到精确指个人生理层面的反馈,从而将具体增量信息转化为情感变化,以便回到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层面上测量使用效果。
4 结语
“新闻是增量信息的有效传播”是结合当下的新闻生产模式、新闻价值取向和传统新闻特性,参考智能媒体时代的信息环境下不同要素发展演变的过程而给出的定义。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统影响下认为“新闻的本质是事实”,而当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新闻本质是信息”的观点被认为是更具科学研究价值的。对智能媒体时代新闻定义的探讨,归根结底是回归受众本位进而优化内容生产分发和反馈环节,把握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鉴于对智媒时代特性的侧重,本文的新闻定义必然存在局限性,媒体生态自然会再次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界关于新闻学、新闻定义的讨论自然也随之变化。在特定的时代环境的关照下,这类问题的探讨最终指向的是特定媒体时代的思维和学科范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谭天,刘云飞,丁卯.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界定[J].新闻界,2012(12):6-9.
[2]赵云泽,赵国宁.“理想”和“技术”哪个更让新闻业负责任?——兼论中国新闻实践中对美国“社会责任论”的批判借鉴[J].新闻界,2018(9):28-33.
[3]刘庆振.媒介融合新业态:智能媒体时代的媒介产业重构[J].编辑之友,2017(2):70-75.
[4]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6):5-15,126.
[5]沈浩,袁璐.人工智能:重塑媒体融合新生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7):8-11.
[6]胡忠青.中国新闻定义受众观的历史嬗变——对三个新闻定义的传播学解读[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8(5):72-77.
[7]冯海燕,舒敏.5G技术生态下的主流媒体融合转型[J].新闻战线,2019(1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