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全球群体智慧 应对教育和发展挑战

2020-12-28桑贾亚·米斯拉/[印]肖俊洪/译

中国远程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慕课

桑贾亚·米斯拉/[印] 肖俊洪/译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重点指出教育的挑战。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教育能促进全部17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文章以群体智慧和众包理念为理论框架,阐述可能改变教育领域面貌的两种教育创新——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这两种教育创新发挥网络优势提供优质教育机会和降低教育成本,使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教育费用。文章提出,必须从如何广集群体力量让21世纪学习机会走出校园这个角度重新思考教育和发展。

【关键词】  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群体智慧;众包;教育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20)11-0020-08

導读: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待言,但是全球各国教育机会不均等(其实各国本身何曾不是如此?),失学、辍学、文化程度与社会发展不相称等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对教育机会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服务社会发展的教育自身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21世纪职场对人才的新要求。正是因为“意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因此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新的国际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各个领域,其中目标4强调到2030年‘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教育领域层出不穷的各种新举措都不同程度与这个课题有关。本文作者桑贾亚·米斯拉(Sanjaya Mishra)博士是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e-Learning教育专家,在过去25年,他一直致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在如何发挥远程教育、e-Learning、开放教育资源等优势扩大教育机会方面经验尤为丰富,研究成果丰硕,在就职于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总部之前先后在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ndira Gandh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在多个岗位任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的应用项目专家)和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亚洲教育媒体中心(Commonwealth Educational Media Centre for Asia, CEMCA)(总监)等任职,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为例,阐述如何把群体智慧和众包理论应用于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扩大教育机会上,促进教育进一步发展。

开放教育资源理念的核心是广集群体智慧和人多力量大(众包)的优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机会)。过去20年,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诚如本文所指出的,“从群体智慧的角度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远未发挥其真正潜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很多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师个人行为,因而没有得益于群体智慧和众人力量(众包);强调资源的共享,忽视资源的共建(教师不能只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者,而且也要成为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共建也完全可以以众包形式开展);大多数开放教育资源并非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建设,即使不是教师个人之作,也仍难以得益于更大范围内的群体智慧和力量;具体(教学)环境千差万别,影响开放教育资源的适宜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文章还介绍了一些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尝试。事实上,本刊“国际论坛”也发表过相关研究者的成果,从根本上讲这些成果也反映了发挥群体智慧乃至众包优势的重要性。比如,有一篇涉及如何提高开放教育资源适宜性的文章提出,使用者(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对拟使用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改造,并把经过改造的“新”资源再次公开分享①。把各种开放教育资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可以说也是一种广集群体智慧的举措,对资源进行改造其实也是贡献群体智慧的一种形式,如果自己一个人难以胜任改造资源的任务,不妨考虑以“众包”形式进行。

2008年,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史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推出第一门慕课,正是希望“通过网络把个人知识汇聚在一起”,呈现非集中式合作网络的特点,而且参与方式是完全公开的。诸如此类的慕课被称为cMOOC。随着慕课的大规模发展,xMOOC已经成为慕课的主流,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慕课指的是xMOOC,相比之下xMOOC的群体智慧特征似乎不如cMOOC突出。很多xMOOC并非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也不是以众包形式进行建设的。但是,诚如作者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把此类慕课仅当成“产品”,而是精心设计使学习者能真正得益于学习过程。换句话说,基于cMOOC的原则组织学习过程,不再是“强调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讲解”这种备受诟病的线下教学模式的翻版,那么就能够使其更加体现群体智慧的优势,“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成为群体智慧的受益者”和贡献者。至于课程建设方式,虽然以众包形式建设的xMOOC为数不多,但是如今已有一些全球协作建设慕课的尝试。作者认为,“组成慕课这个名称的每一个词所代表的内容,即Massive(大规模)、Open(公开)、Online(在线)和Course(课程),都可以通过集全球的群体智慧做得更好”,考虑到这一类教育资源的课程属性,严格意义上的众包不一定非常合适,但是全国乃至全球协作共建慕课应该是一个值得更加深入探索的方向。

诚如文中所指出的,不管是慕课还是开放教育资源,都能给政府、教育机构、教师和学习者这些教育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多方面好处,因此,如何利用群体智慧建设好这些资源,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我认为群体智慧和众包确实能为提高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水平提供新思路。当然,群体智慧和众包给我们的启发远不止文中介绍和探讨的那些举措。比如,众所周知,利他主义诚然值得提倡,但是片面强调利他主义是妨碍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意味着大笔资金的投入,如果投资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一定是金钱回报),那么可持续发展自然难以为继。但是,如果所有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者(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都能以某种形式对资源建设做出贡献(同样,不一定以金钱形式),参与到资源的建设/改造中,使原来的建设者能得益于这些“新”资源,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循环,这必定有助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慕课也如此,比如,xMOOC学习者人数众多,学习过程的管理,尤其是组织和开展发挥群体智慧提升在线学习体验、体现cMOOC原则的学习活动,要求教育机构投入一定人力。很多慕课提供机构不愿意承担这些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其他机构能够投入一定人力做好这些工作,既服务本校学生也服务其他学习者,那么必定有助于慕课的可持续发展。诚然,群体智慧和众包不是解决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建设乃至促进教育公平的灵丹妙药,但是确实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希望本文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新视角。

感谢桑贾亚·米斯拉博士在参与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抗击新冠肺炎各项活动之余拨冗撰写此文!(肖俊洪)

一、教育和发展的挑战

教育是一项人权,也是一个发达社会的支柱。第一,教育能提升劳动力的整体技能和能力,从而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教育能够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更能催生新思想、研发新技术;第三,知识因教育而得以代代相传,从而有助于知识的增长以及把知识应用于人类的发展上(OECD, 2010)。这三点是有关教育和发展关系的基本前提。虽然全球领导人对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共同认识,但是2015年全球仍然有2亿6400万中小学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失学,而现阶段仍然有一亿多青年不识字,且仅有7%的教师教育专业包含以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UNESCO, 2017)。目前,全球有3亿8700万小学学龄儿童不能完成阅读任务,中低收入国家的多数成年人甚至没有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虽然过去这些年教育机会已经得到增加,但是我们目前仍然面临一场“学习危机”(World Bank, 2018)。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8%(UNESCO, 2016)。2015年,肯尼亚有52.2万人申请进入公立大学,但仅有7.4万人被录取,而尼日利亚也仅有28%的中学毕业生能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在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对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需求。2007年全球有1亿5000万大学生(Altbach, Reisberg, & Rumbley, 2009),到了2012年大学生人数已经增加到1亿6500万。据预测2025年的大学生人数将达到2亿6200万(Maslen, 2012),2035年则达到5亿2200万(Calderon, 2012)。各个层次的教育,无论是在机会还是在质量方面,都面临挑战。世界銀行(World Bank)新近一份报告重点指出,从学习效果看发展中国家经常在全球排名中垫底,发展中国家最优秀的学生经常不如发达国家的差生(Nadir, Angrist, & Patrinos, 2018)。该报告还指出,教育成就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有显著意义的关系。

一方面对教育机会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职位数量日益萎缩。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b, p. 3)在《未来的工作》(The Future of Jobs)报告中引用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很多围绕教育的争论也经常引用这个事实:“根据普遍预测,今天的小学生65%最终将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全新类型工作。”换言之,鉴于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教育体系必须适应未来的需要。该报告还指出,职场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重新设计和改进教育体系,使之能够很好地满足新要求。21世纪的职场要求从业者参加终身学习,具备生存和有效工作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养(foundational literacies)、能力和品质(WEF, 2016a)。具体来说,基本素养是职场必不可少的那些核心技能,包括读写能力、算术能力、科学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素养、金融素养和文化及公民素养;核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创造性、沟通和协作等能力;品质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包括好奇心、执着、勇气、适应性、领导才能、社会和文化意识等。

我们意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因此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新的国际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各个领域,其中目标4强调到2030年“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必须指出,鉴于教育与发展(包括性别赋权、食品安全、健康等)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目标4也将极大地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Vladimirovaa & Le Blanc, 2015)。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要到2042年才能普及小学教育,2059年才能普及初中教育,2084年才能普及高中教育(UNESCO, 20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指出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教育的问责制。很多人认为教育领域并非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谁要对此承担责任则存在很大分歧,一些利益相关者互相指责。这表明教育界没有清晰的问责制,同时也说明利益相关者各方都必须明白“教育是一种集体责任”(UNESCO, 2017)。本文拟分析教育领域的两个重要发展,重点阐述如何发挥群体智慧(wisdom of crowds),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全球智慧

《群体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这本书指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Surowiecki, 2004)。群体智慧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民主运动初期,但是得益于技术和万维网的发展,现在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收集众人乃至全球的信息。2005年,杰夫·豪(Jeff Howe)和马克·鲁滨逊(Mark Robinson)创造了“众包”(crowdsourcing)这个词(Wikipedia, n. d.),用于指“公司或机构把原来由员工完成的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外包给并非事先指定的一群人(通常人数众多)的行为。外包的形式可以是平行生产(peer-production)(协作完成工作),但也经常由个人完成,其关键前提是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和借助庞大的潜在劳动者群体”(Howe, 2006)。众包和群体智慧的共同点是众人通过网络完成某项工作。分析它们的典型例子和模式会有助于我们总结其对教育和发展的启示。表1列举了群体智慧和众包在理论上的相似之处,旨在帮助我们对于如何最有效地把它们应用到教育领域达成共识。

教育领域有一些新发展正是利用群体智慧和众包的优势。这些新发展的核心是利用有超级网络之称的万维网。此外,终身学习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大数据技术和协作技术这些新科技也使得我们能够为终身学习提供基础设施。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OER)和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简称“慕课”)就是利用群体智慧和众包优势的例子,受到政府和教育机构的欢迎。

三、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这个术语是在2002年举行的“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Forum on the Impact of Open Coursewar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首次提出来的(UNESCO, 2002)。虽然本次论坛的目的是讨论与免费获取的教育资源相关的当代教育领域新发展(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OpenCourseWare]⑤和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Connexion项目,现在称为OpenStax的教育资源库⑥),出席论坛的人士还讨论了其他一些问题,包括分享网上内容的新方式、满足知识社会培训和再培训需求的机会、图书资源紧缺这个老生常谈问题、对英语以外其他语言的资源的需求,以及“把知识视为一种集体社会产品的哲学观”(UNESCO, 2002, p. 15)。论坛与会者本着无私精神同意“共同开发一种能为全人类所用的通用教育资源,今后将把它称为‘开放教育资源”(UNESCO, 2002, p. 28)。从那时开始,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COL)在内的一些机构和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广开放教育资源和(或)建设便于公开分享教育资源的资源库和平台。2017年9月在第二届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大会(World OER Congress)上发布的《开放教育资源全球报告》(The OER Global Report)列举了全球101个开放教育资源库和平台(COL, 2017)。当然,实际数目可能多于101个,因为对什么是开放教育资源的理解上存在分歧,有些项目没有被纳入这份报告中(Mishra, 2017)。

一般而言,开放教育资源指的是存在于公共领域或以开放许可协议发布的任何教与学材料。在这里,公共领域的意思是版权已经失效或作者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公众。开放许可协议则是允许用户无须经过原创建者(作者)的授权便可以再利用、改变用途、改编、重新搭配和重新发布资源的许可协议。虽然(如表2所示)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性使之具有很多明显优势,但是从群体智慧的角度看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远未发挥其真正潜能,即人人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教育资源。

比如表1提到Wikipedia(维基百科)是群体智慧的典型例子。Wikipedia是一个参与式平台,因能够集大众的智慧而得以发展。它采用的维基技术能有助于快速分享知识,而且所有内容均是根据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以相同方式分享”条款进行分享。2005年《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颇具争议的文章,该文作者指出比较《不列颠百科全书》⑦(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和Wikipedia发现,两者“在准确性上差别不是特别大”(Giles, 2005)。虽然人们对于Wikipedia的质量仍然有所顾虑(Holman Rector, 2008),但是它已经成为教与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Jemielniak, 2019; Meishar-Tal, 2015)。然而,在现实中并非所有开放教育资源都遵循群体智慧或众包的原则进行开发。很多开放教育资源由教师个人建设,不一定借助群体智慧。比如,在北美很多国家,所谓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其实就是提倡学习者使用开放教科书(open textbook)的运动(Bowness, 2017)。换言之,这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产品”(product)观。与这种观点相对应的是更能体现群体智慧的开放教育资源的“过程”(process)观,即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资源的共建,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Elhers, 2016)。除了开发以外,任何人都可以以众包方式改造现有的开放教育资源,提升其质量。目前有100多个开放教育资源库提供能够汇聚个人知识的网络平台,有些资源则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组成的课程组开发的,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TESSA)①、“非洲开放教育资源”(OER Africa)②和“打開南地中海国家教育之门”(Opening up Education in South-Mediterranean countries, OpenMed)③等上面的资源。从参与方式看,虽然很多开放教育资源的“公开性”尚未达到能够得益于群体智慧好处的程度,但是仍然具备群体智慧和众包的一些优点。比如,由于可以容易获得开放教育资源,教师更容易为学习者搭配合适的资源包;开放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是全球任何地方的各种专业人士,找到合适的资源便能节省自己开发教学材料的时间和所需投入的资源,也能提高教与学质量。至于主要挑战,从目前情况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全球协作机会不多,而且各国对课程的要求不同也成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开放教育资源作用的障碍。尽管如此,有一些开放教育资源库联合起来提供统一检索服务(如位于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全球最大开放获取研究论文库CORE④和欧盟资助的X5GON项目⑤)。诸如此类的检索服务旨在提高全球协作机会,借助群体智慧解决语言问题和年级具体要求不同的问题。

四、慕课

2008年,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史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开设一门在线课程“联通主义和联通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CCK08),吸引了25名缴纳学费学生和来自全球的2,200多名免费参加学习的在线学生(Porter & Beale, 2015),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把这种课程叫做“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中文取其首字母缩略的谐音,简称“慕课”——译注)。自此以后,慕课这一事物引起了众多教育研究者、计算机专业人士和企业家的兴趣,他们共同推动慕课运动进一步发展。到2012年,全球已有2,500万学习者注册学习各种慕课(Chen, et al., 2015)。《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⑥把2012年称为“慕课之年”。这些年来,慕课招生人数迅速增长,2019年已达到1亿1,000万人的规模。目前有900多所大学提供了约13,500门慕课(Shah, 2019)。慕课的理念被全球顶尖大学所接受,于是它们创办了三个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型慕课平台: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Coursera①、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EdX②和英国开放大学的FutureLearn③。组成慕课这个名称的每一个词所代表的内容,即Massive(大规模)、Open(公开)、Online(在线)和Course(课程),都可以通过广集全球的群体智慧和力量做得更好,但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慕课有自己的理解,除了一致认为慕课能够以迅速而又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向大批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外,在其他方面尚未达成共识。

从教学法角度进行区分,慕课主要有两种:c型慕课(cMOOC)和x型慕课(xMOOC)。c型慕课向学习者提供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获取资源的机会,强调学习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以及通过社交网络学习。相比之下,x型慕课则是通过传统教学视频讲授知识并提供测试机会(Mishra, 2012)。当然,现实中慕课的类型并非如此泾渭分明,而是还有其他“变种”(Clark, 2013)。有研究表明,从所采用的技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角度看,不同慕课的差别很大(Margaryan, Bianco, & Littlejohn, 2015)。该研究还发现,慕课虽然发挥因特网的优势使更多学习者获得学习机会,但是它们采用的却是线下的教与学模式,强调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讲解。

慕课大多是由某所大学或某个教师开发的,不一定发挥了群体智慧或以众包方式建设。但不管是c型慕课还是x型慕课,都可以运用群体智慧理论剖析其性质,即慕课作为一个“产品”还是作为一个“过程”。虽然对很多学习者而言慕课已经成为一种低成本教育商品(这是慕课的“产品”观),但是参加慕课学习(这是慕课的“过程”观)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成为群体智慧的受益者。比如,c型慕课以联通主义这一基于因特网的理论为理论框架,学习被视为搭建(学习)网络和穿梭于各种(学习)网络之间的能力(Downes, 2012),通过聚合各个节点的内容、重新加工和讨论进行意义建构。大多数慕课是免费开放的,任何人只要能用上因特网都可以参加学习,当然,如果想得到认证或获得经过审核的证书,这些是要交费的。尽管大多数慕课不是以众包形式建设的,但因为慕课是在线课程,我们可以通过全球协作建设慕课。FutureLearn平台有一些慕课便是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大学协作开发的成果。另一方面,虽然这一类的慕课不多,但是慕课的讨论活动能够发挥群体智慧优势。从这个方面讲,c型慕课既能体现规模经济效益又是参与式学习,因此能把学习体验设计为集群体智慧的过程。LabXchange④是哈佛大学创建的科学教育免费在线新平台,它正是利用支撑慕课的那些技术搭建一个学习、分享和协作的在线社区。

招生人数达到10万的慕课能够把边际成本控制在人均1美元以下。慕课无须聘请教师回答学生问题或给作业评分,因为学生可以回答彼此的问题,作业评分也可以由计算机或同伴完成(Saltzman, 2014)。除了规模经济效益之外,慕课还可以采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收取相关服务费用创造收入,比如颁发证书、推荐招工、学生赞助、学习辅导和安排见面活动等。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角度讲,政府、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都可能是慕课的受惠者(详见表3)。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Chen, et al., 2015)显示慕课有助于人们找工作(26%)、提升目前的工作技能(62%)和提高求职的竞争力(43%)。该研究还发现,来自发展中国家较低社会经济和教育层次的学习者更可能报告说获得职业上实实在在的好处。

五、结束语:智慧何在

我们虽获得知识却丢失了的智慧何在?

我们虽拥有信息却丢失了的知识何在?

——美国诗人T. S.艾略特(T. S. Eliot)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使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成为可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新途径。它们所体现的“开放”理念有助于大规模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机会,而慕课则还可能给教育机构带来一个破坏性未来,因为学习与认证将不再由教育机构独家包揽。本文意在强调可以通过发挥群体智慧和众包优势鼓励教育资源建设,包括真正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课程的建设。比如,Worlds largest lesson①(世界最大的一节课)是专门为有志于向儿童和青年讲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士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年青一代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行动助力这些目标的实现。

今天,我们能够收集到任何主题的海量信息,但是必须指出,我们的学习越来越专业化。而且,全球学习机会不平等,这是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信息丰富,但资源获取机会不均,因此人们希望创建和提供各个领域的开放教育资源,以明显改善这种现状。很多地方(如马拉维)甚至连学习和掌握基本读写技能的课本都无法充足供应(Nhan-OReilly, 2018)。如果把应用于开发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的群体智慧和众包方法用在教育项目的设计上,教育的很多挑战可能迎刃而解。我们每一个人的讲课和资源都可以借助万维网根据允许再利用、改变用途、改编、重新搭配和重新发布的开放许可协议与他人分享。Granny Cloud②(云端奶奶)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介于24~78岁的志愿者自愿向全球兒童提供学习支持。

当今社交媒体空间假信息泛滥,我们的社会因此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棱两可性,这进一步显示有必要掌握诸如媒介和信息素养这些21世纪技能,帮助我们辨别真伪、做出合适决定。广集全社会智慧就是要承认普罗大众能够公平地创建和传播知识。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提高全社会对所面临的全球挑战的意识,而发挥群体智慧则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Altbach, P. G., Reisberg, L., & Rumbley, L. E. (2009). Trends in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Tracking an Academic Revolution. Paris: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8/001831/18316 8e.pdf

Bowness, S. (2017). Th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ovement is redefining the concept of online text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iversityaffairs.ca/features/feature-article/open-educational-resource s-movement-redefining-concept-online-textbooks/

Calderon, A. (2012). High Education in 2035-The Ongoing Massifi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2612867/High_Education_in_2035_The_Ongoing_Massification

Chen, Z., Alcorn, B., Christensen, G., Eriksson, N., Koller, D., & Emanuel, E. J. (2015). Whos Benefiting from MOOCs, and Wh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15/09/whos-benefiting-from-moocs-and-why

Clark, D. (2013). MOOCs: Taxonomy of 8 types of MOOC. Retrieved from http://donaldclarkplanb.blogspot.ca/2013/04/moocs-taxonomy-of-8- types-of-mooc.html

COL. (2017).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Global Report 2017. Burnaby: COL Retrieved from http://oasis.col.org/handle/11599/2788

Downes, S. (2012).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ownes.ca/files/books/Connective_Knowledge-19M ay 2012.pdf

Elhers, U-D. (2016).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Germany. In F. Miao, S. Mishra, & R. McGreal, (Eds).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policy, costs, transformation (pp. 87-98). COL & UNESCO: Burnaby and Paris. Retrieved from http://oasis.col.org/handle/11599/2306

Giles, J. (2005).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 Nature, 438, 900-901.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38/438900a

Hodgkinson-Williams, C. (2010).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OER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epared for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for Discussions at th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Workshop for Heads of Commonwealth Universities, 28 April 2010, Cape Town, South Afric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cademia.edu/3042016/Benefits_and_challenges_of_OER_for_higher_education_ institutions

Holman Rector, L. (2008). Comparison of Wikipedia and other encyclopedias for accuracy, breadth, and depth in historical articles.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36 (1), 7-22.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108/00907320810851998

Howe, J. (2006).  Crowdsourcing: A Defin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rowdsourcing.typepad.com/cs/2006/06/crowdsourcing_a.html

Jemielniak, D. (2019). Wikipedia: Why is the common knowledge resource still neglected by academics? GigaScience, 8(12), giz139.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93/gigascience/giz139

Margaryan, A., Bianco, M., & Littlejohn, A. (2015). Instructional qualit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Computers & Education, 80, 77-83.

Maslen, G. (2012). Worldwide student numbers forecast to double by 2025, World University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article.php?story=20120216105739999

Meishar-Tal, H. (2015). Teachers Use of Wikipedia with Their Students.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12), 126-140. Retrieved from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J1085086.pdf

Mishra, S. (2012). Openness in Education: Some Reflections on MOOCs, OERs and ODL. Keynote presenta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ICDE) Standing Conference of Presidents (SCOP), Hamdan Bin Mohammed eUniversity, Dubai, 14 Nov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oasis.col.org/handle/11599/1038

Mishra, S. (2017).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removing barriers from within. Distance Education, 38 (3), 369-380.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80/01587919.2017.1369350

Nadir, A., Angrist, N., & Patrinos, H. A. (2018). Global Data Set on Education Quality (1965-2015). Washington: World Bank Group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8314).

Nhan-OReilly, J. (2018). Books are essential to solving the global learning crisis. Retrieved from https://gemreportunesco.wordpress.com/2018/02/23/books-are-essential-to-solving-the-global-learning- crisis/

OECD. (2010). The high cost of low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the long-run economic impact of improving PISA outcomes. Paris: OECD.

Porter, D., & Beale, R. (2015). A Policy brief on MOOCs. Burnaby: COL. Retrieved from http://oasis.col.org/handle/11599/825

Saltzman, G. M. (2014). The Economics of MOOCs. The NEA 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ea.org/assets/docs/HE/2014_Almanac_Saltzman.pdf

Shah, D. (2019). By the numbers: MOOCS in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lasscentral.com/report/mooc-stats-2019/

Surowiecki, J, (2004). The Wisdom of Crowds. New York: Anchor Books

UNESCO. (2002). Forum on the impact of Open Coursewar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inal report. Paris: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85/128515e.pdf

UNESCO. (2015). Education 2030: Incheon Declar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56/245656e.pdf

UNESCO. (2016).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Summary-Education for People and Planet: Creating Sustainable Futures for All. Paris: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57/245745e.pdf

UNESCO. (2017). Accountability in education: Meeting our commitments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2017/18). Paris: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5/002593/259338e.pdf

Vladimirovaa, K., & Le Blanc, D. (2015). How Well are the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Oth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overed in UN Flagship Reports? Retrieved from 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content/documents/2111education%20and%20sdgs.pdf

WEF. (2016a). New Vision for Education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Geneva: WEF

WEF. (2016b). The Future of Jobs: Employment, Skills and Workforce Strategy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Geneva: WEF. Retrieved from 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Future_of_Jobs.pdf

Wikipedia. (n.d.). Crowdsourcing,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owdsourcing

World Bank. (2018). Learning: To realize educations promise.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The World Bank.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wdr2018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的观点。

收稿日期:2020-05-12

定稿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桑贾亚·米斯拉(Sanjaya Mishra)博士,英联邦学习共同体(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e-Learning教育专家,已有25年遠程开放学习领域从业经验,先后在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ndira Gandhi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亚洲教育媒体中心(Commonwealth Educational Media Centre for Asia, CEMCA)(总监)等任职,专门从事远程开放学习的培训以及项目设计、开发和管理。

责任编辑 韩世梅

猜你喜欢

慕课
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慕课”浪潮下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农业高校“慕课”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慕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