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和开发技校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与探索

2020-12-28李荣波

职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技校生创造性思维探索

李荣波

摘 要:技校生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技能人才,技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本文针对技校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技校生    创造性思维    探索

技工院校实施新型学徒制和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倡导教育教学机制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及教研教改中培养和开发技校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但现实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力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和引导,在教研教改活动或项目课题研究等工作中更是忽视学生参与的积极作用,更不用说主动吸纳学生参与教科研项目了。这些对培养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不利的。

一、培养和开发技校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传统观念认为,技校生学历低、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很难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不会期待其有创造力。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科技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如爱迪生、陈景润并不具备高学历,但并不妨碍他们取得重大的发明创造成就。技校生经过2?3年的正规化教育培训,其基础知识、心智技能和操作水平会扎实很多,实际上,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在跃跃欲试,只因得不到良好的指導和扶持,他们的创造潜力才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们参与各种类型、各种水平的教研教改或发明创造活动,并将其纳入学业成绩考核或学分评定系统,将学生参与教研教改活动的表现及其成果作为评定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二、提高技校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技校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即便如此,也应该相信每一名学生都具有创造性思维,都具有潜在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如何去激发、培养和开发。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探索实践,笔者认为学生有无学习力和创造力,关键在于有效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让技校生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

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修订专业教学方案或课程教学计划时,召开座谈会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合理采纳。第二,招募学生做科研项目(课题)助手,安排学生协助课题组收集资料、采集数据、借阅或查询参考文献、文字录入、打印文稿等,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消除学生对教学科研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受到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并不难”,激发他们的创造欲。第三,面向学生公开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活动。第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造平台,引导学生克服“科学创造神秘”的心理障碍,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给学生尝试的机会。

(二)在课堂教学中灵巧设疑

数学解题常有“一题多解”,在其他课程的理论课或实验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意识的提升。例如在讲授电阻的知识时,可根据“自然界的对称性问题”抛出“负电阻”的概念,让学生自由想象“负电阻”为何物,它与人们常说的电阻(即正电阻)有何异同之处,等等。

(三)在实训课项目中鼓励技校生“标新立异”

如在讲授电路实训课中的“串联稳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老师可以只给出电路原理图和安全、节能的要求,具体的成品电路设计及制作,则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兴趣爱好等去完成。

与上述类似的探索和有益实践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学习力和创造力。

三、实践体会与反思

培养和开发技校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已得到众多实践案例印证。但在实践中,更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教研教改或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充分而有效地展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开发极为重要。因此学校要重视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对创新型教师及创新性活动给予鼓励,如果教师没有创造性思维,不懂得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创造性。

(二)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从某些学校制定的专业教学方案来看,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计划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定的逻辑体系来编排的,选用的教科书其章节内容也已经被“格式化”,教学目标和内容侧重结论而忽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应该结论和过程相统一,在保证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尽量增加这些知识创造过程的内容表述。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创新性以及知识形成的不稳定性和暂时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科学创造的过程,了解蕴含在其中的科学创造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鼓励学生质疑,让师生在“智力激励”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使师生共同激发创造性思维,丰富思维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三)提供开发技校生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创造性是由那种“社会气氛”和“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在技工院校,这种环境首先要依靠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科研活动来形成。但从目前多数院校的情况看,还普遍缺乏这种环境。表现在教师的科研完全与学生脱离,教师的研究过程未引入教学过程中,科研内容及过程没有与学生发生联系,包括向学生展示科研课题及其进展,吸收学生做研究的阶段性助手等,使学生对科研工作、对发明创造等产生神秘感,激发不出创造的欲望,也就无所谓创造思维了。

(四)重视对技校生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现实中多数学校的实践课程(如实验课),不论是形式、内容仍是一种偏重验证的模式,以传授知识和验证理论为主,很少有提出问题而由学生自己去探寻、实验、得出结论的项目安排。从实验的方法看,多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操作,按部就班。每个实验内容都预先给出指导书,有统一的实验步骤和要求,学生按指导书统一操作步骤,写出统一的实验报告,不允许出现其他与预设的实验结论相偏离的结果。这种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尽管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无所增益。因此,实践性教学应适当增加或引入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项目,允许学生对定论的东西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实验课题和实验设计。这对开发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自我意识增强、创造欲萌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技工院校及其教师应当为其个性发展及创造欲望营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美] J.M.索里, 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铁云霞.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9(9).

[3].王丰吉.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途径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2).

(作者单位:广西商贸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技校生创造性思维探索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网络购物背景下技校生消费者从众心理的分析——以淘宝双1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