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28燕玉霞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

燕玉霞

摘 要:随着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培养了大量的酒店管理类学生。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酒店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都选择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期实现校企融合、教学标准对接市场标准,让学生更快、更好、更高效地适应真实工作环境与岗位。但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实习岗位层次低、工种单一、学生权益保障不到位、教学标准和实践标准不统一等各种实际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效率低下,必须采取切实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企校合作;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131-02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世界各国还是我国,酒店的总体数量都得到了快速扩张。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即便在人工智能火热发展的今年,酒店的众多岗位仍然无法摆脱人工服务。尤其是高档酒店、旅游度假型酒店、主题精品酒店等,不仅不宜取缔人员服务,还要通过人员服务适度加强与顾客的情感交流,借此提升顾客满意度。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一直致力于培养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酒店管理类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各大院校都认识到实践技能对酒店管理专业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正逐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实际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更是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发展前途的认识,使得很多学生尚未毕业从事酒店管理的对口工作,就已经开始准备转行,从而导致大量酒店类人才流失。

一、校企合作模式介绍

(一)“订单班”合作模式

订单班是指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班”培养协议,让企业全程、深度参与到学生培养中。具体做法为,企业也参与到学生的招生、选拔、教学活动等各个环节;将企业工作标准、岗位标准和学校教学标准融合在一起;给予学生全部或部分学费补贴。该模式下,企业和学校一同成为学生培养的“双主体”。其优点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而言招生即招工,能建立稳定的人才储备;对学校而言更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职教育的宗旨与使命;从学生角度来看,能缩短职业适应期,减轻学费的经济压力,还能切实提高实践技能。

(二)跟岗、顶岗实习模式

跟岗、顶岗实习模式是目前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最为普遍的一种校企合作方式。该模式有两种典型情况。一种是2+0.5+0.5,即前两学年在学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集中实践,其中前半年为跟岗实习,后半年为顶岗实习。另一种是,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各种岗位的工作知识,独立完成实际工作,并修完相关学分,完成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该模式的优点是相对灵活,执行起来较易。

跟岗、顶岗实习分离模式采用的院校尚且不多,但是已有部分院校开始尝试。该模式下,一般为专科院校1+0.5+1+0.5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半年在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再一年返回学校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最后半年进行企业实践。该模式下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实践,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并且经过系统的工作岗位训练,对专业的理解更深,也更容易知道努力方向。同时,经过工作的磨练,会有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以后积极努力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该模式的缺点在于,实习期过短,酒店对一些高层次岗位的培训意愿不强,导致学生对该酒店管理专业的工作前景产生误解,进而丧失学习信心。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强调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合作教育制度。该模式下,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有学院老师,又有企业师傅,能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学习结合起来,操作技能不仅能快速提升,更能很好地适应企业需求。但是该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并不广泛,尚处于探索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实习岗位层次偏低,工种技术含量偏低

实习学生初涉社会,因工作经验及操作技能不足,酒店分配的岗位大都是中餐、西餐、宴会、客房等部门的服务员。这些岗位几乎是酒店最低层次的岗位,且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主。长期在基层从事服务工作,不仅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情绪。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本身不具备相关高层次岗位的操作技能,如果培训上岗的话,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实习生实习时间往往较短,且跳槽频率较高,酒店没有强烈的动机花大力气培养。同时,很多合作酒店动机并不单纯,并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社会意义与长远意义,只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虽然酒店此举无可厚非,但却背离了校企合作的初衷,不仅导致实习学生对实习工作不满,更导致其对酒店专业前途产生怀疑,导致毕业即转行的不良现象。

(二)学生权益的保障问题

学生实习时身份相对特殊,从学校及学生来看,其就是学生身份,但从企业来看,其和其他员工并没有区别,仍然需要高质量完成分内之事。但国家对在校学生开展实习工作有各种指导性意见,例如,《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指出,不得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第三款规定指出,不得安排学生学生加班和夜班。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部分酒店虽然能基本能保证实习学生每天8小时工作、每周休两天工的工作制度,但却无法保证不加班、不上夜班。主要原因在于酒店业属于服务业,很多崗位工作时间弹性过大,经常需要加班,尤其是餐饮部门,凌晨下班更是常态。而酒店前台接待需要24小时安排员工值守,夜班是常态。

(三)工学结合不深入

校企合作过程中,有些工作内容或项目已在学校开设过相关理论与技能实训,但仍然不符合酒店需求,需要重新培训才能上岗。例如,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每所高职院校不仅会系统讲授其理论知识,更是建设了配套的实训室,进行实践技能模拟训练。但在学生入职后,酒店方仍然要重新进行培训,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学校与企业的双重资源。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每家酒店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培训无法避免;另外一方面是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存在问题,不了解市场需求,没有将企业标准引入课堂教学。

三、相关解决措施或建议

(一)“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

1.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学校

各高职院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合作酒店的诉求,将酒店标准引进到各相关课程的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中,按照酒店要求改革现有教学内容。

2.企业师傅引进课堂

将酒店各岗位师傅聘请到学校课堂进行授课,尤其是技能实训课;要让师傅充分发挥其实战性强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缩短学生的技能“成长期”。

3.学校教师深入企业

各高职院校的老师要定期下企业,在各岗位之间进行轮岗,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性,一方面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同时,要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发挥老师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作用。

(二)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战略联盟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要和酒店建立长期的、深入的战略联盟,让酒店成为学生的就业首选地,让学校成为酒店的人才培养基地。只有这样,酒店才会切实为学生规划好职业前景,并愿意为此投入资源与时间,学校也才有条件将企业标准充分融入到教学体系中。

(三)升级现有校企合作模式

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能脱离企业,要在教材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等方面和企业积极对接。尤其是校企合作单位,更应该将其岗位标准直接引进课程体系中,以便切实做到工学结合。为此,要大胆推陈出新,建设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现代学徒制,该模式的核心要义是指给学生配备企业“师傅”,让师傅和学校教师联合培养学生,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此模式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能将学生在实习期间才能真材实料学到的技能放在学徒期,相应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以便后期能快速提升到基层管理岗位,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心,降低人才流失率。

(四)提升实习岗位层次,建立轮岗制度

在校企合作中,学生满意度最低的是岗位层次低,从而导致实习态度消极,对酒店管理专业丧失信心,造成毕业即转行的恶性循环。作为用人主体单位的酒店方,应正视此问题,不能将学生等同于廉价劳动力。应建立完善的实习培养制度、考核制度、选拔与晋升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不应仅应采取物质奖励的措施,更应该在晋升、培训等和职业前景的方向有所规划,给学生打造一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看到就业前景充满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虽然其有各种不足,但仍然是利大于弊。对学生而言,其专业技能得到切实提升,综合素质也逐步提高,尤其是心智发展逐渐成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弥补了酒店人力资源短缺的现实难题,更为酒店提供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为酒店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对高职院校而言,实现了培养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给社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吴智慧.酒店实习生管理培训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6).

[2]  徐昊.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9,(12).

[3]  吴婷琳.共赢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

[4]  徐芳.基于校企合作的酒店人才持续定制培训体系研究——以納德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