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数据结构》在线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0-12-28程鸿芳汪潇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手段线上教学

程鸿芳 汪潇潇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都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结构》课程采用长江雨课堂,结合qq群,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灵巧应用综合教学手段,运用长江雨课堂保证学习质量。

关键词:线上教学;数据结构;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02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为了切实落实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保证疫情期间的教学效果,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师围绕网络教学特点,立足课程特性,集思广益,创新方法,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打造优质线上课程,力争出成绩、见成效,为促学抗疫贡献力量。

2《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设计

疫情下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组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围绕课程特色,认真备课,研究教学设计:

1)“研”学情:按照学校要求建立班级教学QQ群,开课之前,课程小组老师主动通过网络调研学情,欣喜地得知我带的班级2018物联网班、2019汽智班、2019通信班200多名学生都有电脑和手机,不同地区学生的家里都有网络信号。这为在线教学提供了便利。

2)“研”方案:为确保线上教学有条不紊开展,《数据结构》在线教学备课组,打破空间壁垒,积极组织在线教学研讨,共同出谋划策,综合考虑课程性质、客观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避免大规模在线教学时网络卡顿,教学工具模式选用按照“极简够用”的原则:教学平台为长江雨课堂,教师采用“实时直播+在线辅助”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选用“电脑+手机”模式,一个看直播,一个做学习交互。以此实现不同问题区别对待,不略过知识盲点,不放过知识热点。

3)“研”内容:备课组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证融合,经过多次线上研讨,在原有课程标准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针对网络环境中师生、生生互动受限的弊端,梳理内容,设计环节,调整知识点难易度,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3《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步走: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质量保障。

1)教学准备:“聚”资源

在线上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备课组积极组织在线研讨,组员群策群力,准备教学动画、微视频、习题、测试、题库等,经过不懈努力,实现教学资源从少到多、从量到质的可喜转化。如图1所示:

2)教学实施:“优”过程

整个教学实施过程分成四步走。公告预习,雨课堂承载教学,“主播”答疑,QQ互助,平台测试。根据教学设计,教师在雨课堂平台按时上传学习资源,发布课程公告,布置预习任务,随后,在平台上开展直播教学,同时可以利用平台的板书功能和学生交流;课前、课中、课后利用QQ随时解决学生的难题,同时班级学霸也利用QQ群互助互学;最后在平台上开展章节测试。这一过程切实保障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高效性和彼此的互通性。如图2至图7所示:

3)教学反思:无“止”境

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学生的反馈表明,教学环节有序,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师生交流无阻,学习效果有所保证。同时,线上教学也存在短板,如,学生参与度低,学生自觉性需要维持,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态度无能为力等。因此,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不停地思考,创新,接受挑战。

4)教学质量:“多”保障

线上教学最最让人引发质疑的是如何监控学情,保障教学质量。“到底有没有在学,到底学得好不好”。目前的做法是,利用雨课堂平台全面地对学生及学习环境的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形成以数据诊断决策。学生的行为数据包括签到、任务点完成率、师生互动频率(发弹幕)、在线测试成绩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主题讨论质量、学习笔记质量、直播问答质量相应加分,尽量多维度评价学生,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如图8至图11所示:

4 总结

疫情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革。在线教学给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全方位掌控课堂同时兼顾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迎接挑战,适应变化,创新教学方法,活跃在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周艳聪,孟巍,黄橡丽,“数据结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

[2]车冬娟,张艳,周建伟,等,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8(2):35-37.

[3]周艳聪,孟巍.“数据结构”课程自主学习平台构建[J].现代信息科技,2019,3(2):151-153.

[4]李楠.“翻转课堂”在转型发展院校中的应用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4):23-26.

[5]张建飞,胡央波,纪雪聪.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探究——基于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6):19-24

[6]刘斌,张文兰,江毓君.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内涵、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90-96

[7]肖君,姜冰倩,陈海建,基于学习分析的体验式开放在线教学环境研究——英国开放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5(10):64-70

[8]郑勤华,李秋劼,陈丽.MOOCs中学习者论坛交互中心度与交互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J].中國电化教育,2016(2):58-63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程鸿芳(1983-),女,安徽黄山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汪潇潇(1983-),女,安徽省无为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数据结构教学手段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