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与磁共振在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12-28陈丽娜

中外医疗 2020年30期
关键词:螺旋CT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陈丽娜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该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疑似肝脏囊性占位患者43例,术前分别进行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参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通过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等指标,评估螺旋CT、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发现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3.02%、特异性95.65%、敏感性90.00%均高于螺旋CT检查67.44%、73.91%、60.00%,漏诊率10.00%低于螺旋CT检查4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1、4.212、4.800、4.800, P<0.05);螺旋CT、核磁共振诊断肿瘤囊变与炎症性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有差异。结论 对肝脏囊性占位疾病患者分别予以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均可取得异性的诊断效果,但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较优,且漏诊率低,同时可以清晰显示病理特征表现。

[关键词] 肝脏囊性占位;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10(c)-017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piral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c cystic diseas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43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iver cystic space occupying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October 2019.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MRI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followed to pass the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an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spiral CT and MRI. Results Taking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93.02%, specificity 95.65% and sensitivity 90.00% of MRI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spiral CT examination 67.44%, 73.91%, 60.00%,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10.00%, lower than spiral CT examination 40.00%, the contrast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8.871, 4.212, 4.800, 4.800, P<0.05); spiral CT , MRI diagnosis of tumor cystic lesions and inflammatory cystic lesions had different imaging features. Conclusion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MRI examination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ic space-occupying disease can obtain the diagnosis effect of the opposite sex. However,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I examination are better, and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is low, which can clearly show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Liver cystic space; Imaging examination; MRI; Spiral CT; Diagnostic value

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肝脏囊性占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与结核、寄生虫等病理因素有关,表现为发热、乏力、腹胀、腹痛等一系列症状体征。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及工作[1]。所以,尽早诊治肝脏囊性占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当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完善,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等方法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运用。近些年,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临床诊断中体现出良好的诊断价值,并且有多位学者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该病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但诊断效果各有不一[2]。为此,该研究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0月該院疑似肝脏囊性占位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中分别进行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通过分析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度、漏诊率,以及影像学特征表现,为患者选择最为合适的诊断技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确定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基本原则基础上,对该院疑似肝脏囊性占位患者开展研究,参照入选标准、排出标准,共随机选择43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为25~75岁;病程为1~15 d。

纳入标准:①表达、理解能力正常,配合良好;②患者已掌握核磁共振、螺旋CT检查流程及配合事项;③患者知晓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碘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认知、智力障碍;②合并心理疾患、恶性肿瘤等疾病;③研究过程中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螺旋C T64层扫描仪(GE,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1.5T磁共振机(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Trio TIM 1.5T)

1.2.2  操作步骤  螺旋CT检查,如下:①参数设置:层厚3~5  mm、间距3~5 mm;②扫描范围:自患者右侧隔顶开始,扫描至肝脏下缘处,必要情况下,采取增强扫描,即准备60~100 mL碘海醇注射剂,使用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射,控制流速为2~3 mL/s,注射20 s左右,开始CT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值得注意的是注射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③CT增强后,指导患者轻轻按压穿刺点,多饮水,促进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④待扫描结束,将获取的图像传送至处理站,予以分析。

核磁共振检查,如下:①仰卧位、头先进;②扫描范围:自患者右侧隔顶开始,扫描至肝脏下缘处;③规扫描序列:Tl WI、T2WI、TlWI增强、加压脂等;④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状况,采取多方位扫描检查,获取图像,增强扫描时,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12  mL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认真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增强特点、具体部位、包膜,以及密度、囊壁结节等;获取图像,传送至工作站。

检查后  由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影像学科医生对图片进行会诊分析,连同上级医师给出最终结论。

1.3  观察指标

①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漏诊率等指标[3]。诊断符合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00%。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00%。敏感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00%。漏诊率=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②分析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表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螺旋CT检查肝脏囊性占位检出情况

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7.44%(29/43)、特异性为73.91%(17/23)、敏感性为60.00%(12/20)、漏诊率为40.00%(8/20),见表1。

2.2  核磁共振检查肝脏囊性占位检出情况

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3.02%(40/43)、特异性为95.65%(22/23)、敏感性为90.00%(18/20)、漏诊率为10.00%(2/20),见表2。

2.3  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对比

所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脏囊性占位,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性高于螺旋CT检查,漏诊率低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影像学特征分析

肿瘤囊变:螺旋CT检查可见肝脏转移瘤形态完好,且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观察到囊肿自轻度到重度的环形强化,而原发性恶性肿瘤囊变区域不规则,囊壁厚薄不匀,增强扫描观察到囊壁不规则强化,部分可见“快进快出”特征。核磁共振可见多发囊性病灶,大小不均,但见到均匀T1低信号、T2信号稍高;肿瘤实质部分等信号,囊变坏死呈长T1 T2信号,增强扫描见到实质强化。

炎症性囊性病变:螺旋CT检查可见明显囊性占位,囊壁厚薄不均,張力明显、部分周围有低密度影、囊内有明显气液平面的特征性改变,增强扫描可见囊壁中度强化、梅花瓣样强化。核磁共振检查,可见囊变有明显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囊肿不规则强化,囊内有明显分隔,囊壁周围有大片状强化病灶,囊肿信号不均,囊壁等信号。

3  讨论

随着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肝脏疾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包括炎症性囊性病变、肿瘤囊变、发育性囊性病变等多种类型,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发展,尽早确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4]。所以,明确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类型及性质成为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目前,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已成为诊断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常用技术手段,诊断效果良好,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5]。但是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在诊断期间各有利弊。螺旋CT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并且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通过滑环技术,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指导医生分析患者病情[6]。

核磁共振检查属于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通过运用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可以加速核磁共振成像速度,以达到推动医学、神经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目的。该项技术不仅安全、快速、准确,而且分辨率高、图像质量高,可以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7-8]。

该文对疑似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参照术后病理结果,发现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效果优于螺旋CT检查,表示核磁共振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较螺旋CT高。所以,可以将核磁共振检查作为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的首选诊断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螺旋CT、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机体炎性反应时,病变部位周围肝实质门静脉血供量减少,肝动脉严重充血,导致囊肿病变组织片状异常增强。动态扫描时,动脉阶段囊肿周围见到明显片状强化病灶,而门静脉期、平衡期的病灶密度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密度水平相等,无明显变化;但当病理学变化征象再次出现时,可判断病变相应组织内已发生炎症反应,肝实质门静脉供血量减少,肝动脉再次严重充血。

该次研究核磁共振检查的特异度95.65%、敏感性90.00%高于螺旋CT检查的特异度73.91%、敏感性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刘振江[9]等人报道,选取62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核核磁共振检查的特异度94.2%、敏感度87.1%,明显高于CT检查的特异度78.2%、敏感度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报道相一致。结合上述分析,认为核磁共振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螺旋CT高,可以清晰显示病理特征,指导后续治疗。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的效果优于螺旋CT检查,值得大力宣传、推广。介于该次研究样本量少、结局指标不完善等局限性,建议今后继续探究核磁共振、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以提升肝脏囊性占位病变临床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牛志林. 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193-195.

[2]  黄洁萍.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9):133,136.

[3]  卢春梅. 螺旋CT与MRI在肝脏囊性占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4):1122-1123.

[4]  黄一龙.MRI与增强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 32(20):31-32.

[5]  乔德育,张润秋,郑路,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2):56-58.

[6]  莫韋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27-29.

[7]  王俊平. 探讨螺旋CT和磁共振(MRI)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0):122-123.

[8]  袁方. 磁共振动态增强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6):532-534.

[9]  刘振江,杨秋娟,谢君. 螺旋CT和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3):1730-1731.

(收稿日期:2020-07-21)

猜你喜欢

螺旋CT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