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野下的作曲理论与心理学交叉

2020-12-28姜蕾

人民音乐 2020年10期
关键词:调性心理学理论

年来,基于跨学科视角的音乐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其中,将心理学引入音乐研究系统成为重要的趋势。当前,《音乐感知》做为音乐理论学科分支下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耶鲁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等众多国际知名院校都有开设,以《Music Perception》命名的专业学术期刊,更是为该交叉领域发展提供了交流的重要平台与阵地。在国内,结合心理学与音乐的跨学科研究,更多偏重审美心理、表演心理等角度,而从作曲理论角度介入的交叉研究较少。本文以美国作曲家、理论家勒达尔(Fred Lerdahl)与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杰克恩多夫(Ray Jackendoff)合著的《调性生成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相当一段时间跨度的回望,在重新回顾该著作的智慧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探究作曲理论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可能空间,希望能为我国音乐音乐理论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调性生成理论(GTTM)中的“生成”一词,按照作者的释义,即指“通过有限的、理想的少量规则,对无限多种现象(音乐片段或作品)提供结构描述”①。GTTM的结构描述主要包括四种基本结构类型与两个结构规则。为了便于后面内容的理解,我们首先对该理论的基础结构做一个简单回顾。下面是GTTM结构关系的流程图:

图中,矩形表示生成系统中的四种结构类型,分别是分组结构、格律结构、时程还原结构、延长还原结构。在这四种结构类型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建立了描述音乐结构的两大规则;格式良好规则(The well-formedness rules)和偏好规则(The preference rules)。图中的椭圆和圆表示规则的输入和输出,箭头表示形式推导的方向。总体来说,整个系统将给定的音乐表面作为输入,而产生听众听到的结构作为输出,由此构成一个结构循环。

分组结构(Grouping Structure)与格律结构(Metrical Structure)是一部作品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前者描述了旋律被分割的方式,由分层单元组成,从最少的层次单元到最大的结构整体,比如动机、乐节、乐段到整曲等。后者(又称为“节拍结构”)主要涉及乐曲事件强拍和弱拍在一定层次上的规律性交替问题,用点的数量来表示一个特定音的强度。

一般来说,在不同层级的结构分析中,分组结构与节拍结构发挥的作用不同,在更大的层次上,分组结构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在最小层次上,韵律结构是影响时间跨度选择的重要因素。尤其当分组边界打断韵律模式所赋予的规律性时,节拍结构的重要程度更加显示出来(限于篇幅谱例分析略)。分组与韵律结构的相互关系则构成了GTTM的第三种结构:”时距还原结构“(Time-Span Reduction,简称为TSRs)。时距还原结构是指在节拍相符的前提下,对横向音高与纵向和弦关系进行还原,从而揭示各音乐事件之间内在关系的过程。第四种结构是延长还原结构,主要是指对一部作品的紧张与松弛关系进行心理层次的描述,比如和声与旋律之间的张弛、连续、闭合的关系。

“格式良好规则”规定了音乐结构必须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偏好规则”则必须在结构描述之间做出选择。这两大规则充分引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将对音乐结构的单一认知引入融合心理学的听觉认知,下面我们将做重点讨论。

GTTM认为,听者对音乐结构的直觉,从非常初级的关于分组结构和节拍结构的直觉,到复杂的涉及延伸结构的感知,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联性在书中的不同章节中均有提到,下面将结合个人的理解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联系;第二,关于人与生俱来的语法认知能力;第三,有关音乐理论的心理实证价值的假设。

首先,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联系。一部作品的结构到底哪一种是最理想的呢?怎样选择?依据是什么?这在音乐分析理论,尤其是现当音乐分析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在这点上,格式塔心理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心理学家考夫卡认为:“心理组织总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好的。”②“好”这个词虽然没有一致的定义,但人类大脑总能本能地趋向以尽可能简单、规则、对称、稳定的方式对我们的经验进行“好”的排序,比如相似性、相近性、连续性,把分离的要素组织为一个整体等。

利德尔和杰肯道夫通过大量分析实验,总结出个体在结构感知上的一些“好”的组织原则,如以节拍为例,概括了4条格式良好规则与十条偏好规则③。下面结合巴赫众赞歌《耶稣,是我的生命》的一个片段,来做些分析(见谱例1)。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对称律原则,大脑感知到的物体是对称的,它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而形成并把物体分成偶数个对称部分。这在知觉上是令人愉悦的,如上例中,韵律结构(用点表示)与分组结构均是基于偶数2的平行对称关系(见谱1)。而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像-背景关系来看,由于生物体所感知到的知觉场是有组织的,当我们把一个对象感知为图形,它将突出的部分变成我们的知觉对象,而其余的转换为背景。如谱例1的前两小节,这里起结构骨架作用的是第1小节强拍上的I,第2小节强拍上的V与2小节次强拍的I,三者做为结构的支撑和弦,是被听觉关注的重点“对象”(谱例2a),其余的音作为非骨架音成为衬托骨架的“背景”(谱例2c)。而把这两个小节放在整个乐段中,其结构附属关系则进一步清晰。科勒将完型描述为:“在心理学中……整体不是独立存在的各部分的总和,而是赋予各部分特定的功能或属性,这些功能或属性只能根据所讨论的整体来定义。”④就巴赫这部音乐作品来说,谱例所示的乐段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只有做为整体的构成部分才能理解其结构功能与意义(见谱例2)。

总体而言,格式塔心理学所提出的一系列知觉黄金定律至今在视觉、听觉艺术中仍具有重要影响力,它对音乐分析如何进行有良好组织的认知性解释这一过程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诸多学者将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于自己的理论中,如迈耶的期待理论⑤等。但需要指出的是,对它与音乐作曲理论的交叉性系统研究仍是一块待开垦的领域。

其次,关于人与生俱来的语法认知能力。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天生有一种内在的语言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ece,简称LAD),即人具有语言天赋性”。利德尔和杰肯道夫支持乔姆斯基的观点,认为音乐的语法机制也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属性,具有内在的音乐习得机制。⑥当然,GTTM提出这一前瞻性观点,但并没有利用科学心理学实验进一步论证。⑦对这一问题的实证,成为随后诸多科学家与理论学者的努力方向,比如塔伯利(Temperley,2001)⑧尝试对利德尔和杰肯道夫所提出的概念进行量化与实施,部分证实了该理论的可行性。德利耶热与梅伦(Deliege & Melen,1997)⑨则创造了线索提取理论,用以说明直觉聆听状态下的结构加工过程等。2018年,笔者也曾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合作,就听者如何调用认知资源去聆听解读音乐的调性结构方面进行一个脑磁共振的初步实验。

我们的实验设定了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学生,采用7个条件与3种类型的音乐刺激,包括古典时期、印象派和无调性音乐以及它们打乱次序的版本和一个纯音的实验条。然后,我们对3个原始音乐乐句片段与它们打乱次序的音乐模块各做了40个刺激,一共是160个实验样本。探针刺激使用的是纯音产生的白噪音,原始音乐均截取自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作品。在考虑到被试正确率、熟悉程度、自信心等因素后,測试结果如下:

1.不管专业组还是非专业组,核磁共振与行为测试中均体现对调性音乐的听觉刺激现象。

2.音乐中的调性与潜调性结构在脑区中有明显刺激反应,听觉感知敏感度与音乐结构的稳定性及确定性有关。无调性音乐则没有明显刺激反应。

3.专业音乐能力的高低影响了调性结构的心理认知程度。

4.波洛卡区域(Broca area)反应出调性音乐结构的总体特征:调性越模糊,听觉感知区越不明显,对主音、大小调调式更少期待,如清晰重复、句法结构,听众就越不容易识别。具体的脑区反应如下:

从中不难看到,对于调性音乐的反应,即便是没有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群,在解码音乐信息、获取音乐语法知识方面都普遍体现出较高的关注力。其中,调性音乐(A脑区激活情况)的受关注力最高,印象派音乐次之(B脑区激活情况),而富有经验的听者对于调性音乐事件的结构性关注不是随机的。可能有人会问,调性音乐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的听者的音乐加工方式是否存在普遍性?对于这个问题,克鲁汉斯(Krumhansl,1995)曾经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调查了听者在聆听英国民歌、中国民歌的音乐加工情况,类似旋律期待这样的结构心理原理并没有受到训练和文化适应的影响,中国听者和西方听者的反应是一样的⑩。此外,大卫·克拉克(David Clarke,2017)直接应用了GTTM的理论对北印度古典音乐进行分析,试图证实音乐语法在不同文化中的运作情况,结果显示GTTM的跨文化适应性绝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现?輥?輯?訛。当然,尽管大多数个体和文化是以相似的方式来解读音乐,但总会有例外的情况存在,特别是少数民族以及无调性音乐听觉感知与加工等问题,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新课题。但不管怎样,在什么是最自然的聆听感知这个问题上,聆听者达成了相当大的共识。

最后,关于音乐理论的心理实证价值的假设。利德尔和杰肯道夫认为音乐理论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并提出音乐与心理学有互为验证的假设。尽管GTTM并没有直接勾勒出音乐理论和实证认知科学之间更直接的联系,但这一前沿性的问题视角极大推动了音乐理论从解释学方法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分析方法向实证性研究方法方向的延申发展,由此激发了实验心理学、计算模型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内进行具有音乐理论意义的交叉研究趋势。在国际上,认知心理学研究实验室将音乐做为实验对象开展的研究已较普遍,在音乐领域,国外一些音乐院校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北德克萨斯州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开始积极开展由音乐学科占主导的神经科学研究,但在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才刚刚起步。

结  语

当下,音乐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价值不言而喻。GTTM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把认知心理学引入音乐理论系统,在观照自身结构语言生成的内在机制的同时,也挖掘了音乐理论作为认知科学的分支所具有的实证价值。坦诚地说,当前中国作曲理论研究,更多还是局限于对作曲本体所谓“四大件”的分析阐释。然而,西方音乐理论家在近几十年的学术著作中,开始出现具有心理学性质的理论暗示,比如申克(1906/1954,1935/1979),勋伯格(1969、1911/1978)、贝瑞(1976)和迈耶(1956)?輥?輰?訛,以及勒达尔与杰克恩多夫(1983、1994、2001)在《调性生成理论》中所做的系统研究工作。或许从作曲理论研究本身,GTTM的某些理论观点有些陈旧,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如申克广泛,但它有效地促进了音乐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使音乐理论的学术“战场”从传统解释性理论向音乐认知、心理学、实证研究、计算模型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方向转移。这一前瞻性的研究视角对推动音乐理论自身发展及未来可能拓展空间都带来重大意义。

当代科学研究显示,在过去三十年里,人类对音乐大脑的研究已经慢慢从主要是探索性的方法,转变为一种假设和理论驱动的探究领域。有科学家甚至假设,艺术和音乐是否是人类大脑中抽象和象征性思维和表达的第一个关键实验室,而这些思维和表达后来形成了语言、文化和技术发展认知的基础。这些都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我们需要在音乐和认知心理科学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它是未来音乐研究的重要方向与巨大潜力所在。GTTM作为一部开拓性的学术成果,让我们认知到音乐理论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系统性方法与方向,更重要是,我们要把这项奠基性成果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由它出发,进一步在这一新兴的领域开拓更多的发展空间。

① Lerdah,Fred.; Jackendoff,Ray,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MIT Press, 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1983,p.ix-x.

② Koffka, Kurt. 1935.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p.110.

③ 限于篇幅,關于节拍的格式良好规则与偏好规则详见原著:Lerdah,Fred.; Jackendoff,Ray,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MIT Press, 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1983,p.347-348.

④ Koffka, K. (1935).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p. 176.

⑤ Cooper, Grosvenor, and Leonard B. Meyer. 1960. The Rhythmic

Structure of Mus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335.

⑥ 同①,第282—283页。

⑦ GTTM在书的最后一章指出:“我们的音乐理论尚未涉及到实时

处理与大脑定位等问题”。同①,第332页。

⑧ Temperly,D.The Cognition Of basic musical sturcture.Cambridge,MA:

the MIT Press,2001,p.110.

⑨ Deliege,I.Prototype effects in music listening: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notion of impreint.Music perception,2001,p.371-407.

⑩ Krumhansl,C.Toivanen,P.Eerola,Cross-culture music cognition:Cognitive methodology applied to North Sami yolks.Cognition,2000,

p.13-5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6BD050)阶段性成果。]

姜蕾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调性心理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