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俭美德培养的心育路径

2020-12-28吴晓东

中国德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尚美德道德

摘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主义观念泛滥,不良消费方式盛行,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当下,提倡勤俭美德不仅是为了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底线,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勤俭美德的培养,应该受到普遍的重视。勤俭美德培养的心育路径是指结合不同年龄的心理与认知特点,加强儿童对勤俭的认知,培养其勤俭的高尚情感和道德意识,促使其养成勤俭行为,最终形成勤俭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勤俭美德;勤俭认知;勤俭情感;勤俭意识;勤俭行为

作者简介 吴晓东,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主义观念日益泛滥,甚至在一些人眼中,奢靡和铺张意味着成功和地位。因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餐桌浪费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针对餐饮环节出现的严重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原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守住天下粮仓,反对浪费,从更深意义上来说等同守住耕地红线,更事关坚守中华民族勤俭文化的道德底线。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勤俭美德的培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结合年龄特点加强儿童对勤俭的认知

(一)对勤俭的诠释

1.勤劳与效率相结合

传统的“勤”,是指勤劳、苦干。而现代意义上的“勤劳”不专指体力劳动,而是指体力与智力相结合,要科学地干、有效率地干。对于学生来说,“勤”应该指的是勤学习、勤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勤动手、勤劳动,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积极解决问题,并养成积极参与劳动的好习惯。

2.生活俭朴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

勤俭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一种新风尚,并不是要求我们必须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而是应该更理性地对待消费,不奢侈、不浪费。换言之,我们要过的简朴生活是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不过度消耗物质资源。对于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不浪费食物、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上,也表现在不盲目攀比、炫富上。因此,为培养勤俭的美德,首先要培养儿童正确的金钱观。

3.满足物質需求与提高精神需求相结合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出于愧疚,他们会满足孩子各种物质上的需求,以期对其进行弥补,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而孩子精神上的空虚又将强化其对物质的追求,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勤俭不仅仅意味着理性对待物质消费,更是为了提高精神消费品位。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会使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也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勤俭的重要意义。

(二)不同年龄儿童对勤俭美德的理解与认知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会经历4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经历着从具体形象到逐渐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确定勤俭美德教育的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勤俭美德教育。日本在开展勤俭美德教育方面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强调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勤俭美德教育。《日本中小学生德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在勤俭美德教育方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注重“爱惜财物”“爱惜公物”的教育;对三、四年级学生,要注重“有节制地生活”的教育;对初中和高中生,则要注重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理念,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1]

(三)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提升儿童对勤俭的认知

根据儿童不同的认知特点,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提升儿童对勤俭的认知。学龄前儿童可以通过简单的古诗词进行熏陶。这一点很多家长都做得非常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古诗,很多家庭都是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他们背诵了,这种启蒙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勤俭美德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传统故事并总结心得体会的方式,增强对勤俭美德的认知。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现状和世界粮食的储备情况等,进一步增强对勤俭美德的认知和理解。

二、培养勤俭的高尚情感

(一)道德情感在培养道德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道德情感是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观念去评价行为、人品善恶时所产生的情感,或由于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能构成道德发展的内部机制,促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道德情感支配着道德行为,培养勤俭的高尚情感对儿童勤俭行为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儿童勤俭的高尚情感的途径与方法

首先,在勤俭美德教育中,应该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将儿童看作评价各种道德行为的主体,激发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比如在学习有关勤俭美德的传统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引发其深入思考,加深对勤俭美德的理解,从而产生勤俭的高尚情感。

其次,在勤俭美德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情感体验是有效培养道德情感的重要过程。比如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思考:当自己置身其中时,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由此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体验,有效培养其勤俭的高尚情感。

三、培养勤俭的意识

有了对勤俭的正确认知和高尚情感,还需要具备勤俭的意识,才能让勤俭的认知在具体情境下转化为勤俭行为。

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如“合理安排压岁钱”“合理安排零花钱”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培养爱惜财物的勤俭意识,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针对中年级学生,可以开展以倡导勤俭为主题的讨论或表演活动。通过主题讨论活动,学生可以对勤俭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从而加深对勤俭的认知与理解,有效培养勤俭的意识;通过表演活动,学生需要转换角色,让自己置身情境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勤俭意识。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以倡导勤俭为主题的科创活动或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科创活动,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变废为宝,进一步加深对勤俭美德具体意义的理解,增强勤俭的意识;科普宣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行为的抵制,促使“要我做”的被动意识转化为“我要做”的主动的、自觉的勤俭意识。

四、培养勤俭的行为

(一)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儿童的勤俭行为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之一。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广泛开展倡导勤俭的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学校的做法,通过课本循环使用培养学生的勤俭行为。中国在校中小学生人数达1.54亿,如果学校能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将会为社会节约很多宝贵的自然资源。课本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勤俭行为以及良好的书本使用习惯,还可以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勤俭行为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一方面,开展一些常规活动,例如,某小学长期开展收集旧纸箱的活动,并把这些旧纸箱做成了笔记本,奖励给学生们,这一活动就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各科的学习情况开展一些非常规活动,例如,在美术课上利用废旧报纸做一些手工作品等等。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勤俭美德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也很关键。有一位家长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去年北京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这位家长为了让4岁的孩子多了解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将垃圾分类后扔进垃圾桶,然后晚上再带她一起下楼扔垃圾。有一天,孩子突然問道: “妈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有那么多垃圾?”由于孩子吃饭习惯不太好,而且平时喜欢玩纸巾,每次吃饭会用很多纸巾,于是家长回答说: “你想一想,你每次吃饭是不是会掉很多食物,而且会用掉很多纸巾?这些都会变成垃圾。”因为这次的谈话,家长和孩子约定以后每次吃饭最多用一张纸巾,孩子确实记住了,吃饭也注意了很多。再后来,家长专门买了一块方巾供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孩子特别开心,从此家里纸巾的使用量下降了不少。这位家长的细心引导,从细节处给孩子渗透了对勤俭的认知,让孩子懂得勤俭的意义,培养了孩子的勤俭行为,孩子也因此体验到了勤俭行为所带来的快乐。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仅处处要做好榜样,还应该多引导孩子,让孩子从细节处加深对勤俭的认知,理解勤俭的意义,培养勤俭的高尚情感,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田玉敏,赵艳芹,国外学校青少年节约教育探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3):60-65.

[2]张光富.小学思想品德课道德情感培养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1(8):51-55.

责任编辑 何蕊

猜你喜欢

高尚美德道德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跟踪导练(一)(1)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人善即是善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节约用水是美德
当没有人看到
高尚的人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