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0-12-28张高武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锻炼意识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且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应从小培养运动习惯。而中职生正处于发展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强化锻炼学生身体有利于学生发育,这也是其身体发展成型的重要阶段。因此,该阶段应重点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其主动锻炼形成健康的体魄,如此才能让其适应以后的生活与学习,这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中职体育教育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价值。
【关键词】中职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5-0099-02
中职阶段体育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强化锻炼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终身体育意识,且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以及時代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为体育教育增添趣味性。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个人特色,增强学生身体机能,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终身体育思想内涵
终身体育指的是人在工作与生活中保持锻炼意识,且将体育教育与锻炼贯穿终身。从某种意义分析,终身体育思想属于目前体育思想理念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有利于促进人体健康与发展。有研究表明,人体每个发展的阶段特点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各个阶段应采取差异化的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人体健康[1]。当前生活与工作背景节奏较快,人们承受较大压力,这并不利于人体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可通过终身体育思想的实践改变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让其处于健康的生活状态。
2.目前中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完备的体育设施
当前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中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是因为普及的速度较慢以及范围较窄,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更新体育设施的资金,且大多数中职学校体育场地小,设施过于陈旧也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体育兴趣。由此可见,由于体育设施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仍然沿袭传统,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因而很难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2学生对终身体育教育认识不足
目前中职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升学或考试等问题。在两种压力下学生很少有精力或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且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率与升学率,因此很少关注体育这种隐性教育,这也是目前体育教育与常规教育的冲突。由于学生本身对终身体育教育缺乏认识,因此自然而然忽略了体育锻炼。
2.3教学方式传统
由于学校体育设施比较陈旧,很难满足学生学校需要,因此无法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运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因此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创新性不强,加之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与身体状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因而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整体教学质量不佳。
3.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3.1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技术得到创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加大了人们身心生活压力,使人们工作与生活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这并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中职生属于新一代群体,受到不良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抵抗力下降的趋势,且过度肥胖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新一代年轻群体的身体素质产生诸多影响。由此可见,在中职体育教育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使其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调动起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体育习惯,改善学生身心健康,使其在生活中时刻处于最佳的生活状态,这实际上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3.2有利于中职体育教育改革
当前阶段中职体育教育中无论是教学思路还是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顺应目前时代改革趋势,满足培养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师在中职体育教育中落实终身体育思想,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2]。此外,中职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爱好,为其生活与工作奠定基础。这样一来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育转变为新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
3.3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现如今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中人才竞争极为激烈,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除了考虑人才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考虑人们的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很多单位通过入职体检的方式考量聘用人才的身体素质。当前大多数岗位工作需求都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且保持良好的机能,比如电视台记者这一岗位就需要全面考量记者体能与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因素,且采访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对电视记者而言身体素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在教学中意识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这对培养我国现代化综合人才与输出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4.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4.1提高中职生对终身体育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中职体育教育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让其意识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自身的作用。因此,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提高对终身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3]。教师可找出一些通过体育锻炼改变自身身体素质的案例,如有的人常年坚持锻炼,保持身材的同时也不容易生病。又比如有的生病之后经常进行锻炼改善了自身身体素质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视频的方法给学生展示人长期锻炼对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此外,引导学生在亲身锻炼中谈一谈自己身体发生的细微变化。比如部分专业学生需要长时间工作,很容易患有各种职业病,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设置可以改善这些职业病的锻炼方法,监督学生每天进行锻炼,让学生在坚持锻炼中自主体会自己身体的变化,从而激发其锻炼热情,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4.2营造浓厚體育运动氛围
教师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时应主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建造“体育热”氛围,如在学校操场上建立学生喜欢的运动区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同时,创建运动项目社团,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设计花样运动方式。在考核学生时将学生锻炼时间计入到期末考试中,若学生每学期锻炼时间达标,则可以加分,若运动时间不达标则适当扣减分数。教师可以先要求全班学生一起锻炼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之后通过兴趣培养让学生形成体育意识。
4.3增设体育设施
学校应在增设体育设施方面给予较大的支持,通过增设体育设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育部门已经明确中职学校应结合教育部门的指令引导学生了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做好各方面的支援工作[4]。首先,从资金方面分析,中职学校要增加建设体育设施的经费,购买充足的体育教学器材,为教师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奠定基础,为学生营造优良的体育运动环境。其次,从师资力量方面分析,学校要加大力度培训体育教师,提高其培养学生体育教育意识,切不可让文化课教师随意占用学生体育课时间。在体育课上需要引导教师从思想上深化学生终身体育理念,聘请这方面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中职体育教师;给体育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机会,使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各中职学校应强化彼此间的合作,强化学校间的沟通,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当作重点。此外,学校应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增设体育运动器材,比如建设体育馆、增设体育馆等。以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体验,让其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运动。
4.4因材施教
中职阶段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体育素质,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体育项目激发学生运动潜能,使其意识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强化锻炼。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都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看到学生的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因材施教,发扬学生长处,科学安排教学计划[5]。比如班级中除了有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之外也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有的学生擅长跑步、有的学生擅长篮球、也有的学生擅长足球等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并于课堂上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分小组练习,让学生发挥自身在项目中的优势。
4.5帮助学生制定并完成锻炼目标
教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终身体育的可行性,让其通过体育锻炼意识到自己身心发展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进行目标锻炼,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身体素质得到改变。比如男同学可能更偏向于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且希望在篮球联合赛上得到一定的名次,教师可以在给其分析目前整个球队的篮球水平之后给其分析其他队伍的水平,最后给其明确要想获得好的名次需要具备哪种实力。结合目前球队需要具备的实力以及目前球队的实力给学生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督促球队各个成员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并完成这些计划。如此,当球队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名次时就会对球队产生热爱,甚至激发学生对热爱篮球的终身热爱。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的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6建立完善的体育测评制度
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测评制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体育课程测评同样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强化师生对体育课的重视[6]。中职阶段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主,而不是过分重视学生就业情况与学习成绩,学校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在学习期间拥有良好身体素质,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还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测评学生体育时不可局限于单个体育教育,要将学生在体育课的表现、努力程度等纳入考核范围中,公正、公平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测评,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其配合教师的工作。可见,只有采取完善的体育测评制度才能达到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的作用,让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结束语
终身体育意识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达到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标,中职体育教师应采取恰当的锻炼方法锻炼学生身体,让其形成优良的运动习惯,促进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清.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05):176.
[2]杨朝霞.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9):104.
[3]向洪.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2).
[4]邱华勇.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J].成功:教育,2018(011):201-218.
[5]王泽群.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
[6]胡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66.
作者简介:
张高武(1964-),男,汉族,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