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学视角下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的思考
2020-12-28程维平
程维平
【摘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全面性,并且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应该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基于此,本篇文章结合基于哲学视角下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的思考作出相关的探讨,并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教学管理 学生服务 服务一体化 哲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5-0006-02
引言
现阶段,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在学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分离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这对实现小学教育的理念相违背,甚至会阻碍发展,要想实现将教育管理和学生服务相统一,就要构建教育管理和学生服务统一的管理模式,要秉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生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主线,从而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一体化的进程。
一、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一体化存在的哲学基础
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对我国小学的管理工作,以及对学生的服务工作一体化,都是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来完成的。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在我国小学有关工作规定当中,根据不同的部门职能和教育工作者,划分了不同的等级以及层次,使不同的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相互之間可以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完成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服务学生的工作,形成一种联动体制,促使小学阶段各个不同的教育要素,相互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氛围。在进行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进行表面上的管理,同时也要对教学任务进行一定的组织,或是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等,完成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在完成这些教学措施的时候,要能够始终坚持将服务学生作为核心,在服务学生的过程当中,也要渗透教学管理,并且使学生能够享受服务,以及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起到传承知识经验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管理以及服务学生这二者之间是一种统一的关系,相互之间既有矛盾又互相联系,在哲学的角度上,二者之间可以通过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阐述其关系。在小学的教学系统当中,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管理以及学生服务,不管是服务的内容还是方法,以及职能和教学管理工作,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都是比较明显的。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当作教学管理以及学生服务的中介,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来培养人才。因此,教学管理以及学生服务一体化机制的完善,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其在教育目标方面的一致性,从而促使小学的教育管理,以及学生服务,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效益,以及更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所面对的问题
(一)学校在办学的理念和定位上出现差错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一体化就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最近的几年里,面对目前小学教育的环境以及学校提出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教育模式中更想传达的一种信息就是“致用化”的教学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弱化了学生服务的要素。最为明显的就是过于重视应试教育而不是将学生看成需要服务的对象。如果只是单靠教学管理这一个办法的话,这就使得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缺少了一部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力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每个小学的内部,都必然存在着较为全面的组织和划分,一般将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规划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都有自身不同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的职能,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旨在培养人才。由此可见,双方在这一点上就成为了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彼此在内容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对小学生的培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考察目前各个不同的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不难发现,过于细致的划分组织就在工作的过程中造成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两者相互抵触的现象。甚至会导致部门之间不会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以至于最后都没有形成互相助力,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力。在另外一方面,就将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制度过于放大化,将教学放在了主要位置,然而对学生服务这一方面放在了边缘的位置。
(三)课程观念上表现为以应试为导向
在培养人才,以及制定课程模式的过程当中,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元素仍然有待提升。教育工作者虽然对应试方面的实际需求非常关注,但是课程标准过于大而化一,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是在规定动作下的,很少以学生作为个体,教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所了解,这也会使得小学教育培养相对比较功利。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功能比较单一,而小学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大多都是根据应试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将应试结果当作导向,对一些隐性课程,比如道德教育类的课程较为忽视,虽然教育课堂非常规范,但是校园生活却非常乏味。
(四)管理模式重管理轻服务
这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管理服务二者之间是有所联系的系统性的工程,二者必须要能够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否则就很有可能会降低教育效率。教育是由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如果二者之间的互动性和协同性不足,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教书育人,往往将学生当作一种被教育者或是被管理的人员,而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有可能会使其思想被局限,对于有明确个性的学生,其成才的要求往往因此而被忽略。管理手段过于刚性化,也会使得学生的性格受到打压,有一些学习条件相对不足或者是成绩并不十分理想的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挫败感。教师必须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使教育给学生服务。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的探索
(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提倡“学教做三合一”的理念
在小学教育中,都是注重强调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的锻炼,没有将教师当作引导者或是没有以学生为本,对由上而下的教学模式很依赖,因而很有可能会忽略学生在课堂上所占据的主要地位。因此,在无形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就很有可能会使得学生的地位受到弱化,同时对学生的服务程度也不足,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的话语权,还有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带入过多的主观思想,而是要通过客观的引导,使学生各自发挥出其个性以及具有潜能的一面,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激发起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起到一种辅助和引导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业水平。并且充分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品格上得到发展,在学业上有所进步。
(二)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主要位置,构建小学的文化体系
如果想要让教学管理以及学生服务二者之间形成一体化的模式,首先就要处理的就是理念问题。如果要将小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全面落实的话,这就要求学校要褪掉具有功利色彩的外衣,从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从教育的原来点去思考教育的初衷、本质。例如在培养小学生的过程当中要给予其正确的定位。在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学校要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正确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形成一种科学、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以及价值的取向。
(三)挖掘隐性课堂
怎样才可以通过更加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并且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是教育者必须要注重的问题。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拥有自信心,防止学生认为自己是差生而自暴自弃,教师要发掘学生的专长,同时也要让学生拥有一个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尽量挖掘在隐形课堂当中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能够尽量避免对学生的人格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是要通过教育渗透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学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拥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隐形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隐性课程也可以充分体现出该校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育工作者也要能够充分地挖掘出隐性的教材,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获取更多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具有哲学基础之下的教育管理和学生服务一体化是辩证统一的,在教育管理中有学生服务的内容,在学生服务中也存在教育管理的内容,因此,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以及学校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海开.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哲学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0).
[2]韩国志,邹冲,关建宁.基于哲学思辨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2):107-110.
[3]王者兰.华为管理,值得教育学什么——《华为管理者22法则》的教育哲学思考[J].教师,2019(1):120-121.
[4]羅平西,应亮.基于哲学视角的小学院校廉政预警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