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探讨

2020-12-28钱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古诗文背景文言文

钱芳

作为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重要辅助性工具,最基本的功能是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除此之外,注释还能够起到介绍作者及背景、分析文史資料等功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解读文言文必不可少的辅助性工具。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是教师教学、学生预习的重要辅助性工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人物背景注释人物背景注释注释选文出处、作者或文章的背景,主要是作者生平际遇、古诗文作品中的创作缘起、其他人物介绍,还包括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等。补充有关作者生平经历等资料,为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等解析文本方法提供相应的资料。

(二)音义语法注释对文言文选篇中字词的读音与释义作解,一般注释的是课文中特殊的读音,如人名、地名等生僻的字音;还有注释词义或句义,主要侧重对词在原文中意思的解释,尤其是疑难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字、语气词,还有对于词性、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的语法注释、修辞注释,为师生阅读理解扫清字词障碍。

(三)文化常识注释对古诗文中一些专有名词进行介绍,这些专有名词主要包括朝代年号、区域地名、天文时辰、典故出处、官职称谓、古代兵器等,多为文字本身蕴含的文化常识,这些文化常识是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课文的必备资料。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学的情况。学生在默写古诗文的测验中,经常书写错别字,或不止一名同学犯相同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这一字词的意思。在上课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们是否提前通过注释的帮助了解了文言课文,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才是积极的、相互促进的课堂。其次,教师应该带着辨疑的态度和精神去阅读文本。在教师的日常备课中切不可贪图方便快捷就直接使用教参上的注释,也不可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注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只会照搬教学参考书,而应该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古诗文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最好做到批判地、客观地使用文中的注释,既不迷信权威,也不完全丢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考或高考对学生更高层次的选拔。最后,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教师要具有发展的眼光,承认存在古今差异,在古诗文所处的时代语境下理解并赏析文章。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某个知识点可以参考多位专家的见解,对某一问题的进行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也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文背景文言文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文言文阅读专练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跟踪导练(一)5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