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杭州城市形象构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0-12-28刘霄
刘霄
摘 要: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精神文化和外显活力的综合性体现,要塑造一个有足够吸引力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对外营销的关键。随着杭州城市的不断发展,不少纪录片创作者都把镜头对准了这个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生活节奏快与慢相融合的新兴城市。纪录片凭借其独特的真实性和纪实感使受众更易信服,但是在现阶段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却也存在着很多問题。本文试图通过碎片化信息、表面化叙事和“虚化”的创作三个方面来探讨纪录片中关于杭州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纪录片;城市营销;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088-05
杭州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了继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后展现中国国家形象风采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杭州凭借其自身优美、诗意的电影质感让不少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留恋于此,也因其千年之久的历史文化发展浸养了众多才子佳人,产生了数不胜数的爱情佳话。千年历史、人文景观和本地才子佳人的爱情颂歌成为了纪录片中的素材与话题。纪录片凭借纪录在场的真实性让观众信服,对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真实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精致和深入,否则对于杭州城市的刻画也只是空有其表。缺少内在文化精神支撑的城市是空洞的,更无法谈及对观众的长远吸引力。本文通过对杭州城市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鉴,探讨纪录片如何有效完成对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一、 碎片化信息造成城市印象杂糅
城市形象是“城市自然环境、经贸水平、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社会公众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总和。它包括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领域,以其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感知度作用于公众,是一个城市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城市形象虽然由内在和外在诸多要素所构成,但并不意味着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编导可以肆无忌惮、没有重点的把有关杭州城市所有的人、事、物混合在一起,以求塑造杭州城市的多种性质特点和人文精神内涵,多重的信息杂糅不仅无法重点概括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杭州城市特点,反而会使观众难以消化理解,造成对城市印象碎片化、模糊化的结果。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制作的纪录片《西湖》由《西湖云水》《临安的记忆》《西湖旧影》《湖山晴雨》《香市》《戏文的神采》《画印西湖》《西博往事》《伊人在水》《天堂》十集构成,片中关于杭州历史、地理景观、人物、美食、民俗、国际传播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这样的呈现方式并非不可以,但是需要每一集都有一个在特定主题设定的前提下执行操作。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等于使纪录片有一条主线串联,给观众留下整体印象,不至于记忆零散分化。但在纪录片《西湖》对杭州城市形象的呈现中,由于编导想在片中承载的东西太多,最终导致了信息碎片化地拼贴,片子结构零散没有主题,无法给观众留下对于杭州城市特点的深刻记忆。在第一集《西湖云水》中,编导分别讲述了西湖的形成、西湖边上百姓的用水、白居易和苏东坡修堤治湖、西湖十景的来源、秦代钱币的艺术内涵、宋室南迁,最后强行升华,把西湖精神归结为“雅”。而编导所讲述的“雅”的西湖精神除了解说词中的介绍,通过纪录片中画面和人物的故事信息根本无法看出。虽然片中呈现的事件围绕西湖之水展开,但更像是有关西湖不同事件碎片的拼凑,看不到具体想表达的主题思想,也没有展现杭州的城市特点与精神所在。第二集《临安的记忆》中涉及杭州的历史,片中呈现了关于杭州景观、美食、茶文化、造纸印刷、篆刻和官窑等众多信息,信息的杂糅混组难以给观众留下关于杭州城市的深刻记忆点,反而模糊化,从而无法达到有效构建和传播杭州形象的目的。
一个城市的文化既来自于几千年以来城市自身历史文化内涵的积淀,也离不开隶属于城市的个体对其进行的人为主观化塑造。正所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人的发展也在反哺促进城市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城市形象自然与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的影像,人物故事是其不能缺少的,通过真实的人物故事的呈现可以有针对性地塑造城市的形象特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展现的人物精神反衬凸显城市精神,从而使观众通过观看“城中人”演绎的“城中事”对该城市产生深刻印象。
“对于作为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像历史纪录片来说,叙述故事既是影视媒介所长,也是媒介产业所需。故事叙事形式作为历史信息传递的基础前提,如何讲好故事甚至比如何解释历史意义更为重要”[2]。在由浙江卫视推出的纪录片《杭州》第二集中,短短19分钟的纪录片,编导讲述了公交车司机孔胜东见证杭州城市发展;厨师吴国平与杭州味道;马云与杭州共成长;赵岩、大喜夫妻通过电商平台创业;瑞士人Lucas来杭创业;程方、程晓夫妻创作杭州城市作品引关注共六个人物故事,平均每个人物故事仅占3分钟。虽然编导想通过不同的人物故事展现杭州的不同方面,从而把人物精神融会贯通到整座城市当中,但是这样的“野心”却致使每个人物故事都无法让人印象深刻,更无法产生情感共鸣,重量而不重质的人物故事致使纪录片零乱分散,观众对于人物故事和杭州城市精神形象特点记忆混乱不清。
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养育着一方百姓,有着专属于此地域的一方水土,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内涵。“没有灵魂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座城市必须找到自己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灵魂”[3],城市的灵魂是这座城市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来说,就是要寻找到专属于杭州独有的特点并形成有效记忆点构建唯一和排他性,而不是简单地拼凑碎片化信息以显示这座城市的“丰富性”,这样的“丰富”是一种假象的繁荣,虽然把一切都展现给了观众,但是观众却什么也没记住。
二、表面化叙事无法展现城市内核
在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中,符号化的地理样本始终是无法缺少的关键信息所在。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人文纪录片《西湖》《杭州》《南宋》《风雅钱塘》中,在城市文化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中,还是在美食纪录片《宵夜江湖》《杭州小食记》中,关于杭州的城市符号景观从未缺席,甚至在不同的纪录片中,这些专属于杭州城市独有的景观:西湖、雷峰塔、灵隐寺、断桥、苏堤、白堤、拱宸桥、大运河、西溪湿地、岳王庙、八卦田等都會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符号化景观会给观众留下关于杭州城市的深刻记忆,但是只停留在空洞表面的景观呈现,则会丢失对城市精神的内在呈现,长此以往会失去城市的对外吸引力。
在纪录片《杭州》第一集中,编导通过延时摄影、空中航拍等方式精致地呈现了杭州历史与现代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建筑,配以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设计,每一个画面定格都可当作一幅艺术作品加以欣赏。在十集纪录片《西湖》的第三集《西湖旧影》中,42分钟的叙事时间分为了‘高处‘西湖十景·雷峰塔‘消失的风景‘摩登时代‘“船家女”·船家女‘战火中的西湖风景‘蒋介石与西湖‘换了人间‘杭州·西湖九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展现了不同年代的西湖风光,同时配以不同时代与西湖有关的人物故事加以呈现。这些纪录片中关于杭州城市景观的呈现虽然满足了受众的视觉享受和“看”的欲望,但是对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其实只是停留于表面。“城市形象的构建实际上是赋予城市作为物的存在以外,加以人格化精神的过程”[4]。也就是说,城市形象的构建需要赋予这座城市以生命,并对其形成人格化的表述,否则,浮于表象的城市景观堆砌以及浮光掠影般的城市风光游览不仅贬低了纪录片的艺术格调与现实价值所在,还使整座城市的内核显得空洞与单薄。
但是,把城市符号化景观赋予人格魅力,使其“活起来”,进而可以赋予整座城市以生命,“从城市形象构建上,符号选择上稳定清晰、对外指向明确会保证城市形象传播的有效性”[4]。在纪录片《西湖》第六集《伊人在水》中,编导分别选择了才女陈端生、女革命家秋瑾、史量才的夫人沈秋水、女建筑家林徽因、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五位杭州女子展开叙事,并将她们与西湖联系起来,从而把她们身上的才华、英勇无畏的赴死精神、对爱情的执着、敢爱敢恨的人格魅力赋予了西湖,使西湖成为不同时代女性精神的化身。在杭州的城市发展中,西湖养育了众多让历史铭记的西湖女子,而这些西湖女子又成为了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把女性与西湖和杭州紧密相连,是杭州城市形象构建中不可忽略的特点之一,也是对外传播的明确性指向。
“城市可以被看作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和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被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5]。城市是零散事物混合存在的整体性空间、是人的聚集、也是故事的发生场域。不管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发生的故事,还是存在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城市空间内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都是城市形象构建与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腾讯视频出品,展现城市宵夜文化的八集纪录片《宵夜江湖》中,第六集《包容的杭州》分别讲述了杭州本地人“方老大”、陈凡一家、绍兴人“小绍兴”,香港人“俊哥”和安徽人“老汪”在杭州场域内与面条、卤味、绍兴美食、鸡肉、小笼包等美食的故事。片名《包容的杭州》,题眼在“包容”二字上,同时也是编导想向观众呈现的杭州城市内在的精神形象特点,但是纵观全片,只有不同地域的人和各式各样的美食出现在杭州城市,人物与美食的故事并没有和杭州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座城市并没有被构建为生动立体的现实空间,仅仅流于平面化的符号表象。即便把故事的发生地点置换成另外一座城市,也不会对影片的叙事与主题产生丝毫的影响”[6]。编导仅简单地介绍了杭州城市中来自于不同地域的人和美食,就把杭州城市精神归纳为包容,可所谓留于表面,细想一下,每座城市中不都存在着“他者”和各式各样的食物吗?这样看来,每座城市的精神特点都是千篇一律的。
杭州,这座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天城”的城市,本身就因其所具有的诗意、柔美的电影质感而备受关注。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如果只困囿于杭州城市外在景观以满足看客肤浅的“窥视欲”,而忽略了历史人文内涵精神展示的话,那么对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则是空有其表,极其空洞的。对于杭州城市中发生的人物故事,通过纪录片的真实在场特点可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并加深对城市的记忆点。但是,如何真情实感的讲述故事并把人物精神和杭州城市有机联系从而展现城市独特的内在涵养则是纪录片创作者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三、“虚化”创作忽略真实性存在
“纪实影像与现实物象的逼真‘像似性,使得纪录片具有了与现实生活彼此映照的‘真实魅力”[7]。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特质之一,也是和电影、电视剧最大的区别之一。在近些年关于杭州的纪录片作品中,出于对商业、政治、观赏度等众多因素的考量,纪录片的创作者运用了更为多元的创作手法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和可看性,但同时也忽略了真实性,使得在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中无法使观众产生在场感、共鸣性和可信度。
在浙江卫视制作的十二集大型人文纪录片《风雅钱塘》第二集《梅花三弄》中,编导将诗意化的解说词和精心构图拍摄的梅花与西湖周边景观画面相配合,向观众讲述了关于林和靖、葛洪、周庆云、吴昌硕等人的生平往事,从中可以看出,编导深知隐喻蒙太奇的创作魅力。不断叠化的各种景别、形态、颜色的梅花就是对这些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隐士精神的最好描述。但是,越注重创作技巧,越会丢失那份最朴素的真实。精心的画面构图使观众“沉浸在电视画面中而不是真实的生活里”[8],从而丢失了纪录片给观众所营造的真实在场感,宛如艺术作品的画面仿佛使观众像是在看虚假的旅游风光片一样,只要前去探究真面目往往就会发现被骗,这样的“电视画”给了观众希望,却也给他们带去了现实世界的失望,视觉的骗术营造了一场虚假宣传,对城市形象的宣传是暂时性的,但是影响确是长久恶劣性的。散文诗般的解说词给整部片子增添了文艺的气息,如开篇的解说词:“北宋年间的西湖上,常常可听见鹤的叫声,清别而出尘的声音破空而来,薄薄的晨雾间,狐山影影缚绛。初雪刚停,风里又飘来了梅花香”。显然编导是想通过诗意化的解说词来增加片子的意境,从而达到虽然全片由解说词加以讲述也不会使观众感到单调乏味的目的。但是,“由于重视解说词,往往忽视了其它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这使得画面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图解的工具”[9]。从《梅花三弄》可以看出,再精美优质的画面也只不过是为了配合解说词所讲述的内容而服务,这本身就与纪录片解说词是为画面服务的初衷相违背。解说词贯穿全片,没有相关史料和历史学家的出镜证实给整部纪录片笼罩上了一层人为主观的色彩,这与纪录片客观真实的特质背道而驰,也让观众缺乏对杭州城市人物故事的可信度。
“最好的影像纪录,是自然呈现而非主动制造,只有依赖创作者天真与无知的直觉纪录,才能接近那些神秘而永恒的瞬间并发现客体真相。这种摄影机在场凭直觉捕捉所创建的先验的真实,超越任何依靠前后期电影技术创建的不在场的表现性真实”[2]。观众之所以更容易在纪录片中寻找到情感共鸣点,是因为他们相信纪录片中故事的真实性,相信纪录片中主人公的情感流露都是真情实感。这种真实感的给予是纪录片创作者在现场客观记录、瞬间捕捉到的质朴真实,并非是为了提高可观赏性依靠现代技术或者演员表演而刻意营造的虚拟再现真实。
虽然虚拟再现真实的目的是让观众感受到真实,但是这种所谓的“虚拟性”真实却和真正的“现实性”真实带给人的感觉相差甚远。在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南宋》第三集《诗词流域》中展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流落杭州的故事,短短7分钟的故事,编导运用了将近6分钟的时间找演员表演再现了这段历史,虽然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度,但是这种演绎仿佛是在看历史电视剧,即便演员表演很深情,观众依旧很难有代入感,更不用说情感共鸣。相反,在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中呈现的关于浙江文学院院长盛子潮和夫人朱锦绣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郑朝和夫人婷云的爱情故事中,编导只是单纯在现场纪录了朱锦绣女士和郑朝先生两人各自对爱情故事的口述回忆。“口述的重要价值就是作为事件亲历者的叙述者提供了一个相当私人化的叙述视角的叙述。相对以往的纪录片宏观叙述历史的方式来说,它提供了一种更接近纪录片的制作原则和真实逻辑的方式”[10],虽然只是简单的口述,但是编导却在现场捕捉到了郑朝先生给已逝妻子婷云朗读《婷云诗文集》时被泪水浸湿的红润眼眶和朱锦绣女士回忆和丈夫生平往事时划过脸庞的泪水,这种丝毫不夹杂任何戏剧效果和创作技巧的瞬间客观的真实纪录比起为提高观赏度精心设计更让观众为之动容和产生信服感。同时,片中把朱锦绣女士和郑朝先生各自的爱情故事分别与坐落在西子湖畔的纯真年代书吧和中国美术学院相联系,使杭州成为见证他们爱情的发生地,从而把杭州城市形象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对于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也更为生动与真实。
随着3D Max、CG、抠像等现代影视创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初纪录片注重客观纪录和人物故事呈现而忽略镜头语言的创作方式已不能滿足大众的需求。除此之外,面对电影和电视剧市场的挤压,纪录片的生存环境也越发恶劣。因此,不少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迎合大众或者换取商业投资而违背了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不管是在《杭州小食记》中编导刻意编排的食客和经营者的对话,还是在《宵夜江湖》中胡乱插入的江小白广告都导致纪录片呈现出一种虚假做作的感觉,透过这些展现杭州城市故事的“假纪录片”导致的结果是观众对于杭州这座城市产生的隔阂和厌恶感。“质朴真实,纪录片最纯粹的本真,最伟大的革命,最伟大的使命,也是影像历史事实叙事的最高境界”[2]。只有回归纪录片的本真——真实,才可以让观众深入杭州这座城市之中,纪录片创作者只有用真实和真诚的创作去构建杭州这座城市,观众才可以感受到杭州城市真正的魅力并享受其中。
杭州,凭借自身历史与现代并存的城市景观、享誉中外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和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众多纪录片创作者争先创作的话题素材。反过来,这些创作出来的纪录片作品也对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杭州城市形象的构建是由内外多个方面、多种特质所组成,如果不分主次将所有方面一一呈现,不免会出现零散拼贴,甚至会出现和其它城市雷同的现象;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般浮于表面展现,则无法深入杭州城市内部呈现其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得杭州城市形象极其浮华。杭州作为一座日益崛起、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国际化大都市,纪录片的创作者如何在发挥纪录片原有优势的前提下保持真诚的创作初心,真实把杭州城市的发展与人物故事客观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有效构建与传播杭州城市独特排他的形象与精神,始终是每一个创作者需要在前行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刘湘萍.品牌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
[2]陶涛.影像书写历史——纪录片参与的历史写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220-211+218.
[3]贾雪倩,李艳平.电影中的城市镜像:兼论城市形象的植入式传播[J].电影评介,2016(12):85-87.
[4]巴丹.杭州城市形象的影视化呈现[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229-231.
[5](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7.
[6]聂伟.华语电影与泛亚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7.
[7]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69.
[8](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朱慧敏译.文化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1.
[9]雷卫.真是就是力量,纪录创造价值[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120.
[10]孙莉.纪录影像与历史再现——史态纪录片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1.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