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中心城区区划、区片、街巷通名的文化地理阐释

2020-12-28谭汝为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桥区河北区河东区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西青300384)

地名,除了这个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之外,还隐含着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单纯从空间范围讲地名,通过地理坐标将其划定即可,但切断了空间范围与时间范围的联系,割裂了这个地名与周边地名的联系,那就很难阐发地名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各方面的深刻意义。

天津市共有各类地名约4万个,其中政区、村落地名约占40%,城市街巷名约占40%,其他自然、交通等地名约占20%。[1]本文拟对天津中心城区(市内六区)街道区划地名、区片、街巷地名的通名进行文化地理学与地名语言学的综合研究。

一、天津中心城区街道地名分析

天津直辖市,属于一级(省级)行政区,天津市下辖的区,属于二级(地区级)行政区。区下辖的街道属于三级(县级)行政区。截至目前,天津市中心城区下辖6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和平区6个,南开区12个,河西区14个,河北区10个,河东区13个,红桥区10个。这些作为三级行政区的街道,其命名可分四种类型:

(一)用著名的历史地名命名

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天津历史地名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历史地名记录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记录了历次灾害、瘟疫和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磨难,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奋斗与复兴的进程。天津中心城区下辖的6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有将近30个街道是用著名的历史地名命名的。例如:

和平区的南市*街道、劝业场街道、南营门街道、小白楼*街道、五大道街道;

南开区的鼓楼街道、王顶堤*街道;

河西区的大营门*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园街道、挂甲寺*街道、尖山街道、陈塘庄*街道、柳林*街道;

河北区的望海楼街道、宁园街道、王串场*街道;

河东区的大王庄*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门街道、唐家口*街道;

红桥区的西于庄*街道、丁字沽*街道、西沽*街道、三条石街道、邵公庄*街道、芥园街道、铃铛阁街道、大胡同街道。

以上29个街道用著名的历史地名命名,占总数的44%。

其中:和平区的南市、小白楼,南开区的水上公园、王顶堤,河西区的大营门、下瓦房、挂甲寺、桃园、陈塘庄、柳林,河北区的王串场,河东区的大王庄、大直沽、二号桥、唐家口,红桥区的丁字沽、西沽、西于庄、邵公庄、双环村等20个街道(右上角标*者),是从名列《天津地名志》的区片名中选用的。

(二)用原有的或小变其格的路名等命名

第二种类型的街道命名,或用原有的路名(如友谊路、越秀路等)或用小变其格的路名(如“新兴”省去“路”;“马场”省去“道”)命名的。例如:和平区的新兴街道,南开区的马场、长虹、广开、学府、万兴、向阳路、嘉陵道街道,河西区的太湖路、越秀路、友谊路街道,河北区的光复道、建昌道、铁东路、江都路、鸿顺里街道,河东区的上杭路、鲁山道、富民路、常州道、向阳楼街道,红桥区的咸阳北路、双环村街道。这种命名类型的23个街道,占总数的35%。

(三)用著名景观或企业命名

用辖区内著名的标志物,例如建筑、景观、公园、河流、桥梁或企业等为街道命名,例如:南开区的体育中心街道,河西区的水上公园街道、天塔街道,河北区的月牙河街道、新开河街道,河东区的二号桥街道、天津铁厂街道等。这种类型的街道有7个,占总数的10.5%。

(四)新设立的街道

近年新设的街道有:南开区的华苑街道、兴南街道,河西区的梅江街道、东海街道,河东区的春华街道、东新街道,红桥区的和苑街道。共有7个街道,占总数的10.5%。这些新设街道采用富有文化美感的双音节词语命名,读音响亮,富有文化意蕴,远胜以往只突出方向性却忽略文化意蕴的旧名。

(五)街道区划命名与历史地名保护

近年来,天津市中心区街道有三个成功更名的例证:即1997年,河西区体院北街道更名为天塔街道;2006年,南开区八里台街道更名为水上公园街道;2014年,和平区体育馆街道,更名为五大道街道。后者的历史人文积淀以及知名度认知度都远胜前者。

和平区街道命名注重历史地名保护,6个街道沿用5个属传统历史地名,如南市、劝业场、南营门、小白楼、五大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大众认知度。红桥区街道命名注重对历史地名使用,11个街道有7个属于文化积淀厚重的老地名,如西于庄、丁字沽、西沽、三条石、邵公庄、芥园、铃铛阁、大胡同等,占总数六成以上。无论从文化地理学视域或从地名语言学角度综合衡量,和平、红桥两区的街道区划命名皆归优秀之列,应予充分肯定。

二、天津中心城区区片地名分析

(一)区片地名通名的语义分类

区片,指城镇中约定俗成、群众惯用的,有较为明确指向的一定区域的统称,如北京的西单,天津的小白楼,上海的陆家嘴等。1997年出版的《天津市地名志》,市内六区分别列出区片地名98个。其中:和平区10个,南开区22个,河西区28个,河北区11个,河东区22个,红桥区18个[4]。兹将这98个区片地名的通名分类如下:

1.以“庄”为名的区片

——沈庄子、郭庄子、王庄子、汪庄子、郑庄子、娄庄子、纪庄子、杨庄子、凌庄子,张达庄、复兴庄、旺道庄、万辛庄、西于庄、东于庄、李七庄、辛庄、大王庄、小王庄、三义庄、沧德庄、邵公庄、万德庄、赵金庄、陈塘庄、谦德庄、刘庄(27个)

2.以“村”为名的区片

——白庙村、盐坨村、席厂村、西湖村、桃园村、和平村、靶档村、万新村、双环村、三元村、水上村、谊景村、益民村、川府新村、侨宾村(15个)

3.含“方位”的区片

——南市、天拖南、体院北、体院东、东局子、南苑、东宿舍、北草坝、西宿舍、上河圈(10个)

4.以“楼”为名的区片

——小白楼、西南楼、佟楼、李公楼、东楼、西楼(6个)

5.以“门”为名的区片

——大营门、大同门、西营门外、建国门、复兴门(5个)

6.以“沽”为名的区片

——大直沽、丁字沽、西沽道、贾沽道(4个)

7.以“关”为名的区片

——北大关、关下、关上、小关(4个)

8.以“园”为名的区片

——黄家花园、前园、大园、小园(4个)

9.以“城”为名的区片

——城里、黑牛城、土城(3个)

10.以“角”为名的区片

——东北角、西南角、东南角(3个)

11.以“开”为名的区片

——南开、北开、西广开(3个)

12.以“窑”为名的区片

——南头窑、吴家窑、窑洼(3个)

13.以“房”为名的区片

——十间房、下瓦房(2个)

14.以“林”为名的区片

——柳林、小树林(2个)

15.以“口”为名的区片

——唐家口、贺家口(2个)

16.以“堤”为名的区片

——堤头、王顶堤(2个)

17.以“场”“嘴”“寺”“湾”“台”“桥”等为名的区片

——王串场、梁家嘴、挂甲寺、西大湾子、八里台、二号桥(6个)

18.其他

——四面钟、灰堆、小海地(3个)

(二)区片地名的语义分析

以上18个小类的区片,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以“村庄”为通名的区片

这类以“村庄”为通名的区片42个,占总数的42.8%。表明在天津城市发展历程中,不断将周边村落逐渐揽入怀中,中心城区呈现逐渐扩大的态势。

2.以“楼、门、沽、场、口、嘴、关、寺、台”等为通名的区片

这类区片46个,占总数的47%。如佟楼、大营门、大直沽、王串场、唐家口、梁家嘴、北大关、挂甲寺、八里台等,都是知名度和认知度很高的历史地名。

3.含“方位”的区片

含“方位词的区片10个,占总数的10.2%,但不包括在通名前含方位词的区片,如东于庄、西于庄、东南楼、东北角、西广开、南头窑之类。地名中的方位词具有明确的指位定向作用,但除南市和东局子等历史知名度较高的老地名之外,其他如天拖南、体院北、体院东等,年代较近,文化积淀不足;而南苑、东宿舍、西宿舍、北草坝等知名度不高,知之者甚少。

(三)区片地名确定的尺度

1997年前后,市内六区在编写《天津市地名志》时,分别遴选辖区内的区片入志[4]。但掌控得或过严或过宽,缺少明确划一的入选尺度。例如:

——和平区对区片地名控制过于严苛,全区只列入4个区片(南市、四面钟、黄家花园、小白楼),却将闻名遐迩的劝业场、南营门、民园、体育馆、解放桥等区片地名拒之门外,令人不解。

——南开区对区片尺度把握过于宽松,如三元村、北草坝、赵金庄、侨宾村等的知名度并不高。

——河西区列出28个区片地名,其中杨庄子、建国门、复兴门、上河圈、体院东、纪庄子、谊景村等认知度偏低;而知名度很高的尖山、天塔等却未能列入。

——河北区自选区片,漏掉了著名的望海楼和宁园;却将知名度和认知度都不高的东于庄、辛庄、席厂村等列入。

——河东区自选区片,列出了14个村庄(如:沈庄子、郭庄子、靶档村、万新村等)以及东宿舍、西宿舍,却漏掉了大名鼎鼎的中山门。

——红桥区在自选区片地名中,漏掉了芥园、铃铛阁、三条石、大胡同这四个历史文化厚重的老地名;而列入的十间房、益民村、前园、双环村等知名度和认知度都不高。

三、天津中心城区道路地名通名分析

1997年出版的《天津市地名志》,市内六区分别列出本区的道路地名。笔者按照各区“地名志”提供的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制成下表[4]:对上述街道通名有关数据对比分析如下:

天津市内六区道路地名统计表

1.“街”是传统街道地名的通名,而东西向的“道”和南北向的“路”,却是现代街道地名的通名。天津市中心区的“街”名总数259条,只占“道路”地名总数781条的三分之一——表明:天津传统街名与现代街名并存不悖,但“道路”在现存数量、后续用量及语言修辞表达上都占优势。

2.“街”名数量最多的是红桥区(68条,占全市街名总数的47%)和南开区(64条,占32%)——表明:在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红桥、南开两区是历史悠久的发祥区。“街”名最少的是河西区(9条,占7%)、和平区(22条,占15%)——表明:和平、南开两区是较晚发展的城区。

3.天津市中心六区,以“街”为通名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排序是:(1)红桥区(68条,占47%);(2)南开区(64条,占32%);(3)河东区(54条,占27%);(4)河北区(42条,占19%);(5)和平区(22条,占15%);(6)河西区(9条,占7%)。——表明天津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大体顺序,红桥→南开→河东→河北→和平→河西。

四、天津中心城区里巷通名分析

1997年出版的《天津市地名志》,市内六区分别列出本区的里巷地名。笔者按照各区“地名志”提供的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制成下表[4]:

天津市中心区里巷地名统计表

?

对上述里巷通名有关数据对比分析如下:

(一)“胡同”与“里”的对比分析

“胡同”是传统里巷地名的通名,而“里”却是现代里巷地名的通名。天津市中心区的“胡同”总数1462条,与“里”的总数2761条相比,前者是后者的53%——表明:天津传统里巷地名与现代里巷地名并存不悖,但“里”在现存数量、后续使用量及语言修辞表达形式上都占优势。

各区“胡同”数量最多的是红桥区(694条)和南开区(349条)——表明:这两个区是天津城市发展的发祥区。“胡同”最少的是河西区(55条)、和平区(66条)——表明:这两个区的城市建设发展较晚。

天津市中心六区,以“胡同”为通名的地名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排序是:(1)红桥区(694条);(2)南开区(349条);(3)河东区(212条);(4)河北区(84条);(5)和平区(66条);(6)河西区(57条)——表明天津城市中心区发展大体的顺序是:红桥→南开→河东→河北→和平→河西。

“里”是天津里巷数量排名第一的通名,按数量排序是:(1)南开区(717条);(2)和平区(714条);(3)河北区(511条);(4)河西区(355条);(5)红桥区(344条);(6)河东区(120条)。

按“里”字里巷占该区里巷总数的比例排名则是:(1)和平区(占79%);(2)河北区(占65%);(3)河西区(占57%)(4)南开区(占54%);(5)红桥区(占25%);(6)河东区(占21%)——和平、河北两区以“里”为通名的里巷数占全市六区总量的44%。这体现和平、河北两区的城市民居建设得益于两个独有的历史文化要素,一是英、法、日、意等外国租界市政建设的推进,二是南市地区和河北新区在城市规划及开发的实效。

(二)分区里巷通名的对比分析

1.河北区典型里巷通名:村、园、盐坨

在河北区里巷地名中,“村(含新村)”41个,“园(含家园)”25个,“盐坨”28个,以上三项分获全市第一。“盐坨”地名为河北区一家独擅,表明当时的历史状况。众多的“新村”地名,表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王串场工人新村建设的成果。“家园”地名,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区在居住区建设的进展。

同以“村”为通名,但实际内容却不同,例如河北区的“村”(41个)、河东区的“村”(34个),以工人新村为主;南开区的“村”(29个),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教师寓所为主;和平区的“村”(24个),以中高档里巷住宅为主,例如尚友村、储汇村、松月村、文化村等。

2.南开区典型里巷通名:箭道、大门

在南开区里巷地名中,有“箭道”19个,另外2个在红桥区。所谓箭道,旧时官府衙署在主建筑两侧为与民房相隔且为放防火防盗而辟设的街巷,因笔直、狭长,与射箭场地相类,故称。南开区老城厢地区是明清以及民国以来天津官府衙署的集中地,衙门林立处,箭道自然多。

“门(含大门)”字里巷,全市20个,其中南开区15个,红桥区5个。以“大门”为里巷通名,既标志门楼巍峨,又隐含门第尊显。例如南开区的胡家大门、华家大门、陆家大门、权家大门、杨家大门、邵家大门等,多为老城厢地区豪门第宅。

3.河西区典型里巷通名:楼厦、公寓、宿舍

在河西区里巷地名中,有楼(含厦)57个,公寓23个,宿舍48个,三者皆排名全市第一。河西区历史地名素以“楼”闻名,如东楼、南楼、西南楼等;近年来公寓、楼厦林立,如森淼公寓、荔湾公寓、金皇大厦、浦江大厦等。另外,河西区众多“宿舍”地名,表明该区是现代工业荟萃之地,如下瓦房、小刘庄、陈塘庄、土城等都是历史积淀厚重的工业区。

4.河东区典型里巷通名:村、台、闾

河东区有“村(含新村)”34个,主要指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建设的王串场、中山门、唐家口3个工人新村。

“台”字里巷,全市29个,河东区就有15个。如西台大街、西孙台、南翟台、东杨台、新建台,大直沽附近的前台、中台和后台,并派生出后台胡同、后台西路、后台一号至五号路等地名。显示出地势低洼,人们只能择高台而居的水乡特点。

“闾”指里巷、邻里,河东区有10个以“闾”为通名的里巷,如李公楼街区的贵德闾、宏德闾和武德闾。

5.和平区典型里巷通名:别墅、坊

“别墅”之名出现于天津,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中和平区有三友别墅(大理道,1936)、照星别墅(常德道,1937)、马场别墅(马场道,1938)、贤邻别墅(大理道,1939)、吉安别墅(贵州路,1939);河西区有苏州别墅(绍兴道,1926)、海宁别墅(马场道,1934)。

“坊”指里巷,此为和平区所独有,如山西路的仰止坊、哈尔滨道的益友坊、重庆道的育文坊和贵阳路的建德坊。

6.红桥区典型里巷通名:街、道

红桥区里巷中以“街”为通名的114条,占全市中心城区总数(217条)的53%;以“道”为通名的33条,占全市中心城区总数(46条)的72%。按说,“街”与“道”纯属道路类通名,但却降入里巷之列,即按现代标准衡量:这些“街”与“道”,其长度、宽度及路面质量,“实”与“名”已不符,只好屈尊降格了。但从另一侧面分析,红桥区老街巷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更弥足珍贵。

笔者在《天津地名文化》中曾提出“地名是城市凝固的自传”的观点[2]。街道区划、区片、道路、里巷,这四个级次的地名,不仅仅是语言代号,而是充溢着浓烈的乡愁和记忆的文化载体。一个个串起的区片、道路、里巷地名,构成了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城市文化具有生命力的历史,就附丽在这些古老的街名上,使我们依然能触摸到那隐隐跳动的古今文化绵延承续的脉搏。[3]

猜你喜欢

红桥区河北区河东区
天津市河北区:校际合作学雷锋,争做小小志愿者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肖怀远主任深入河东区专题调研图片报道
《红桥区志(1979—2010)》复审会召开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河北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污染成因分析
诚儒守信 为民解忧——记红桥区人大代表张立强
安得广厦千万间——红桥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西于庄地区房屋征收改造侧记
河东区地志办到市地志办学习二轮修志工作经验
书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