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谣言标题的特征研究
——以健康养生类网络谣言标题为例

2020-12-28廖莉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叹号问号谣言

沈 威,聂 卓,廖莉莉

(1.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湖北 武汉430079)

一、引 言

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谣言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温床。网络谣言于个人、于社会,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现有的网络谣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利用情感分析对特定领域的谣言或评论进行识别。[1][2](2)对网络谣言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3][4][5](3)对网络谣言的语义进行分析。[6](4)对网络谣言的语篇进行分析。[7]但总体来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①样本量较少,缺乏说服力。比如,有的研究只选取30个谣言案例进行分析。[1]②上述研究都是针对正文而言的研究,尚没有对谣言标题进行研究的成果。

网络谣言以谣言的标题更具破坏性。探究如何高效率的识别网络谣言标题、抑制谣言的扩散蔓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对谣言标题的研究尚未有人涉及。本文将以统计学为基础,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谣言标题展开研究。在网络谣言标题涉及到的诸多类型中,我们选择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养生谣言标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此类谣言标题主要围绕食品安全、生活习惯的优劣、疾病的预防与治愈等主题展开,这些内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往往能够获得极高的转发量,传播甚广。我们在选定健康养生类谣言标题的同时,也结合了权威可信的同类科普标题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的谣言语料共计100篇,全部来自微信官方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均已被权威机构认定为谣言,而本文的科普语料也被限制于“健康养生”领域,共计100篇,全部来自微信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微信公众号“果壳网”和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真实性与可信度有较高的保障。

为了简化起见,文中例子若来自谣言标题则标记为(《谣》),若来自科普标题则标记为(《科》),不再赘述。

二、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标点符号对比分析

在健康养生类谣言与健康养生类科普文章的标题中,逗号与句号的使用情况是比较相似的。值得注意的是感叹号与问号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类标题感叹号与问号频次表(单位:个)

由表1可以看出,100篇谣言标题中,总共使用了72个感叹号,23个问号;100篇科普标题中,总共使用了18个感叹号,79个问号,为了进一步考证二者的差异是否显著,我们对表1.1中的数据做了卡方分析,最终的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两类标题感叹号与问号卡方检验表

表3 两类标题感叹号与问号卡方交叉表

从表2可知,皮尔逊卡方检验的结果p<0.05,这表明谣言类文章和养生类文章在标题中使用感叹号和问号的区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由表3可得出两个结论:

①谣言类文章标题中感叹号的使用比例达到75.8%,远远高于科普类文章的18.6%。

②在问号的使用上,谣言类文章标题中问号的使用比例为24.2%,则远远少于科普类文章的81.4%。

我们认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如下:

①对谣言文章来说,感叹号的频繁使用是为了达到传播效果。

多数情况下,谣言文章的标题总是尽可能起得夸张惊悚、引人注意,此时就需要能够抒发强烈情感的感叹号来帮助强调标题的内容,并且营造出紧迫的氛围。例如:

例(1)三年前体检正常,三年后心梗死亡!元凶竟是这道家常菜!(谣)

本例的标题中使用了两个感叹号,第一个用于强调“心梗死亡”的严重程度,第二个则是强调“元凶”是一道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家常菜,家常菜居然能够致死,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成功的引出读者的恐慌情绪,并吸引读者的注意。

②谣言标题中“缺少”问号与文章的目的性有很大的关联。

谣言文章目的在于向人们灌输某些“知识”或者观点,说服读者,以达到自身目的,交际目的倾向于“施予型”,因此代表疑问、质疑的问号很少被使用。而对于科普文章来说,一方面,理性的科普不应该依赖于煽动情绪,更不允许夸大事实,因此科普标题更加客观,所以使用感叹号的频率较低。另一方面,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走出知识上的误区,摆脱一些陈旧、错误的观念,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基于此,科普文章往往会对某些错误的说法或观点提出质疑,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解释,因此,许多科普标题都是包含问号的,这正是为了从专业的角度对谣言或误解提出否定。例如:

例(2)地暖辐射会致癌?元凶可能是你的地板(科)

本例中“地暖辐射会致癌”是引用的谣言说法,即错误观念,科普标题对该错误观念提出质疑,于是在句末加上问号,后一句解释“元凶”并非“地暖辐射”,而是“地板”,起到了初步辟谣的作用,这是科普文章使用问号的典型情况。

除了感叹号与问号的数量以外,我们还观察到一个现象。谣言标题中存在重叠使用感叹号、重叠使用问号、或混合使用感叹号与问号的情况,科普标题中则没有此类用法。统计的表格如表4所示:

表4 两类标题标点符号特殊用法统计表

详细的例子请见:

例(3)餐桌上的谋杀,冒死揭密吃激素长大的鱼!!(谣)

例(4)震惊:蘑菇----肾脏第一杀手,你今天吃蘑菇了吗???(谣)

例(5)日本专家提出杀死癌细胞新方法:竟然如此简单!?(谣)

前一例中的“谋杀”夸大事实,制造惊悚效果、“冒死揭秘”突出文章的价值、增加神秘感,加上重叠使用的两个感叹号起到的强调效果,使标题十分吸引读者。中间一例将“蘑菇”称为“肾脏第一杀手”,重叠使用三个问号,加强疑问的语气,并且强调事态的严重性,引起人们的紧张感。后一例中对“日本专家”提出的“杀死癌细胞”的“新方法”进行评价,“竟如此简单”后连用了感叹号与问号,感叹号用于强调“简单”程度,问号用于突出该“新方法”令人难以置信,希望给人们灌输“新方法”的“神奇性”。

因此,如果读者阅读文章时,发现文章标题中出现重叠使用感叹号、重叠使用问号、或混合使用感叹号与问号的情况,则需要格外留意,该文章为谣言的可能性较大。

三、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主要实词对比分析

(一)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名词对比分析

我们将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分词后按出现频次排序,两类标题排名前10位的名词列表如表5所示:

表5 两类标题top10名词词频表(单位:个)

通过对表5的分析,我们有4个发现:

①最高频名词均为“癌”类名词

我们经过对两类文章标题进行分词处理,统计出了两类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名词,并且将某些词语进行了分类合并,例如,文章把“癌”“癌症”“口腔癌”“宫颈癌”“肝癌”等名词进行了合并,总括为“癌”类名词,并且,把3对意义相近的的词语合并统计,包括“孩子”与“儿童”,“食物”与“食品”,“人体”与“身体”。我们观察发现,这两类文章中出现最多的名词都是“癌”类。

癌症是人们普遍知道的威胁生命的一类疾病,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由表5可知,谣言文章与科普文章涉及癌症的几率都很大。

我们经过观察发现,在谣言标题中,“癌”类词语的出现语境均为“确定某物、某种行为或某种状态可以导致、治疗或检测癌症”,这说明谣言文章往往将“癌症”作为噱头来吸引读者,制造恐慌。

但在科普标题中,出现“癌”类词语大部分是引用谣言,只有3例是明确提出“确定某物、某种行为或某种状态可以导致、治疗或检测癌症”。例如:

例(6)腰越粗,越容易患癌,4个动作帮你瘦(科)

例(7)槟榔,一艘载向口腔癌暗河的黑色船只!(科)

例(8)尼古丁是癌症克星?烟民们要空欢喜了(科)

三例中,前两例明确提出了出现“腰粗”现象时容易患癌、食用槟榔过多容易患上口腔癌,具体的科学依据在文章中进行说明,后一例则是引用了谣言的说法“尼古丁是癌症克星”,并且使用的是疑问句表示质疑,以此为主题进行科普辟谣。

由此可见,科普文章中虽然“癌”类词语很多,但大部分是为了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进行辟谣。科普文章用词较为谨慎,为了防止造成恐慌,极少有断定“某物、某种行为或某种状态可以导致、治疗或检测癌症”的情况。可以推测,科普文章中“癌”类词语的高频出现是受到了谣言文章的影响,因为谣言喜欢拿“癌”做文章,科普也就必须对这方面更加关注,如果谣言文章不再将造谣的主题聚焦于“癌症”,科普标题中“癌”类词语的比例也会有一定下降。

②3对名词体现两类文章相同的主题倾向

由表5可以看出,虽然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在排列次序和频次上略有差别,但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排在前10位的名词里共现了3对名词,即“食物”与“食品”“人体”与“身体”“孩子”与“儿童”。

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健康养生类谣言与健康养生类科普文章的主题大多是指导人们如何去维持自身健康,因此“人体”与“身体”在标题中的频繁出现是符合文章主题的。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吃又是永远脱离不开的重要主题,中国有句俗话讲“病从口入”,我们应该挑选什么样的食物维持自身健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食物”与“食品”的出现频率也很高。

最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成员们对幼年群体的关爱与呵护可以说是源于我们生物的本能,尤其是涉及到健康领域,父母长辈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远离伤害与病痛,会尽心尽力的搜集相关信息。因此,以“孩子”与“儿童”为论述对象的文章也占有很高的比例。

这3对名词反映的是健康养生类谣言文章与健康养生类科普文章在主题上的倾向性。

③医生(中医)出现频率存在差距

由表5可以看出,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中医生(中医)出现的频次有较大的差异。在100个谣言标题中,“医生”一词出现了6次,“中医”一词出现了4次。而在100个科普标题中,“医生”一词仅出现了2次。谣言标题中含有“医生”的详细例子请见:

例(9)松花粉,调理一切医生无法医治的疾病!(谣)

例(10)最好的医生是人体的自愈力!(谣)

例(11)我为什么从不体检?一位医生如实说!值得每个中国人反思!(谣)

例(12)北京太医院医生忠告:天太热,以下内容好好看一看:(谣)

例(13)医生在三警告:土豆与它搭配,等于在“喂养”癌细胞,早知早好(谣)

例(14)28岁女孩肝癌离世,生前从不喝酒,医生疑惑:咋爱吃这“毒物”(谣)

以上例子均谣。可以看出,谣言标题中的“医生”主要有两个作用:

“医生”起到的第一个作用是:“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常常被用来作为比较的对象,谣言标题表述的重点是别的事物比医生更有作用。如例(9)的表述是“松花粉”的效果十分神奇,可以调理医生都无法医治的疾病,把医生作为参照对象,夸大“松花粉”的效用。例(10)则是表达“人体的自愈力”比医生更有用,也是以医生为比较对象。

“医生”的第二个作用是:医生往往会作为谣言观点的来源。这一功能在谣言标题中更为常见。如例(11)、例(12)与例(13)中的医生“如实说”“忠告”“警告”都是直接借医生之口表达观点,而例(14)中的“医生疑惑”提到的“毒物”也是利用医生来评价。

相比之下,科普标题中的“医生”往往并没有特别的作用,往往只表示“医生”是一种职业。即便当科普标题中的“医生”与某一观点相联系时,也往往是对这个观点进行验证,这一观点是否为真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科普标题不像谣言标题那样“医生”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对某一观点的求真增加专业人士的砝码。因而科普标题中“医生”出现的频次远低于谣言标题中出现的次数,100个科普标题中“医生”一词仅出现了2例。请见:

例(15)手背上凸起的肿块被我捏瘪了,医生我还有救吗?过日子(科)

例(16)画圈能自测脑梗?医生:漏诊几率大,不确定性多(科)

前一例中,“医生”仅仅起到称谓的作用。后一例中,虽然“医生”与“画圈能自测脑梗?”这一具体观点联系在一起,但“医生”的出现是对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进行验证。如果后一例由谣言写手拟定的标题可能是:“医生:画圈能自测脑梗!”

我们认为,在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中“医生”一词的功能有所区别,两类标题中的“医生”都与职业有关,但是谣言标题中的“医生”往往有特别的附加意义:即利用医生这一职业在养生领域相对于普通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科普标题中的“医生”并没有特别的主观倾向性,往往只是表明医生就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不像谣言标题那样刻意地突出医生在养生领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因此,由于两类标题中“医生”的功能特点不同,谣言文章更习惯于打着医生的名号来散播谣言。

此外,谣言标题中“中医”的出现也值得我们注意。谣言文章中含有“中医”的标题有4例,科普标题中则没有,详细例子请见:

例(17)为什么不能多吃水果?----传统中医与【原始点】疗法的共同心声(谣)

例(18)台湾名中医彭奕竣:关于糖尿病的事实真相与骗局(谣)

例(19)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谣)

例(20)80岁老中医神奇减肥偏方大公开!瘦的太快,网上传疯了!(谣)

以上例子均谣。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在“中医”上体现出的差异与谣言的主要受众、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1.健康养生类谣言文章的主要受众是年龄较大的中老年群体。中老年群体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观念就是有些讳疾忌医,许多中老年人对“看病”“治病”都比较忌讳,并且相信“是药三分毒”。

2.在传统观念中,人们相信中医偏向于调养生体而非正式的“治病”,再加上中医历史悠久,健康养生类谣言的目标群众更加容易相信“中医”提出的养生方法。

3.“中医”能够营造神秘感。在例(17)-例(20)中,“中医”都是为某种观点或“偏方”做支撑的,与“传统”“老”“偏方”等词共现,这种共现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感,让读者认为鲜为人知的方法更加有效。如例(20)中提到“老中医”并特别强调了年龄为“80岁”,这是典型的利用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制造谣言,人们普遍认为年龄越大的中医医术越好,再而“神奇”和“偏方”二词渲染了神秘色彩,夸大效果,结合之下起到了很好的引诱作用。

所以,当文章标题中出现某个“中医”大力提倡某种事物或方法,读者应该提高警惕,不要不经考证就随意采用某种“偏方”,以免轻信谣言,弄巧成拙,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④国家或地域相关词语概率存在差距

我们注意到,在100篇谣言标题中,“中国人”一词出现了4次,而“中国人”在100篇科普标题中并未出现,我们统计筛选了两类文章标题中与国家或地域相关的词加以对比,得到表6。

表6 两类文章标题国籍相关词语频次表(单位:个)

在谣言标题中,共计出现了13次此类词语,其中8次是指代中国或中国人,而科普标题中共计出现4次。我们对比了这类词语出现的语境,发现两个显著的倾向:

1.当谣言标题中出现“中国”“中国人”或“国人”是,往往是负面的,讲述的是中国人存在错误的观念或错误行为。例如:

例(21)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谣)

以例(21)为标题的文章中提到“加拿大的专家建议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并指出“牛奶补钙”是中国人深信的谎言,实际上喝牛奶不仅不补钙,还会缺钙甚至导致严重的疾病。这篇谣言的目的就是批判在中国深入人心的牛奶有益健康的观念,为了博得信任,还借了“加拿大专家”的名头。

2.当谣言标题中出现“澳洲”“日本”等“非中国”词语,语境是极为正面的。别国往往是有更正确的方式理念,或者产生了新的研究结果。例如:

例(22)中国孩子在输液,日本孩子在艾灸!(谣)

例(23)日本专家提出杀死癌细胞新方法:竟然如此简单!?(谣)

以前一例为标题的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输液的危害极大,而日本则相反,日本国民集体实施艾灸运动,并且治好了极多疑难杂症,以此相对比,呼吁国民拒绝输液,选择艾灸治愈疾病。以后一例为标题的文章则是借“日本专家”之名来宣扬“杀死癌细胞”的“新方法”,利用人们对外国技术的信任散播谣言。

可以看出,谣言文章利用了某些群众对于“洋成果”“洋观念”的崇拜,通过给谣言加上“国际化”的伪装来博取人们的信任,甚至利用群众们专业知识的匮乏,把中国与外国对立起来比较,通过贬低中国的方式来抬高谣言的地位,可谓是不择手段。

科普标题中,未曾出现“中国”“中国人”或“国人”,出现的“美国”“意大利”“欧美”均为引用他人说法,在这一方面,谣言文章与科普文章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二)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动词对比分析

我们经过对两类文章标题进行分词处理,统计出了两类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动词(此处除开了能愿动词“能”“会”等)。具体频次见表7:

表7 两类标题top10动词词频表(单位:个)

由表7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1.在两类文章中,“吃”在动词中都占有绝对优势,“喝”的出现频率也都排在前列。

这说明在“健康养生”领域,不管是谣言文章还是科普文章,都会聚焦于食物,哪些食物可以吃,应该怎么吃得更健康,都是频繁出现的主题,因为这类主题对于健康具有很大的意义。

2.谣言标题中“吃”与“喝”的总频率明显更大。

在谣言标题中“吃”与“喝”加起来的总频率为35,在科普标题中“吃”与“喝”加起来的总频率为19,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反映出谣言文章中,以食物为主题的占比明显更大,这体现的是谣言编造者的知识领域较为狭窄,多数情况下只能着眼于某些食物能不能吃,否则会超出自身的了解范围,无法自圆其说。而科普文章则不然,主题往往还涉及到疾病的防治、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人体生理知识普及等等,因此“吃”与“喝”的总占比更小,例如:

(24)久站的、久坐的,小心腿上爬满“小蚯蚓”过日子(科)

例(24)讲述的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静脉曲张”,并且在标题中已经指出了容易使人患病的一些不良习惯,即“久坐”“久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疾病防治类文章,提醒人们应该注意生活习惯,防止患病,比起食物类主题来说,更加需要专业知识,也更难信口开河,被谣言作为主题的概率极小。

3.“看”与“知道”体现谣言的求点击倾向。

我们注意到,谣言标题中有两个频率较高的词——排名第2与第3的“看”与“知道”,科普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动词中却没有它们的踪影。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两个词语排名靠前,且与科普标题产生差异,是源于谣言标题的“求点击”倾向更强。

在谣言标题中,“看”往往用来要求读者点击观看文章,强调一定要看。例如:

例(25)北京太医院医生忠告:天太热,以下内容好好看一看:(谣)

本例中使用了“看一看”的说法,V一V结构能够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突出动作的必要性。

而“知道”则用来强调许多人不知道或大家应该知道,这里是利用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以此突出文章的重要性,目的也是促使读者点击浏览文章,例如:

例(26)感冒咳嗽只需一粒蒜,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谣)

本例通过强调“知道的人少”,使得文章观点显得更加神秘珍贵,勾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属于典型的“标题党”的特征。

四、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句式与句类对比分析

(一)谣言标题中的特殊句式

我们从句子的角度观察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发现谣言文章有两种特有句式是科普标题中未曾发现的,可以概括如下:

①标题以独词句开头,词语通常为形容词,少数为动词、名词,辅以感叹号。这类标题在阐述事件之前,首先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自身的主观态度等等,奠定文章的基调,以吸引读者的注意,词语由“震惊”“重大”“重要”等充当,一类用来形容了解到文章内容以后的人们的情绪或者心态,如“震惊”“警惕”等等,一类用来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如“重大”“神奇”等等。例如:

例(27)警惕!指甲上这些竖纹竟是大病预兆!不看会后悔!(谣)

本例以“警惕”加感叹号开头,引起注意,让读者对“指甲上的竖纹”产生好奇,究竟为何需要警惕,是什么大病的预兆,继而进一步阅读文章。

②第二类句式与第一类句式有许多共同点,第二类句式通常是以一个词语开头,随后加上一个冒号,冒号用以引出后面的事件,开头的词语主要是形容词,形容词的构成与第一类句式相似,由“震惊”、“重要”等充当。例如:

例(28)震惊:火葬场的尸油去哪儿了?!(紧急通知,务必查看)(谣)

本例以“震惊”开头,形容的是“火葬场的尸油去哪儿了”的真相,吊起读者的胃口,让人们对真相产生好奇心。

这两类较为独特的句式是语料中的科普标题中没有的。它们的共同点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倾向于把情感色彩浓烈的形容词放于句首,并且独词成句或后带冒号,从视觉上来说,就比传统的句子更加显眼一些。如果句首的形容词是形容文章内容本身,那么通常会使用带有褒义色彩的“重要”“神奇”等等,如果是形容读者的心情,那么则屡次使用偏负面或者中性的“可怕”“震惊”等词。

谣言标题使用这类标题的原因是为了吸引读者注意,一方面,营造出紧张的氛围,让读者觉得,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健康等重要的因素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让读者被蒙骗,于是情不自禁的想要了解相关内容,总之,谣言的作者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诱导读者,让他们点击标题浏览正文。

(二)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句类对比分析

我们逐条分析了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的句类组成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将这两类标题中的句子按照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进行分类并汇总,列表如下:

我们对表8进行了卡检验(2XC)。结果如表9所示:

表8 两类标题句类统计表

表9 两类标题句类卡方检验表

从表9可知,卡方检验皮尔逊卡方值<0.05,表明科普标题和谣言标题在各类句类的使用倾向上不完全一致。详细的卡方交叉表请见表10:

表10 两类标题句类卡方交叉表

从表10可知,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在陈述句和祈使句的使用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在疑问句和感叹句的使用上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谣言标题比科普标题更倾向于使用感叹句;科普标题比谣言标题更倾向于使用疑问句。

经过分析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我们发现:

1.陈述句是思维最一般的表现形式,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句子,因此两类标题陈述句使用的趋势比较相似,祈使句的差别也不大。

2.我们在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的标点符号使用状况的比较中,曾经发现了二者在感叹号与问号的使用状况上的明显差别,与此处结论十分一致。

(三)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其他特点对比分析

另外,我们在统计谣言标题与科普标题句类时还发现了二者分别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特征。

①谣言标题中的感叹句不仅多,一个标题中连用2至3个感叹句的情况也很多。

据统计,在100个谣言标题中,有17个标题连用了2至3个感叹句,共计36个,而谣言标题的感叹句总量为69个,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感叹句是“并不孤单”的,有一个或两个“同伴”的。连用感叹句,某种层面上来说,与谣言标题中存在重叠使用感叹号、重叠使用问号、或混合使用感叹号与问号的情况相似,一个是连用句子,一个是叠用、混用标点符号,大到句子,小到标点,殊途却同归,其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用重复的手法来表示强调,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

②科普标题中的疑问句不仅多,而且带有疑问句的标题很多是“1+1”的结构,即“一个疑问句加上一个其他句类”,例如:

例(29)还在误以为橘子皮就是陈皮?小心重金属中毒(科)

例(30)中药丸剂放久了药效更好?舍不得丢会适得其反!(科)

这个“其他句类”中陈述句占有较大的优势。据我们统计,在科普标题中的80个疑问句中,有44个疑问句是与其他句类组合使用的,并且都是先使用疑问句,再在后面加上陈述句、感叹句或祈使句来进行一个解答或者判断,也有少数情况,主题没有对错、正反的区别,或者问题较为复杂,疑问句后的句子会是指引读者在文章中找寻答案,也就是说,科普标题很多时候会选择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并立即解答。

这就是科普文章的一大特点,“1+1”模式即“问题/现象+答案/态度”。

科普标题中疑问句多是因为其目的很多时候是辟谣或者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所以往往会提出质疑,而提出质疑以后,直接在标题中给出答案或态度、表明观点,而非刻意故弄玄虚,非得让读者点进文章中去才能够找到作者的观点,相比谣言文章,科普文章的标题在内容上更有规律,这种规律并非像感叹号的使用那样用于煽动情绪或加强表达效果,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传递知识,即使读者没有点开文章阅读,只是浏览了标题,也可能已经获取了某个不曾知晓的科学知识。

如例(29)先在疑问句中指出有些人误以为橘子皮就是陈皮,紧接着指出这样的观念可能会导致人们重金属中毒,直接将危害抛了出来。例(30)则是用疑问的方式引出“中药丸剂放久了药效更好”的误解,后续判断出如果舍不得丢会适得其反,相对谣言标题来说,科普标题表意更加清晰,观点也要明确许多。

结语

本文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健康养生类谣言标题与健康养生类科普标题在标点符号、词类、句式与句类3个方面的倾向,并总结了健康养生类网络谣言标题的几个主要特征:

1.在标点符号方面,谣言标题倾向于使用感叹号、重叠使用感叹号,重叠使用问号,混合使用感叹号和问号,以达到吸人眼球的目的。

2.在词类方面,谣言标题中“癌”类名词和医生(中医)高频出现,与国家有关的词语经常出现,以达到引起读者关注、通过吹嘘外国技术来获取读者信任的目的;“吃”与“喝”是动词的重点,反映出此类谣言文章主题很多与食物有关,“看”与“知道”则体现了谣言求关注的特性。

3.在句式与句类方面,谣言标题经常使用单个词语开头的特殊句式吸引注意;为了抒发强烈情感频繁使用感叹句。

猜你喜欢

感叹号问号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问号和叹号
感叹号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谣言
天上掉下个大问号
感叹号大王(上)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
问号处是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