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炭企业意识形态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0-12-28范中纲
文/范中纲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助于引领和推动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作为国有煤炭企业,开展卓有成效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巩固好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具体实践中,积极破除意识形态工作藩篱,努力探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是引领和推动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国有煤炭企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
国有煤炭企业发展至今,具有集中度高、人员密集、处于群体作战和“兵团作战”的特征。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鱼目混杂,如果不积极展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激发出的向上的声音,那么追求个人主义私欲自由化的颓废消极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且这种消极思想极易传播、影响广泛,对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会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国有煤炭企业积极主动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建设尤为重要,这对引导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凝聚推动企业发展的群众力量具有积极作用。
二、国有煤炭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国有煤炭企业注意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变化性、独立性、能动性、继承性、不平衡性等方面。
一是“政治性”,即在思想文化工作中尚未能充分重视与意识形态共通的政治性特征。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网络监管等与意识形态共通的政治性特征重视不足,这样,自由化的东西就会渗入其中,从而淡化政治性,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消极信息的传播,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冲击。此外,企业未能从政治统领和政治建设的角度切入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谈意识形态、抓意识形态,就各自工作谈各自工作、抓各自工作,出现了隔靴搔痒、“两张皮”现象。
二是“变化性”,即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应对不充分。在实践中,一些国有煤炭企业分析研判意识形态时对“变化”认识不足,对这些话题产生的环境、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不透、把握不够、研判不足,导致工作出现了“一多三少”状况,即抓住事物表象多,分析原因工作做得少,研判趋势工作做得少,引导职工群众认清事物本质工作做得少。此外,对可能造成的影响,未能采取正确的应对办法有效引导职工。
三是“独立性”,即“主抓”变“独抓”,尚难形成工作合力。国有煤炭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大都由宣传部门“主抓”,并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责任清单。然而,不少企业的宣传部门在履行“主抓”责任的实践中,缺少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主抓”变成“独抓”,并且尚处于“分析职工群众谈论某项政策给个人带来的影响多,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对待政策实施而采取的办法少”的初级阶段,这使职工群众的关切难以得到积极回应,导致意识形态工作未能发挥出最大功效。
四是“能动性”,即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一些国有煤炭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仅仅浅层次地做了一些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有的甚至连“规定动作”执行也不到位,未能从高要求出发、向高标准看齐,未能结合自身实际丰富“自选动作”。如,浅层次地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未能组织理论队伍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浅层次地开展统战工作,未能充分扩大统战对象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浅层次地推进支部的意识形态工作,未能充分发挥支部书记日常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等等。
五是“继承性”,即继承党的开展有力斗争、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战斗性不足。一些国有煤炭企业,未能有效继承和充分发扬中国共产党开展有力斗争、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战斗性光荣传统。在观念上,努力紧跟“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的大潮流、大趋势并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不够;在内容上,有力回击恶毒攻击国有煤炭企业性质地位作用、恶意诋毁国有煤炭企业形象的言论不够;在行动上,全力创新工作方法手段,升级改造网络媒体,推出适合不同受众需求的精品力度不够;在支撑上,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网络人才建设,组织网络人才与错误观点、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的力度不够。
六是“不平衡性”,即职责落实、制度落实、工作推进与落实层级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在职责落实上,不少国有煤炭企业在落实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时,对好执行、易落实的职责,履行的力度大、动作大;对执行难、需要啃硬骨头的职责,履行的力度小、质效欠佳。在制度落实上,落实研判和通报、信息报送等制度比较到位,而对会议、定期汇报、述职、监督检查等制度尚存在不到位现象。在工作推进上,由于各单位思想认识、人员配备等条件不同,落实情况和效果不一。在落实层级上,国有煤炭企业各级公司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落实推进存在差别。
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举措
国有煤炭企业针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抓好落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抓。站在为党夯实执政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的高度上,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从政治的角度思考各项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共通点,选好切入点,用各项工作的成果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
二是突出育人导向重点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为目标,以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为抓手,以“大讲堂”“论坛”为拓展,形成特色鲜明、受众广泛的品牌,构建多维复合的网络育人工作格局。
三是坚决压实责任合力抓。坚决压实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其他领导的“一岗双责”责任,宣传部门的“指导、组织、协调、督查和落实”责任,其他部门的工作责任,把千头万绪的工作以责任为纽带,联系起来、落实下去。
四是强化阵地管理创新抓。以政治为标准规范各类论坛、讲座、培训和刊物等,牢牢控制各种不当言论;以融合为方向建设新兴媒体业态,牢牢把控正确舆论导向;以网络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治理,牢牢占领网上舆论阵地,以大胆实践的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天地。
五是选优配强队伍接力抓。选择配备信仰坚定、纪律严明,理论修养高、能力本领强,尤其是对党的事业高度认同的人进入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队伍和工作队伍,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才储备。
六是发挥国企优势赋能抓。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精神,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品牌。发挥诸如潞安集团石圪节煤矿创造的享誉全煤行业的石圪节精神等国有煤炭企业的特殊优势,讲好身边的人和身边的故事,更好地凝聚正能量,为意识形态工作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