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光掘热逐梦行
——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70年发展报道

2020-12-28范玉臣

中国煤炭工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矿务局鸡西矿区

文/范玉臣

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有着百余年开采史和七十多年建企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鸡西矿工与黑暗为伴,与光明共生,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捧出来自远古的光热。70年来,一代又一代鸡西矿工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以务实和担当的精神续写着属于自己的逐梦历程。

红旗下的奋进

1933年,日本侵略军陆续侵占了鸡西地区的各煤矿,对煤炭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在13年的时间里,共掠走煤炭2000多万吨。日伪时期的矿山犹如人间地狱,鸡西的矿工们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血泪史。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华亿万儿女众志成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鸡西矿工们沐浴着胜利的曙光,迎接着新生活的到来。

1946年9月,东北工矿处开始接收鸡西地区各煤矿,并调150名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工作过的干部到鸡西工作。鸡西矿区是解放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接管的第一个矿区。

1946年冬至1947年初,中国共产党在解放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的紧要关头,哈尔滨市民和铁路蒸汽机车曾因缺煤而烧大豆、豆饼、木拌子,是鸡西矿区运煤30万吨应急解危,保证了后方增产军需物资及时运到前线,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7月15日,在东北工矿处鸡西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鸡西矿务局。同年10月5日,中共鸡西矿区委员会成立。从此,鸡西矿区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迎来了一个辉煌的年代。

在这个辉煌的年代,企业见证了太多新中国的工业奇迹。在党的支持和关怀下,鸡西矿区的采光者们在红旗下昂首阔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奉献着“鸡西煤量”,从而收获了不计其数的矿山荣誉。

1950年7月1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全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小恒山竖井举行开工典礼,1955年2月1日移交生产;1958——1960年间,新建二道河(竖井)正阳和大通沟三矿;1964年新建张新矿(竖井)和滴道竖井,1965年接管东海矿,1970年新建平岗矿,1972-1983年先后新建城子河竖井和杏花竖井;1953——1985年间先后在虎林、密山、鸡东、林口、穆棱等县境内新建农场、林场共36处,发展了木材(主要用于矿柱)、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为煤炭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

由于鸡西矿务局生产发展迅速,1956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鸡西县,成立鸡西市。鸡西矿务局的矿井数量从原有的5个,增加到12个;生产方式从笨重的手工劳动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综合机械化发展;矿井布局从星罗棋布的小井群,发展到集中化、连续化的大生产;生产规模从年产原煤300多万吨,发展到1991年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基地,并有力地支援了石嘴山、六盘水、七台河、伊敏河等矿区建设,为共和国的煤炭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煤炭部、黑龙江省“大面积丰收局”“大庆式企业”“现代化矿井”“双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等诸多殊荣。荣誉的背后是逐梦的奋斗与艰辛、奉献与担当。

鸡西矿区创造着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为煤炭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铺路搭桥。当年的鸡西煤矿干部学校发展成为鸡西矿业学院(即今天的黑龙江科技大学),鸡西矿业学院又支持着后来的阜新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建设。从恒山井口走出来的鸡西煤矿工人文工团,已成长壮大为赫赫有名的中国煤矿文工团,把舞台搭到了大江南北,把煤矿之歌唱遍祖国各地。

1948年7月,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的前身鸡西矿务局成立

1955年,鸡西矿区建成投产小恒山矿立井

综合机组投产剪彩仪式

困境里的坚守

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鸡西矿区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及2012年开始的煤炭市场“寒冬”两次严峻考验,让企业陷入了困局。面对严竣挑战,鸡西人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以不灭的斗志,坚守着煤矿主业,不舍“东山再起”的梦想。

1996年至2000年,是鸡西矿务局历史上最困难的五年。1998年煤炭部撤销,鸡西矿务局划归地方领导,在经济运行上被完全推向市场,国家对鸡西矿务局完全“断奶、断粮”,使煤炭产销量急剧下滑。面对严峻形势,鸡西矿务局在经济运行上,提出了“依托煤炭求生存,跳出煤炭求发展”的战略构思,号召员工走工务农、工务牧道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鼓励庭院经济,各自突围,各自解困。大力精简分流人员,到1998年累计分流下岗人员30674人,减轻了企业负担。

2000年,局领导班子向全体员工庄严承诺:一定让矿工吃上饭、吃饱饭、吃好饭。在达标保安全、接续保产量、减人保工资、管理保盘子等多方面苦干实干。一年间,鸡西矿务局破解了生产经营瓶颈,逐步走出了低谷,于2001年改制为鸡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时间,人心思干、人心思变蔚然成风,广大员工期盼解困发展的梦想无比强烈。

2001-2005年,是鸡西矿业集团复苏振兴的五年。2003年以后,鸡西矿业集团原煤产量每年以100万吨的幅度递增,特别是以2004年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为标志,企业由恢复性好转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并于2004年12月,部分优良资产并入龙煤矿业集团,成为龙煤矿业集团鸡西分公司。

然而,来自市场经济的考验远远没有结束。进入2012年,受国内煤炭产能增长、进口煤炭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国煤炭市场需求锐减,煤炭价格、企业利润明显降低,煤炭企业遭遇了黄金十年后的又一个“寒冬”。特别是在2014-2015年,国内煤炭库存增加,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煤炭市场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享受了短暂的“复苏”,鸡西矿业公司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困局持续,处于困局的采光者没有在困难面前屈服。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龙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龙煤矿业集团鸡西分公司于2014年10月改制为鸡西矿业公司。为了“破局解困”,公司党委提出了“齐心协力抓安全,全力以赴抓扭亏,统筹兼顾抓改革,筑强优势抓党建,关注民生抓福祉”五抓基本工作思路,以“强基固本、安全发展”为目标,以“保安全、稳增长”为主线,积极应对煤炭市场骤变带来的巨大压力,通过加快调整,合力攻坚,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局面。

新发矿工业广场

高质量的追求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迎接的也不总是鲜花和掌声,有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甚至失败……”这是2016年4月到任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佳喜在《鸡西矿工报》刊登的署名文章《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中的一段话,这也是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与严峻煤炭市场形势之间的一场博弈,彰显着新时代的“采光者”们力求破冰前行、高质量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态度与毅力。

2017年年初,王佳喜的主张被浓缩成安全、接续、管理、风气“四件大事”写进了当年的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这“四件大事”就如同在市场这张棋盘上,棋手首先抢占四个落子,代表着四个解困的方向。从此,公司围绕这“四件大事”,坚持“五年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一路砥砺前行。

在安全方面,公司领导班子向全体员工灌输“六零”目标(安全生产零死亡、隐患控制零容忍、现场作业零伤害、企业管理零缺陷、履职尽责零失误、瓦斯治理零超限),要求各矿务必做到六个首先(重大决策时,首先想到安全;谋划工作时,首先考虑安全;安排部署时,首先强调安全;跟踪检查时,首先盯住安全;考核奖惩时,首先前置安全;履责问效时,首先突出安全)。同时,公司加大了瓦斯治理与安全基础上的投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据统计,2017年投入1037万元,对各矿“六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矿井科技治灾防灾能力得到有效增强。2018年投入1.4亿元,对杏花、城山等矿井的提升、通风、主运、排水、供电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系统配套能力。2019年公司继续加快系统改造,投入2亿元,重点实施系统改造升级。

在发展井下接续方面,公司坚持“采掘速度与公司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采掘质量与公司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的原则,在理顺采掘关系、加强外围保障、改革工资政策、加快四化建设(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与四新建设(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严格工程质量等方面精准发力,从而使矿井采场接续紧张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据统计,全公司采煤机械化程度达10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煤矿的25处设备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具备了无人值守功能。

在管理方面,2016年以来,公司拿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和意志,横下一条心,形成了誓将改革进行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吹响了打好新一轮改革脱困攻坚战的冲锋号。先后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地面辅业单位“五自经营”等系列改革管理措施,促进同国内先进企业接轨。比如,公司机关从2018年1月1日起,率先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建立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公司人力资源部初级正职绩效工资标准为1625元,1月份考核后最高的达到1961元,最低的仅得980元,绩效考核工资相差50%,既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格局,更严肃了劳动纪律,机关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作风建设方面,2016年以来,公司党委将党的工作深深地融入到公司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四件大事”,抓好党建工作,积极推广“班前教育五项流程”,从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行为养成等源头之处抓安全;积极利用各类监督方式,确保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积极推广“师带徒”活动,在人才接续上做文章;积极履行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打假制庸”工作,为公司安全生产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公司领导班子始终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据统计,2017年全公司员工月平均收入比2016年提高1068元;2018年公司员工月平均收入比2017年提高577元。

在工资待遇提高的同时,煤矿工人的福利也不断提高。公司定期组织劳模和优秀员工分赴五大连池、威海、山海关疗休养,并坚持开展“两堂一舍”达标检查,严格班中餐、浴池、通勤车、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管理,工人每次入井都能享受一盒奶制品。生活中吃穿无忧,新楼入住、轿车代步已不再是奢侈之谈,更加体面劳动、更有尊严生活的向往已逐步变为现实。

回首70年的发展征程,鸡西矿区“采光者”既有成长、壮大和辉煌,也有阵痛、磨难与复苏,不变的是他们为祖国经济建设奉献光热的赤诚。站在新的起点上,鸡西矿工继续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新时代的曙光,在追寻高质量发展和更加美好生活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综采工作面

瓦斯发电站

千米钻机落户矿山

猜你喜欢

矿务局鸡西矿区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鸡西电子商务数据分析
努力让鸡西发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优 全力开创鸡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局面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近35年鸡西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梦依稀
批评艺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