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全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12-28郭梦虎赵玲程珂吴凡王丽祯邓海平张海蒙沈雪勇
郭梦虎,赵玲,程珂,吴凡,王丽祯,邓海平,张海蒙,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201203)
中国针灸已日益成为世界的针灸,时代需要更多合格的国际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能适应国际传统医学领域中工作的中医药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使学生在良好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中医针灸推拿临床技能,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12年来针对非中文国家的留学生,开设了全英语授课中医针灸学专业。笔者所在的教研室承担《经络腧穴学》课程全英语教学至今已有6年,现将近年的教学探索实践总结如下。
1 注重文化融入
1.1 以往针灸对外教学的特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全英语中医针灸学专业是一次全新、大胆的尝试。以往针灸对外教学以留学生本科班和国际针灸培训班(简称“国针班”)这两种形式为主。前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入学前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以中文授课,授课教材和内容与中国学生相似;而后者为短期培训班,采用全英语授课,学生在6个月时间内学习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针灸技法以及临床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所以用于《经络腧穴学》部分的学习时间很短。对于国针班的学生来说,采用经络和腧穴的国际标准代码可以避免记忆复杂的中文拼音,有利于学习效率,而且时间所限,他们只能学习一部分重点穴。
1.2 全英语中医针灸专业的教学特点
全英语中医针灸学专业面向全球招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所招收的学生中,有的来自欧美国家,也有的来自周边亚洲国家,他们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思维方式等均有差异,而且大多没有中文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特点[1]。
从培养目标来说,他们和留学生本科班是一致的,即培养合格的中医师,并且突出强调针灸临床技能,所以针灸类课程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占了很大比例。例如《经络腧穴学》课程的课时就多于中文留学生班。在讲述《灵枢》经络循行时,借鉴目前国际通用针灸教材(如《中国针灸学》,A Manual of Acupuncture等)中的翻译文本,并结合对不同翻译版本的探析[2],将经络循行原文中诸多术语及其内涵厘清,有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络学说。目前腧穴标准定位是以体表解剖学为基础,且以解剖学名词进行描述的,所以熟悉肌肉、骨骼等常用解剖标志后,学生学习腧穴定位并无障碍。而经络腧穴学中对于腧穴名称的教学,考虑到语言限制,如果采用“国针班”的方式,即以国际标准代码教学,学生更容易掌握,但他们对于腧穴中文名称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却大打折扣。“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腧穴的中文名称中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古人对生命现象的理解,有些腧穴的名称还和它的某些功效有关,所以腧穴中文名对于学习中医针灸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标准代码,在考核中腧穴的代码和拼音同时出现,减轻学生负担,方便今后国际交流;其次,授课时结合国际通用针灸教材中穴名的英语翻译,对腧穴名进行释义讲解,让腧穴从单纯的体表解剖结构变成传统文化和中医内涵的载体,不仅加深学生对腧穴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 联系临床案例教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招收的全英语中医针灸专业学生,不仅有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有已经工作的临床医师、理疗师等其他医学从业人员,他们因为对中医针灸推拿感兴趣,并希望早日将中医诊疗技术运用于临床而选择来中国求学。从基于结果的学习(OBL)教学理念出发,教学目标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某项技能的实际运用,即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预期学习结果,在开展针灸基础教学时就紧密结合针灸临床实践[3]。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更为关注针灸临床诊疗,经常会询问具体临床问题的治疗选穴,并且课堂上思维活跃,课堂讨论参与度较高。《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医学的基础理论课,有大量理论讲解的内容,是学生接触针灸推拿学的起点。根据学生特点,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4-6],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加入临床案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实际[7-8]。但考虑到本课程的基础属性,采用临床案例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临床案例中涉及到的穴位尚未学到,学生尚未具备案例中运用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思维等。尽量选取较简单的临床案例作为课程导入,并且采用已学过或较基础的穴位进行治疗,学生在思考案例时可加深对腧穴临床主治的理解。此外,通过案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并联系之前已学过的相关腧穴知识[9]。例如,讲授以任脉中脘穴治疗虚寒胃痛的案例时,可引导他们思考是否可以采用胃经上已学过的部分腧穴来治疗或作为中脘的配穴进行治疗。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材上干瘪、抽象的腧穴主治变得具体和生动,而且作为针灸推拿基础课的《经络腧穴学》即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大有裨益。
3 强调人文关怀,夯实操作技能
3.1 沟通能力与人文关怀意识
在《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操作技能教学中,需要互相进行合作,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两个一组互相练习点穴操作。在操作中,强调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事、共情,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操作者要考虑怎样让被操作者感觉舒适且方便操作,学会“换位思考”,强调互相平等、互相尊重,融入“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的传统文化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加强人文关怀意识。
3.2 实践操作技能
针灸推拿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只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不强调操作,学生可能会熟练背诵腧穴定位却无法在人体上准确取穴,这不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人体身上划出循行路线,准确在别人身上点出所学腧穴。因此在课程中增加操作课的比例,每堂课新学经络循行或腧穴定位后,马上开展操作练习,采用直径约 6 mm的彩色圆形的粘纸,请学生自己贴在穴位上,先由同伴检查,再由老师和助教进行检查纠正。这样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较活跃,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知行并重,深受留学生欢迎。除了授课中加强操作练习,在最后的成绩中也大幅增加操作考核的比例,目前共有 3次分阶段点穴操作考试和最后点穴总考,占期末总成绩的50%,改变期末笔试为重的考核方式。在前期教学改革中发现,增加点穴操作实践的课时后,《经络腧穴学》教改后成绩有明显提高[10]。在全英语班采用同样的教改方式后,同一教师教授的《经络腧穴学》教改前2014学年班级平均卷面成绩(69.0±16.4)分,提高至教改后2017年(78.65±12.43)分,统计分析教改前后成绩有显著差异(P<0.05)。教学和考核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从而有效夯实操作技能。
4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混合教学”方式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等教学方式受到年轻人的青睐[11-12]。混合教学是指将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相融合,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13]。近几年,部分中医院校对于《经络腧穴学》这样传统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尝试教学改革[14],引入混合教学方式[15],通过增加学生在课堂时间外的学习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沟通,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设立班级微信群,参与课程的老师和同学加入微信群。讲授每一条新经络及其腧穴前,教师先将课程的重点内容发入微信群,学生大致预习教材相关内容;授课后,教师再将此经络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总结后发入微信群,供学生复习。助教将每堂课中重点穴的取穴过程拍摄视频并上传微信群供学生课后复习点穴操作。此外,如果学生在课前课后遇到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在微信群里提出,和其他同学讨论,最后由老师解答。
考虑到留学生今后将在海外国际医疗领域工作,他们应具备国际化视野。因为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请他们介绍本国中医针灸的发展情况,增进互相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用目前临床证据,并介绍目前针灸在部分海外国家的临床运用情况[16-17]。另外借鉴文献分析(Journal Club, JC)模式,JC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18-21],其核心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对相关学科的兴趣并加深了解[22]。每学期安排部分课时作为文献分享,鼓励学生检索并阅读针灸研究文献,通过文献评价,培养他们筛选文献的能力;每个学生选取一篇研究报道进行汇报,并通过自由讨论的课堂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汇报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5 小结
中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不仅向海外输送中国本土中医高等教育培养的国际中医人才,还可以为进一步发展海外中医教育培养教学人才和积累教学经验[23-24]。相比我们教研室之前承担的短期国针班和本科生双语教学等课程,全英语授课的《经络腧穴学》无论从课程内容还是授课方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参与授课的老师都有海外访学或工作的经历,具有较好的外语及专业水平,这是我们开展全英语教学的基础。第二,全英语授课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汉语基础,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考虑到近来海外部分国家“干针”与“针灸”之争[25-26],笔者认为中国中医院校的针灸国际教育不仅要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更要强调中医针灸的文化内涵。所以在采用国际通用教材的基础上,融入了教研室前期对外教学中积累的部分素材,对部分经络和腧穴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作了详细讲解,厘清部分针灸术语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觉得中医针灸不仅是医疗技术,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第三,海外留学生大多思维活跃,自我学习及动手能力较强,且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后成为执业中医针灸师而来华求学;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采用“双主转换模式”[27],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点穴实践操作能力,为之后其他针灸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辅以“混合教学”及Journal Club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希望以上体会能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有所启示,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推动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