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黄牛一例焦虫病的诊治体会
2020-12-28杨喜春韩连花王爱华
杨喜春 韩连花 郑 伟 王爱华
(1.永吉县公路动物卫生检查站,吉林永吉 132200;2.永吉县西阳镇畜牧兽医站,吉林永吉 132201;3.永吉县北大湖畜牧兽医站,吉林永吉 132224)
牛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牛红细胞内的多种寄生性血孢子虫引起的一类牛寄生性疾病的总称,又称蜱传热、红尿热等。该病的种类主要有牛双芽焦虫病、牛巴贝斯焦虫病及牛泰勒焦虫病等。主要是由双芽焦虫、巴贝斯焦虫和环形泰勒焦虫引起。蜱虫是该病的传播媒介,该病流行特点是在夏、秋蜱虫繁殖季节多发,农区多散发;以两岁以内犊牛和青年牛多发;临床上多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慢性消瘦和死亡等为主要特征。
1 发病情况
1.1 基本情况
畜主刘文,永吉县万昌镇康家村村民,饲养黄牛13头,其中可繁母牛6头、育成牛3头、犊牛4头,养殖方式为放牧为主结合舍饲方式。
1.2 发病经过
询问畜主得知,发病牛为7月龄犊牛,发病前10d左右发现该犊牛出现打蔫、采食量比正常减少、走路慢、不稳当等症状,畜主没有在意,直到当日牛完全停止采食,出现喜卧、站立时打晃、被毛粗乱、不倒叫(反刍)、鼻镜干燥等一系列症状后才打电话求诊。
2 临床症状
体温41.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喜卧;病牛呼吸急促、鼻镜干燥龟裂、流黄色粘稠鼻液;听诊心跳加快,心率132次/min,心音范围扩大;胃肠蠕动减弱,反刍嗳气停止,瘤胃轻微鼓气;口腔粘膜黄白色、贫血;尿液呈红色,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牛被毛粗乱、体质消瘦,两侧颌下淋巴结稍肿大,有压痛。
3 诊断
3.1 确诊
根据发病季节、体温升高呈稽留热、贫血、黄疽、血红蛋白尿等典型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焦虫病。
3.2 鉴别诊断
牛流行热病是“三日热”,没有贫血、黄疽、血红蛋白尿等症状;而炭疽病则有急性死亡和死亡后七窍流血,血液呈煤焦油样等特点,因此排除上述两种疾病。
4 治疗
贝尼尔剂量:犊牛20ml(含量2g)(按5mg/kg),生理盐水250ml混合一次静脉滴注,配合2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50ml、20%安钠咖10ml,混合一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日。同时,静注5%氯化钙80ml。患牛不反刍使用牛消食散(通化兽药厂生产)200g、酵母粉80g混合温水一次口服,每日一次。
经3日治疗,病牛体温恢复正常至39.1℃,症状逐渐减轻,精神状态大有好转,食欲逐渐恢复如初,反刍嗳气正常,基本痊愈。
5 预防
5.1 紧急预防
对暂未发病的12头牛使用贝尼尔,按3~4mg/kg的剂量用药,即每次成年牛1~2支,犊牛0.5~1支肌内注射,隔天1次,连用2~3次。
5.2 一般性预防
叮嘱畜主每年在牛群放牧前,用贝尼尔2~3mg/kg进行预防性肌内注射,每间隔1个月注射1次,一般每年注射2次即可。
5.3 消毒驱蜱
用1~2%敌百虫溶液对牛舍及院内进行全面消毒,每月1~2次,杀灭传播媒介蜱虫。
6 病例体会
6.1 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尽管该病在农区一般呈散发性发病,但由于发病症状呈渐进性逐渐加重,如不及早发现和治疗,极易引起黄牛消瘦和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当引起养牛户重视;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6.2 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因该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特点,如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或采集病料通过实验室镜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一般不难诊断;治疗动物焦虫病的首选用药是贝尼尔、黄色素或台盼蓝等,只要正确诊断,选对药物,就能收到满意疗效。
6.3 定期预防注射及除蜱
积极做好定期预防注射及除蜱等工作,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强化日常科普宣传工作,积极做好该病的预防性用药和定期驱除蜱虫等工作,有效减少牛群感染焦虫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