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12-28次仁拉姆

兽医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败血症出血性牦牛

次仁拉姆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山南 856600)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尤其是在兽医管理上,导致牦牛免疫失败,同时没有完善的综合疾病防控机制和措施,采取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以及不完善的科普宣传力度等原因造成牛出败的频发发生。

1 原因

1.1 兽医主观因素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常会发生重大的动物疫情,各级的兽医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将工作的重心集中在应对和防控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中,相对地对其他地方流行的疾病不够重视,造成疾病防控工作中出现漏洞。因为致病菌在受到环境影响下容易发生突变,最终诱发败血症,加上兽医管理上的疏忽,很容易造成牛出败疾病爆发和流行的风险增加[1]。

1.2 牦牛免疫失败

牦牛接受免疫注射失败也容易导致此病的发生,具体的原因有:首先是因为疫苗注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剂量,因为大多数疫苗注射的人员是地区的牧民和村级的动物防疫人员,它们无法掌握好剂量,甚至会为了降低应激反应,人为降低疫苗的剂量;其次是没有较高的注射密度,在实际注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剂量不够或者是漏注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成年牛的注射过程中,会对预防注射幼龄牛和犊牛放松警惕,造成牦牛的发病率上升;第三,没有统一的注射时间,加上不完善的疫苗保存导致该病频发,地方的疫苗主要是统一由县乡兽医站进行发放,牧民自我决定具体的注射时间,这样就造成牦牛注射疫苗的时间不一致,若是等到夏天进行疫苗注射,部分疫苗可能会出现效力下降甚至是失效的现象,而部分牧民会将疫苗保存到牦牛发病才进行注射,此时已经无法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第四,疫苗自身存在质量和时效问题,在1995年之前使用的疫苗有8到12个月的免疫期,一般是一年进行一次免疫就能够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从2006年开始使用的疫苗,其只有4到6个月的免疫期,所以需要一年至少两次注射免疫,若是牧民无法对免疫注射时间进行及时调整就会导致免疫漏洞;最后,对菌苗的基础研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我国菌苗生产中使用的菌种仍然是上世纪研究的菌株,并且已经使用了几十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流行疾病的病菌已经发生变异,所以使用的菌株无法起到较好的免疫效果,最终导致动物免疫失败[2]。

1.3 没有进行完善的饲养管理

在进行牦牛饲养过程中,没有加强饲养管理。西藏高原的牦牛主要是在高山上放牧,牧民采取粗放式的方式进行饲养导致很懂牦牛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同时频繁发生机体应激反应,此时巴氏杆菌会直接侵入到牦牛体内,造成大面积疫情,尤其是在走场放牧的过程中发生牛出败;此外,若是犊牛无法得到足够的母乳喂养也会出现营养不良问题,无法形成完善的基础免疫能力,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蚀。

1.4 没有采取完善的综合防控措施

目前针对此病主要采取疫苗注射这种预防措施,而没有有效地落实综合疾病防控措施,牧民没有对各种设施进行消毒,同时无法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的牦牛尸体,并随意将其丢弃,甚至是将病死的牦牛牛皮进行售卖,最终导致该病的扩散和传播。此外,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频发也是因为当地的检疫工作不到位,尤其是将检疫不合格的牦牛进行私自售卖、运输和引进,导致牛出败疾病的扩撒和传播。

1.5 没有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西藏的牧民一般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到牛出败的发病规律,没有形成较强的防控意识,同时也没有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加上当地的科普宣传工作不到位,最终造成牛出败的频繁发生。

2 综合性防治措施

2.1 及时隔离

此病传染速度较快,为避免病情蔓延,一旦有确诊病例,应及时将患病牛、疑似病牛与健康牛隔离,同时,健康牛应紧急接种牛出败菌苗。

2.2 对症治疗

对病牛采用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治疗,3-5天可痊愈;治疗期间,病牛单独圈养,不与健康牲畜混群饮食。

2.3 预防措施

(1)死尸挖坑深埋;病畜和可疑病畜隔离治疗。

(2)病、死畜圈舍内粪便、垫草等用强力消毒灵进行全面消毒并深埋。

(3)疫区周围的村庄、其他牧场健康牛进行开展牛出血性败血症免疫注射,严防疫情进一步扩大。

(4)在疫情尚未彻底控制和消灭前,禁止该区域肉食等畜产品运往其他区域销售。

(5)建立消毒设卡,凡进出疫区的车辆和行人、携带物品等都要严格进行消毒。

2.4 加强宣传科普

相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防控牛出败疾病的各种宣传,加强牧民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并了解相应的防控措施和知识,提高对牦牛的饲养和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牦牛抵抗疾病的能力。

2.5 加强监督检疫工作

为了避免该疾病的传播和扩散,相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牦牛进行检疫,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建设并完善疾病防疫监督体系,发挥监督职能。

2.6 加强对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针对当前疫情的具体细节,相关的科研部门应该要加强研究和开发有效的疫苗,对流行病学进行充分了解,并能够在原有的菌苗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免疫效价测定,从而提高牦牛的免疫力。

3 结语

总之,针对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频发,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其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从而推动牦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败血症出血性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牦牛场的雪组诗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