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0-12-28高雅李娜王明弘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血压用药饮食

高雅,李娜,王明弘

(吉林医药学院 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0 引言

我国有5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老年群体的常见病[1]。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采用居家照护,随着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老年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需求也在增长,社区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健康教育、生活干预、中医护理、定期访视方面来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

1 健康教育

1.1 建立档案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信息和病情后,为其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档案,对患者进行高危识别、疾病筛查和针对性干预[2]。

1.2 健康宣教

为老年人进行健康宣教,可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高血压基础知识普及,采用互联网的新型教育策略,为患者提供病情信息[3];第二阶段,树立治疗信心;第三阶段,提供行为指导,根据患者特征,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5]。

1.3 指导用药

普及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帮助患者充分掌握药物知识和用药方法[5],提高用药安全。建议老年人早晨6~7点服用药物,用药后卧床休息几分钟;将药物放在患者取放方便的地方,监督其按时用药[6];从小剂量、长效制剂的药物开始,可同时联合给药。服用缓释剂时要整粒吞服,按剂量服药,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7];维持血压平稳和观察不良反应[8];服药后运动量不宜过大[6];嘱患者定期检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合理用药习惯。

1.4 时间护理教育

(1)病情监护:人们血压白天升高,夜晚下降,峰值位于10:00、18:00,谷值位于2:00、14:00,注意在不同时间测量血压[9]。(2)用药指导:按照血压节律服用药物。(3)心理干预:9:00~10:00、16:00~17:00、19:00~21:00是人体心理活动的时间段,进行心理疏导效果极佳[10]。(4)饮食指导:晚餐尽量在17:30之前,进食晚可导致生物节律紊乱[9]。(5)运动指导:最佳锻炼时间为15:00~16:00、20:00~21:00,餐后不宜锻炼,冬季注意保暖[10]。

2 生活干预

2.1 饮食干预

2.1.1 制定一对一饮食方案

根据患者的家庭条件及疾病进展,提供专属饮食规划,用中医诊断方式将患者体质分型,进行针对性的调护[11]。荤素搭配,少食多餐。保证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合理分配每日脂肪、糖、蛋白的摄入量,糖类以复合糖为主,蛋白宜选用优质蛋白[12]。嘱患者按要求控制饮食,戒烟戒酒。

2.1.2 低盐摄入

高盐饮食极易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3g/d,为患者发放2g限盐勺,宜选用高钾低钠盐,少食腌制食品,如咸菜、腐乳等。曹建林研究414例高血压患者,为其进行限盐饮食,一年后,患者血压显著降低,临床有效率达91.55%[13],可见低盐饮食对控制患者血压有显著作用。

2.1.3 适量脂肪、蛋白质摄入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控制体重,虽然脂肪可以增加饱腹感,促使机体加强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消化,但饱和脂肪酸会促使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发生,患者应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增加摄入不饱和脂肪酸,预防血栓形成,多食用花生油、芝麻油等。患者还应摄入适量蛋白质,优选优质蛋白,如鱼、牛奶、大豆等。

2.1.4 增加镁、钙、钾摄入

镁、钙、钾可有效调节机体血压。患者应多食镁、钙、钾含量高的食物,如玉米、花生、新鲜蔬菜、水果、各种豆类、牛奶等。

2.2 运动干预

2.2.1 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运动可调节患者心情使其处于身心放松状态,改善机体血压调节功能[14]。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及病情发展为其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及方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运动方案。选择低于最大摄氧量70%的运动。运动方式采用有氧运动、柔韧性运动、阻抗运动等,可根据患者的行为习惯,自行选择运动方式,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来提高干预效果。

2.2.2 有氧运动

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心理[15],如骑车、快走的有氧运动。运动环境选择含氧密度高的地方[15],如森林公园。运动时间以3次/周,30min/次。

2.2.3 柔韧性运动、阻抗运动

柔韧性运动可改善身体灵活度及协调性,以关节灵活操为主,1次/天,1min/次[16]。使用阻抗训练提高心血管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肌肉能力[17],如划船锻炼、握力锻炼等。

2.3 心理干预

2.3.1 心理指导

疾病带来的病痛和长期费用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降低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指导其控制情绪,向患者解释负向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引导其倾诉内心感受,耐心劝解,使患者感到被重视、被理解[18]。为患者提供积极案例,增强患者信心。研究表明,提供长期心理护理也会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使多巴胺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降低,交感神经恢复张力活动,以维持正常血管张力水平[18]。

2.3.2 音乐疗法

建立音乐数据库,使用音乐治疗,根据患者的差异性提供不同的音乐处方,如焦虑患者推荐《寂静山林》、《高山流水》;抑郁患者推荐《皇帝》、《姑苏行》[19]。

2.3.3 情绪释放疗法

情绪释放疗法(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是将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和心理学融合,通过穴位敲击,疏通经络,有效缓解压力与负面情绪。对焦虑抑郁的患者行EFT干预,由护士、心理咨询师、中医理疗师等组成干预团队,在干预前向患者行理论指导,示范并指导患者穴位敲击练习,通过对焦情绪、敲击穴位、神经语言情绪学(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脱敏[20]、反馈等四个阶段进行EFT干预,鼓励患者持续治疗。刘婉莹指出,情绪释放疗法可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20]。

3 中医护理

通过耳针电刺激,将电针仪的耳夹正负两级作用于耳廓的降压点和降压沟上,刺激迷走神经,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达到降压目的[21]。此方法无副作用,接受性高,易于掌握,便于社区推广。研究显示,指导患者打太极拳,练八段锦,配合穴位按压等疗法也有显著效果[22]。每天早晨做10min准备运动后,打30~40min太极拳或八段锦,休息10min,恢复正常心率,完成一天的运动量[23]。研究表明,如此运动可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状态,调节血压,消除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23]。

4 定期访视,规律复查

开展定期访视可有三种方式:(1)集中访视,40min/次,普及高血压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使其意识到及时服药及各种护理措施的重要性。(2)入户访视,30min/次,纠正患者错误的行为习惯,鼓励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监督饮食及运动,关注波动情绪,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3)电话访视,记录用药情况,积极解决患者问题,缓解不良情绪,鼓励其坚持治疗。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家中自备血压计,家人每天为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血压过高及时就诊。研究显示,定期访视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24]。

5 结语与展望

高血压作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需长期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压,社区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患者状况,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服务。本文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和实施健康教育,在饮食与运动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开展定期访视。通过社区护理,使患者形成合理的用药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

近年来,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社区医疗中心管理制度有待完善。②社区医护人员较少,缺乏精密医疗器械,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③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不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系统服务。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相信未来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血压用药饮食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