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研究进展

2020-12-28赵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因性情志放化疗

赵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0 引言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最常确诊的癌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女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最新的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2018版)将CRF(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定义为: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与癌症或癌症的治疗有关,并且妨碍日常生活”[1]。有研究人员认为在各类癌症的治疗中,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程度要高于其他癌症患者,主要原因是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和其他癌症患者在治疗中共同的不良反应,还要直面手术切除乳腺的可能,乳腺癌根治术后第二性征的缺失和自我形象的紊乱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更容易出现CRF。中医疗法可贯穿在乳腺癌治疗的始终,在CRF的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疗法坚持以整体观念作为理论指导,以扶助机体自身正气作为重要方法,可提高机体免疫,改善倦怠、乏力、失眠、恶心呕吐、脱发等多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中医疗法,包括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与中医情志治疗治疗乳腺癌患者CRF的研究进展作一表述,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患者 CRF提供新思路,为新方法的提出提供指导。

1 CR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1.1 CRF的中医归属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自身的一种自我感受,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失眠、恶心呕吐、脱发等[2]。该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在《现代医学百科词典》中,疲乏可以作为疲劳来解释[3]。“虚劳”这一病名最先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有记载。姜德友等[4]归纳指出《内经》是最早对虚、劳、损进行记载的文献,《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认为“精气夺则虚”即为“虚”,而没有文献对“劳”进行正面解释,但“五劳所伤”之说确有依据。由于CRF在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脏腑功能低下的症状,与“虚劳”相似,所以我们可将其归于“虚劳”之中。

1.2 CRF的病因病机

虚劳即“虚损”,是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气血亏损,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减退。有研究表明[5]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是肿瘤本身,也可以是肿瘤治疗的结果。

1.2.1 气血亏损

有关乳腺癌的文献记载有很多,乳腺癌在中医文献中主要归于“乳岩”、“乳癌”、“乳发”、“乳石痈”等范畴,从宋金元时代到明清时代,各大医家对乳腺癌的认识已逐渐成熟、完善。清代顾世澄的《疡医大全》阐述了陈士铎、陈实功、窦汉卿、冯鲁瞻等医家有关乳腺癌的论述,可以算是古代有关乳腺癌的专论文集,书中记载:陈士铎认为乳腺癌为气血大亏,复又泄精伤元导致,冯鲁瞻认为乳岩形成是因为气血亏损,七情内伤所致。对于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中气血大伤,加之损伤脉络,血无以行,溢出于脉外,又因血为气之母,气随血流出于体外,最终使人体气血俱虚。《血证论》曰:“载气者,血也。”现代医家田菲等[6]认为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皆赖于气,而癌肿的形成、治疗过程中手术、放化疗等则大量消耗了机体内的气。

1.2.2 肝脾失调

经络学说认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于乳头,足阳明胃经过乳中。清代《医宗金鉴》中详细指出,乳岩病机是肝脾受损,气机郁阻,《妇人大全良方》也认为肝郁脾虚,气血受损,而致乳岩。由此可见,乳腺癌的发生与肝脾失调密切相关,再加上乳腺癌患者因手术、放化疗后引起的不良反应而思虑过多,可引起肝气不疏,气机不畅。而化疗、放疗也会损伤气血、耗伤正气,最终导致脾胃的功能亦受到损伤。连炜玲[7]认为,人体的各种“内乱”虚损之候,皆由脾胃损伤、阴阳失衡、气化机制遭到破坏引起的,脏腑生理功能不协调,轻则出现浊阴不降、气机上逆,重则出现脾胃损伤、健运失司、湿浊内生等症,表现为恶心呕吐等。

1.3 乳腺癌患者CRF的治疗原则

乳腺癌患者CRF归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虚则补之。《难经·十三难》说:“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当益其气;损其心者,都调其营卫;损其脾者,当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当缓其中;损其肾者,当益其精。此治损之大法也。”所以在治疗时,应以八纲辨证为基础,首辨气血阴阳,不可因其虚而妄投补益之药。

2 乳腺癌患者CRF的治疗

2.1 中医传统疗法

2.1.1 针灸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精气枯竭是导致虚劳的首要因素,即《素问 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疏通人体经脉,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艾灸腧穴又可温阳补虚, 扶正固本,辅助人体的正气,改善疲劳、乏力等虚劳症状。陈丽芳等[8]通过艾灸大椎和足三里穴位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88.38%(P<0.05)。Molassiotis等[9]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将30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针灸+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治疗组需要每周1次,连续6周的针灸治疗,对照组则只需要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倦怠、乏力、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1),提示针刺有助于缓解乳腺癌患者CRF,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由此可见,针灸治疗对改善CRF扶助人体正气,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达到增强和改善机体脏腑功能有明显的疗效。

2.1.2 中药汤剂治疗

乳腺癌患者CRF是有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五脏亏虚为主要表现的虚损性疾病。研究表明[10],中药具有原材料选材天然、毒副作用小、药效全面的特点,不但可以调节乳腺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从而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杨海霞等[11]主张用益气健脾和胃的中药(炙黄芪、党参、炒白术、陈皮、山药、砂仁、大枣等)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腹泻便秘等症状。从云等[12]等从脾肾论治,认为乳腺癌术后主要病机为机体脾肾先后天的损伤,遂选用健脾滋肾的中药对66例乳腺癌综合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了辨证治疗,结果显示P<0.05。念家云等[13]运用疏肝健脾颗粒来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患者伴疲乏、焦虑抑郁状态、体能状况。治疗后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上述各医家用中药治疗乳腺癌患者CRF的研究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CRF提供了指导。

2.2 中医现代疗法

2.2.1 中医情志治疗

中医所说的情志是指人对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喜、怒、思、忧、恐等,以及表现行为的一种生理应激后的综合表现。研究指出[14]在乳腺癌巩固期证候分布中,肝郁症状和烦躁易怒,占较高的频数,乳腺癌患者乳房缺失的事实、对术后瘢痕形成的恐惧以及放化疗后的各种不良反应、担心复发以及重投社会的压力容易导致情志抑郁或烦躁。再加上乳腺癌患者本身正气不足,气机逆乱,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就会引起各种“内乱”虚损之候。中医情志治疗可以改善因情志所致的CRF。中医情志治疗主要是基于医患相互信任的心理治疗,通过了解患者的内在心理及外在的情绪、行为等,着力于解决患者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冯微等[15]认为情志护理可以通过调节身心技能和大脑思维方式,从而改善及消除患者身心病理状态,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从而恢复患者机体平衡稳定的状态。中医心理治疗是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结合四诊合参来论治,与西方身心分治的精神治疗相比,更具有优胜之势。

2.2.2 中药制剂治疗

中药制剂主要是指现代仪器设备经过一系列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品,主要包括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中成药便于携带和方便服用,其药效持久,作用和缓,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疲乏症状;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作用迅速,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在临床中逐渐被广大乳腺癌患者所接受。如李娜[16]对复方阿胶浆口服液对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进行研究,釆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结论是复方阿胶浆能够降低疲乏等级,治疗肿瘤癌因性疲乏,提高CRF患者的生活质量。梁健等[17]对86例 CRF的患者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参麦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评分较低(P<0.01)。林洪生[18]等的研究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改善病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使化疗病人的免疫功能增强。

2.3 联合治疗

当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欠理想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如江淑聘[19]应用系统护理干预配合四花灸法能提高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王俊兰[20]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常规护理治疗乳腺癌术后CRF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3 小结

目前,癌因性疲乏广泛见于乳腺癌患者的多个治疗阶段,一定程度上提升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使临床治愈率和缓解率下降。中医疗法的使用可以从多方面降低肿瘤患者耐药性的产生,提升药效,降低治疗成本。从上述可知,乳腺癌患者CRF是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至目前为止,仍未有一个规范的治疗方案。历代医家研究显示治疗乳腺癌患者 CRF要总揽全局,从整体出发,扶正祛邪,方法上可采用中医传统疗法、现代疗法及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多元化的治疗更能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为乳腺癌患者在治疗中最佳获益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因性情志放化疗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