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风祛痰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0-12-28河南省宁陵县人民医院476700梁萍
河南省宁陵县人民医院(476700)梁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临床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西医治疗该病以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为主,能暂时改善临床症状,但停药易复发,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多。中医认为PCIV病机在于风动气逆、痰升扰窍,治疗应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为主。本研究选取我院78例PCIV患者,分组探讨熄风祛痰汤联合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予以通过,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我院78例PCIV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研究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9.36±7.09)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32±7.52)岁。且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湖北神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891,规格:20mg/片)治疗,尼莫地平口服,2片/次,3次/d。研究组予以熄风祛痰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尼莫地平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熄风祛痰汤:12g天麻、12g半夏、12g钩藤、15g白术、12g茯苓、20g葛根、15g陈皮、10g当归、10g川芎、10g杜仲、10g白芍、10g牛膝、6g甘草,水煎取汁300ml,1剂/d,早晚分服。两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恶心呕吐、眩晕、行走不稳等症状、体征消失,头颈活动无不适为临床治愈;恶心呕吐、眩晕、行走不稳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头颈活动时仍有不适但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为显效;上述症状间断发作,但较治疗前轻、持续时间缩短为有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有效、显效、临床治愈计为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左椎动脉)。
1.5 统计学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36/39)高于对照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33)。
2.2 血流速度 治疗前两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42.31±5.07)cm/s、左椎动脉血流速度(37.20±5.65)cm/s均高于对照组(37.24±5.74)cm/s、(31.09±5.18)cm/s,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尼莫地平是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且可增加脑血流量,而不影响脑部代谢;其对外周血管作用小,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是西药常用治疗缺血性脑损伤药物。临床逐渐向中西医结合方向研究缺血性脑损伤类疾病。中医认为,PCIV属“眩晕”、“中风先兆”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脏腑失调为本,脾肾亏虚、髓海不足,则耳鸣脑转;风痰内动为标,克土聚痰,痰生于脾,风动于肝,致久病不愈。熄风祛痰汤是由天麻、半夏、钩藤、白术、茯苓、葛根、陈皮、当归、川芎、杜仲、白芍、牛膝、甘草组成,其中天麻平肝熄风、止痉通络;半夏有燥湿化痰之效;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白术有健脾益气之效;茯苓健脾宁心;葛根有生津止渴之效;陈皮调中健脾、祛湿化痰;当归有活血、化瘀之效;白芍养血柔肝;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起熄风祛痰、健脾益气之效[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有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葛根有改善血流变性、抗血栓之效;半夏可降血脂[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及基底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熄风祛痰汤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治疗PCIV患者,能改善患者血流速度。机制可能与中药多方位、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有关。
综上,熄风祛痰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PCIV患者,疗效显著,还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