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严肃穆大器凝重
——战“疫”英雄群体的美学价值

2020-12-28杨发维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观者肖像医护人员

◆杨发维

2020年2至3月,我参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摄影家小分队“为英雄天使们留下最美瞬间”拍摄活动。在我近四十年摄影记者生涯中,采访并报道了1997年三峡大截流、1998年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许多重大事件。历来以追求第一现场瞬间影像为己任,唯有此次湖北新冠疫情保卫战是专拍事件中的静态人物肖像,但恰恰是这次看似静止且重复的拍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

抗疫主战场在湖北,十多万白衣战士执甲上阵,全国四万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如果说守土有责是本分,那么外援战队的到来彰显的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每个人身上都发生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个人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记住他们就是留住历史。

人是战胜病毒的关键因素。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每次重大事件都创造了无数英雄。在欧洲文艺复兴中,绘画在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思想内容和主要形象塑造都渐渐从神转向人,正如当时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皮柯·德拉·米兰多拉在一篇宣言式的讲演《论人的尊严》里宣称:“人是世界舞台上一件大奇迹”,“人占据着世界的中心”。

第一天踏进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隔离区的更衣室,看到从“红区”(即隔离病区)出来的医护人员疲惫与汗水交织的身影,脸上伤痕累累,顿时眼泪模糊,心在颤抖。同是肖像拍摄,此时的他们超越了我们对五官的评判,超越了个人具象的摄影概念,在我眼前的早已不再是单个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刚强与坚毅的化身,是必胜的精神符号,是防疫保卫战中的一座座不朽丰碑。

聚焦成影,心生敬畏。相机有情,将摄影人的感动融入医护人员的肖像拍摄中,影像便有了温度——他们的眼神既诉说着“战争”的艰难,又透出必胜信念。朴实无华的影像真实记录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注入了民族之魂,既荡涤拍者之心,又启迪观者之灵。《走出重症病房的女护士》(图①)防护面具留下的伤痕依旧,瘦弱的身体不影响她勇担重任。她也许刚刚为患者喂完药打完针,也许刚刚取完样从化验室走来,也许也许……她在艰辛的路上一路付出。《抗疫战士》(图②)肃穆的面部仍挂着战火硝烟,双眼直视镜头,既是对病毒的宣战,也包含对患者的呵护,红色的背景将战火的残酷重重渲染。

朴实的脸庞书写着雕塑般的沉静和凝重,类似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经典,安宁、对称和恬静。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主张艺术对人的表现从技艺上升到哲学和智慧的高度。如果说平日里我们的肖像摄影多是在追求光影、质感等技术层面兼顾抓取一些动感的瞬间,那此次我们的拍摄则尽可能注入一些新思考,在敬畏之情的驱使下以静态的稳重为核心,凝聚的不仅仅是瞬间,更是一种精神。虽然面对同一群体,虽然都是重复拍摄,虽然都是静态的肖像,经历战火洗礼的英雄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以画面的安宁、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构建起整个拍摄的秩序,在重复中刻画出每个英雄个性化的平静。

《女医生》(图③)面部的特写,正面直视观者,侧光照射出线条和点亮眼神,画面稳定安宁,淡淡的暖色展示女性的娇美,无声中蕴藏力量的爆发,简洁中彰显自信满满。《镜中的女医生》(图④)以深色为背景衬映出被摄者坚毅的神情,前后镜面托起双重身影,平面上是对称的构成,实质则是后盾的坚实,象征每个英雄后面都有强大的支撑,每个团队都不是孤军奋战,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披上战袍是战士,摘下口罩是美丽女性,光影有情,镜头里青春与沧桑共存,厚重与活泼同在。每一个名字都是坚强的符号,每一个表情都是勃发的生机,疲惫而不失乐观的笑容倾诉着万言千语,传递着必胜的力量。

如今,援鄂医护人员已经返程,重归平凡,但他们的一幅幅肖像留下了永恒。凝视照片,似乎在与他们对话,聆听他们没有讲完的故事。这一幅幅人物肖像就是一个个的故事,仔细品读就能串起那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肖像的魅力得以最大化地彰显——既承载了整个事件的历史分量,又闪现出推进事件进程的人的灵魂——这就是肖像的力量。

看艺术就是看不同艺术家眼中的形象,及其形象所隐含的作者的感觉。摄影功能首推纪实,但并非照搬,虽似曾相识,但迥然不同。摄影成为艺术的理由就在于作者善于注入现实的内涵,融入作者理性的观感,并通过摄影的语言一一表达。达·芬奇的《绘画论》说:“作画时单凭实践和肉眼的判断而不运用理性的画家就像一面镜子,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东西,而对它们一无所知。”

抗疫英雄也是一个个普通人,在平日里并非特别引人瞩目,可在新冠疫情的战场中,他们的身影如闪电般划破黑暗送来曙光,危难时刻是他们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镜头前站立的是战场上搏击的战士,是冲锋的英雄,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才是我们应该去着力表现的。拍摄中去除画面所有类似突发事件般的动感因素,强调人的情绪流露,注重画面的庄严与稳定,把拍摄过程变成庄严肃穆的精神体验。

一缕阳光带着暖色照在英雄的脸上,眼光炯炯有神地注视远方,胸前的党徽闪闪发亮,《战疫英雄》(图⑤)传递出战士的责任担当。《火线90后》(图⑦)青春挂在脸上,经历“战火”的洗礼,她们更加成熟。强调人物面部表情,或专注,或平静,或坚定,尤其是眼神和站姿。《走下火线的医生》(图⑥)坚定的目光,平静的表情直接刺激观者的感觉,一切言语的表述都显苍白,整个画面气氛“哀而不伤”,在庄严、肃穆、大器、凝重的整体气氛中,让观者去互动,去联想。

照相机只是一个工具,复制大脑里的影像,如果说我们的照片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原因不在工具,在使用工具的人。从平凡中发现、凝聚不平凡的瞬间,并注入现实的内涵,融入自我的观感,这是摄影师成为艺术家的理由。

猜你喜欢

观者肖像医护人员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端午节观龙舟赛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画肖像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