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多彩”资助育人路径探索
——基于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案例

2020-12-27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1.龙岩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福建 龙岩364000)(2.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364000)

近年来,经过政府和社会的不断积极探索,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已日渐完善。资助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斯的“教育成本分担及补偿”理论、亚当斯的“教育公平理论”和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1]等西方教育界系统的理论研究,为资助工作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学者则更多地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探讨资助工作的意义和资助政策的制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从过渡、雏形慢慢到定型、深化,呈现资助金额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等趋势”[2]。2019年2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国合计受助学生达1.35亿人次,资助金额超过2000亿元”[3]。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对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单一的物质层面的资助已经无法解决“教育资源区域和个体间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与学生对全面发展、优质成长成才环境的期待”[4]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后,专家学者开始思考资助工作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针对资助的研究开始从“助人”转向“育人”导向,同时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模式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学者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角度出发,提出以“育人”为核心和目标,“坚持以困难生的需求为导向作为基本原则,使当前资助模式从经济资助向能力素质发展的资助模式转变”[5],资助育人的方式也逐渐细化,新媒体手段、人文关怀等逐渐融入了资助工作,采用“微资助”[6]、“盲助”等“隐性资助的方式为贫困生提供物质帮助”[7]。因此,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曲绍卫、刘晶等对全国11所高校大学生开展了资助问卷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助困育人”已取得明显效果[8]。

党的十九大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将资助育人工作重点落在“精准”二字上,结合工作案例总结分析问题,探索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新路径,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潮流的,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把握和践行精准扶贫思想的深刻内涵,真正达到资助工作的育人目的。

一、精准扶贫视域下的资助育人工作

1.新时期精准扶贫对资助育人提出新要求

2013年,习总书记在考查湖南湘西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要工作思想,随后,全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相较于传统的粗放型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是一种创新的工作方式,强调根据不同需要、不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对需要扶贫的对象进行识别、帮扶、管理三方面的精准扶贫。

2019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节点”[9]。脱贫的关键就是教育,随着我国资助政策体系的日趋完善,资助投入的资金力度和覆盖面在不断增大,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然而对贫困生的关怀,除了必要的物质资助,育人层面的要求也逐渐显露出来。国家资助的最终目标是在保障了贫困生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做到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资助之后的育人目标,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建设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2.精准资助育人促进精准扶贫工作

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资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资助金额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有效地帮助了低收入和经济困难家庭解决子女因贫困失学或辍学的困扰,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费用的负担,减缓了他们脱贫的压力。

资助育人工作在此基础上,将精准扶贫思想融入育人体系,强调了“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有利于解决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实现“用知识改变命运”。资助育人政策通过增强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贫困生进行精准认定、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变“输血”资助为“造血”资助,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通过接受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走出大山,走出贫困县。在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个人能力,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从而促进家庭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因此,拓宽资助育人路径,实现精准资助育人,有利于从教育层面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从典型案例看精准扶贫目标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认定方式导致贫困对象识别缺乏精准度

案例1:

某学院2016级Y同学,该生父亲经商欠款近一百万,外出打工至今失联未归;母亲是聋哑残疾人,无工作能力;弟弟目前就读初中三年级;2016年为爷爷治病变卖了家中田地,欠款数十万元;奶奶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治疗。

该生依靠助学贷款支付学费,日常生活费主要来自国家助学金补助和课余时间兼职所得。2016、2017年均为建档立卡户,获得4000元/学年的补助,但2018年该生因生源地无法出具贫困证明,被迫放弃申请国家助学金。2019年初,该生旧疾复发,需要去医院做长期理疗。迫于病情该生辞去了兼职,断了大部分的生活来源,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无法提供治疗费用。

上述案例中的Y同学不是个例,对于很多贫困家庭,由于贫困产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有时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件件不幸事接踵而来,让本该绚丽多彩的大学生活变得黯淡无光。作为高校资助育人层面,对其给予帮扶势在必行,然而,单一依靠贫困证明认定贫困的方式阻碍了资助育人的脚步。 由于认定方式的单一导致资助育人工作在开展之初就遇到层层阻碍,如果连贫困对象都无法精准识别,更加无法实现对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育人。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对贫困学生提供帮扶的前提是认定该生为贫困生,但贫困认定方式主要是依据生源所在地提供的贫困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和一些APP辅助系统收集的个人信息,其中最主要的认定依据还是县级或以上部门盖章认定的贫困证明。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出具贫困证明的要求和标准不一,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和贵州、甘肃等内陆地区的贫困生贫困程度差异较大,有些学生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取得贫困证明,得不到帮助,有些学生吃穿不愁,却还拿着助学金享受国家的帮扶。

2.对受助学生需求了解不到位导致资助育人缺乏针对性

案例2:

某学院2018级Z同学,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建档立卡户,就读于广播电视学专业,2018年9月入学后获得校贫困助学金4000元/学年。

2019年2月,该生向辅导员提出申请退学,经再三追问,了解到该生母亲卧病在床,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父亲打零工所得,但因新年招工尚未开始,父亲暂无收入来源。该生所学专业本学期因专业需求,每人须采购一台摄像机,价值在3000-10000元不等,该生无法支付这笔费用,也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此外,因专业学习需要运用计算机处理图片和视频,而该生从小接触计算机较少,第一学期成绩很不理想,多重原因之下,遂产生退学想法。

自党和国家从2017年起实行资助政策“三个全覆盖”以来,已经实现了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10]。然而,该生在校期间获得了最高的资助标准,其父亲也尚有工作能力,该生却迫于经济原因想要放弃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求学机会,资助育人工作陷入尴尬处境。

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寒门再难出贵子,许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无法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信息资讯。进入大学后,面对快节奏的学习方式、各类需要使用计算机的课程、比赛中的微信投票、演讲中的幻灯片制作等等,他们虽然勤奋刻苦,但先天的弱势使他们在学业上、竞赛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从而面临更大的经济和社交压力。

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均导致了教育不公平,许多贫困生来自偏远地区或农村贫困县,村里没有一台电脑、没有用过支付宝、不会操作幻灯片……当他们夜以继日地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全家的希望,期待能够改变贫困命运时,发现自己与身边同学的差距如此巨大。贫困使他们在心理上更加敏感和自卑,甚至多疑,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需要的可能是学习、生活、环境适应、就业等等不同方面的针对性帮助,一味地给予物质上的帮扶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枷锁。

3.资助方式助长部分学生的惰性和依赖心理

案例3:

某学院2017级L同学,建档立卡户,2017年脱贫,但为巩固脱贫成果,在“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帮扶”的政策指导下,原有资助政策不变,该生继续享受贫困助学金4000元/学年。该生在取得助学金之外,还申请了助学贷款、返乡车票补助等。而据该生同学反馈,该生学习懈怠,时常呼朋唤友聚餐,经济情况似乎“没有那么惨”。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的主要内容为“奖、助、贷、补、勤、减、免”,其中国家励志奖学金、学费减免等受助面较小,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获得;勤工俭学受工作时长限制,收入有限;国家助学贷款与其他资助方式不同的是需要偿还贷款,有些贫困生因担心毕业后无法就业,还不了贷款,而不愿选择此种方式。因此,国家助学金是受助面最广,受益学生最多且无需偿还的一种资助方式。国家和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收益于资助体系,不断扩大受助学生比例,然而,不排除有的学生或家长在了解到国家政策的情况后,思想发生了变异,对资助政策产生了依赖心理,渐渐不思进取,形成惰性,想要不劳而获,完全依赖社会和国家的资助。

三、从灰暗到多彩的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索

1.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1]。长期以来,红色基因一直根植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脊髓和血脉中,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高校是红色基因传播的阵地,将高校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与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集中体现在党支部建设和困难党员的培养过程中。

在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员学长领航计划,以党的先进性为核心,用身边人引领身边人,抓典型树模范,在党支部活动中发挥困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学年开展支部立项工作,在高年级困难党员的带领下组建“七彩”志愿服务队,赴贫困地区支教,关爱孤寡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用实际行动反哺贫困地区。

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怀困难党员,鼓励困难党员学习革命先烈艰苦朴素、坚定信念的红色精神,弘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结合专业优势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带动一批困难党员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贫困命运。

2.用脚步丈量黄土大地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也逐渐朝着精准化方向发展,高校精准化资助工作的实现需要达到“两个一”的目标:“应受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不应受助学生一个都不能有”,从而为实现真正的资助育人提供方向指引。为具体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并宣传相关资助政策,笔者所在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开展“家校万里行”家访活动,在黄土大地上留下资助工作的足迹。截止2019年9月,资助工作人员赴贵州、福建、广西、江西等地,对4省(市)20多个区县的贫困生家庭进行走访。

通过家校万里行,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宣传资助政策。经过实地走访,了解贫困生所在地区经济情况、行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的标准、行政部门对贫困生的经济补助、当地突发自然灾害、学生的家庭收入来源、住房条件、医疗条件、身体健康状况等等,为进一步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此外,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家校联系,并宣传国家资助政策。部分贫困生家庭受地域限制,交通闭塞,信息接收不畅,对国家政策了解不足,或受封建思想影响,不愿在村里人面前“丢人”,拒绝接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帮扶。通过实地走访讲解,面对面地向家长和学生讲解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政策,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资助的过程,解除他们对于“还不起贷款”“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等顾虑,真正将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3.绿色通道,构建绿色平台

2000年,教育部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对新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予办理入学手续,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顺利入学,这是“确保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的最直接、 最有效的措施, 是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贫困上不起大学’的最好阐释”[12]。然而,许多贫困学生来自偏远山区,部分地区对国家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每年仍有许多家庭困难的新生和家长并不知晓或了解该政策。此外,有的贫困家庭通过多方努力,七拼八凑带齐学费到校后,发现等待自己的还有住宿费、军训服装费、保险费、生活用品采购费等等学杂费用,这些费用并不包含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范围内,这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能是贫困地区学生家长数个月的劳动所得,也可能是压垮满怀期待的大学新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拓宽绿色通道制度,构建“七个一”绿色平台,面向建档立卡户、低保家庭、残疾学生等兜底对象开展“七个一”帮扶计划,即一笔新生开学补贴、一份国家特别困难助学金、一笔免费保险、一个勤工助学岗位、一本励志书籍、一位优秀学长领航、一份爱心关怀生活用品礼包。在新生入学报到当天,通过高校设立的“特困新生关爱计划”,将单一学费减免的绿色通道,拓宽为“七个一”绿色平台,从学习、工作、生活、安全等方方面面为家庭困难学生和家长免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建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有利于他们树立感恩、励志、诚信之心,使资助工作真正从“助人”向“育人”方向转变,实现精准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

4.壮志凌云揽青天

新时代精准扶贫下的资助育人工作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扶,还要注重精神上的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穷根”是家庭贫困,但由此还延伸出了自卑、焦虑、多疑、敏感、社交恐惧等等“根须”,必须彻底根除。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有所帮助,然而这治标不治本。对于有的贫困生来说,源于其自尊心不愿“公示”自己的贫困,或是不允许自己不劳而获。相反,有的贫困生在长期受助的过程中养成了“等、靠、要”的惰性心理。这就要求资助育人过程中强化“扶志”功能,培养受助学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品格。

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应在助学申请、贫困认定和公示的各个环节,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个人隐私,注意保护贫困学生的人格尊严,做到“润物细无声”,变“响当当资助”为“静悄悄资助”。同时,每学年开展“励志先锋”评选工作,表彰一批表现优异的贫困生,引导受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此外,适当增加勤工助学名额。相较于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报酬。这不仅能够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又能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和保护,实现自我价值,更能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5 年3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 《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13],“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14]。

从新生入学伊始,可以在学生中施行导师制为主的精准帮扶,为贫困学生搭建成长成才平台,精准帮扶贫困生“扶智”。动员学术成就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导师,每位专业导师指导3-5名贫困生,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依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对贫困生开展思想引导、专业学习、课程实践、职涯规划等各方面的具体帮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帮助贫困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在实践中提高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不仅能够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更能为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创造良好的条件。贫困生掌握所学知识或技能,就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和工作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改变命运,从而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层面上的资助育人。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通过教育脱贫手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红黄绿青蓝”等多彩的“五位一体”资助育人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扶贫、扶志、扶智的资助育人新路径,能够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更加复杂更加精细的资助育人工作,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新事物的涌现,资助育人精准化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大数据信息,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宽资助育人路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灰暗贫困的环境中走出,拥抱多姿多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