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子平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探析

2020-12-27何涯含高子平龚页新廖梦玲罗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3期
关键词:龙胆草梅花针延胡索

何涯含,高子平,龚页新,廖梦玲,罗瑶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通常4 周)神经痛持续存在者,是带状疱疹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2]。好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局部阵发性牵扯痛、针刺痛或烧灼痛等。部分患者病程长,疼痛剧烈,对其生活及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目前西医治疗PHN 多采用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其副作用大且临床疗效并不显著[4][5]。高子平教授在治疗PHN 时,辩证论治,标本兼顾,临证常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机阐述

1.1 气虚血瘀

PHN 好发于老年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老年人阳气渐衰、正气渐虚,在病之初期常施以清热解毒、清肝泻脾等方法,多性寒凉。而患者正气本已日渐衰退,治疗时过于追求祛邪而罔顾正气,致患者正气愈虚,无力行血而成瘀,不通则痛。

1.2 火热伤津

带状疱疹初发多因外感湿热火毒之邪搏结肌表,火热属阳,属热病。若热病日久过用苦寒之品或失治误治,则致阴津耗伤。《读医随笔》云: “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阴虚又是血瘀的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阴液不足,脉络枯涩,血行滞涩而成瘀,不通则痛。

1.3 情志不畅

情志是重要诱因。明代《疮疡经验全书·火腰带毒》云:“火腰带毒,受在心肝二经,热毒伤心流于膀胱不行,留在皮肤,此是风毒也”。老年人肝疏泄功能本已渐衰,带状疱疹又多侵袭肝经,妨碍肝之疏泄,疼痛又致情志不畅,肝郁更甚。

2 治疗方法

2.1 内治

高子平教授在治疗之时紧抓本质,治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方选经验方“活血止痛汤”加减,具体药味如下:延胡索15g,当归15g,龙胆草5g,川芎15g,生地15g,白芍20g,黄芩10g,栀子10g,制没药15g,川楝子10g,炒地龙9g,炒虻虫10g,甘草6g。方中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龙胆草泻肝胆火。川芎、生地、白芍合当归组成四物汤养血补血。黄芩、栀子助龙胆草清泻肝经之热,且可清解热毒;川楝子合延胡索为金铃子散,疏肝泄热,、活血止痛。没药止痛,炒地龙、炒虻虫通络祛瘀。甘草合白芍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若眠差加酸枣仁、夜交藤等养心安神;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丹参等活血调经之品。

2.2 外治

高子平教授认为PHN 的外治前期在于祛邪,后期在于扶正。因此采用“梅花针叩刺”与“穴位埋线”治疗。前期用梅花针在患处进行叩刺,以局部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使用该法一者直达病所,给邪以出路;另一方面通过局部刺激加速血液运行,使气血通畅,促进局部感觉等恢复;后期予“穴位埋线”,通过缝线吸收来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从而达到激发人体正气、扶正驱邪的作用。常选取双侧足三里、曲池、血海。足三里为保健要穴,曲池泻热解毒,血海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三者合用,既能扶正又避免了闭门留寇。

2.3 调畅情志

肝性喜调达而恶抑郁,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指导患者调摄情志,使其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顺应时节,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3 典型医案举例

李某,男,65 岁,因“左胁肋部疼痛4+月” 就诊。 4+月前患者出现左胁肋部疼痛,次日该处皮肤上出现呈簇集性水疱伴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治疗后疱疹消退,局部仍疼痛。现证见:左胁肋部针刺样痛,局部皮肤暗红伴心烦、口苦、眠差。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脉沉弦。辩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选经验方“活血止痛汤”加减,具体药味如下:延胡索15g、龙胆草10g、柴胡30g、香附15g、川芎15g、生地15g、白芍20g、制没药15g、川楝子10g、炒地龙9g、茯神木10g、龙骨20g、牡蛎20g、甘草6g。14 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并予梅花针叩刺,每周一次。二诊时诉: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情绪、睡眠较前好转。舌淡红,苔微黄,脉沉。予原方去乳香、没药、龙胆草,加桃仁、红花、当归,用法同前再服14 剂,仍予梅花针叩刺。三诊时诉疼痛基本消退,故予穴位埋线(足三里、血海、曲池)增强体质。随访1 月,未见复发。

猜你喜欢

龙胆草梅花针延胡索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梅花针叩刺结合摩法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龙胆草山地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龙胆草喂猪可提高食欲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镉污染对延胡索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HPLC法测定三香健脾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梅花针叩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有效成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