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12-27张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3期
关键词:卧床预见性压疮

张岚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急诊科,上海)

0 引言

较多研究均证实[1-2],随着机体年龄不断增加,其各项身体机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如免疫力等,加上老年患者皮肤、血管弹性及血液循环较年轻人更差,若老年人长期卧床,可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压疮不仅给老年患者身体带来了一定痛苦,影响其生存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疾病的治疗难度,故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3-4]。目前临床对于患者常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缺乏预见性,护理效果欠佳,而预见性护理模式中的措施具有较好的预见性,能提前结合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效果较佳[5],为探究预见性护理的可行性,我院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将2017 年5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86 例老年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43 例)、实验组(43 例)。

实验组43 例患者年龄为61-82 岁,平均(69.69±2.49)岁,男女分别为25(58.14%)、18(41.86%)例;卧床时间为8 至13 周,平均为(10.24±2.61)周;体质量为42-76(65.36±2.52)kg。

对照组43 例患者年龄为61-83 岁,平均(69.71±2.52)岁,男女分别为24(55.81%)、19(44.19%)例;卧床时间为9 至13 周,平均为(10.30±2.54)周;体质量为42-75(65.29±2.48)kg。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3 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遵医嘱施展对症治疗,定期换药,告知家属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铺干净整洁等,若患者受压部位出现红肿等压疮症状时,可及时采取减压措施,如使用水垫、气垫床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对症用药干预。

实验组43 例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组建护理小组:护士长挑选6 名具有丰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对其开展压疮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告知其压疮评估要点及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护理实施:a.压疮评估:使用压疮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例如对于高风险者,可于患者骨突出处部位、受压处放置减压垫或贴减压膜,并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嘱咐家属对受压部位涂抹润肤露,保持床铺干净、干燥等,同时,注意切忌大幅度拖拉患者,以免引起皮肤受损。b.宣教干预:在患者及家属接受能力范围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压疮的诱因、危害及防治方法,以增加患者及家属重视程度,并详细告知家属注意事项及护理工作配合要点,如及时更换沾染污渍的衣物,勤为患者擦身,但应注意保证皮肤干燥。c.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故为缓解上述现象,可向患者解释不良心理的危害,并教会患者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并引导家属参与至心理疏导工作中。d.环境干预:除做好病房清洁工作外,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节病房温度和湿度,告知患者每天保证饮水量,以免皮肤因缺水出现皲裂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压疮风险。e.饮食护理:为保证均衡营养,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鱼肉、牛奶等,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Braden 压疮评分。

压疮[6]:分为Ⅰ、Ⅱ、Ⅲ、Ⅳ期,统计Ⅰ+Ⅱ+Ⅲ+Ⅳ期发生率。皮肤完整,骨隆突处皮肤局部可见压之不褪的红斑为Ⅰ期;受压局部可见开放性溃疡,但深度较浅,创面呈粉红色,未见腐肉为Ⅱ期:受压部位皮肤全层组织缺失,部分可见皮下脂肪,但未见骨头、肌肉、肌腱等深层组织为Ⅲ期;可见全层组织缺失及骨头、肌肉、肌腱等深层组织为Ⅳ期。

护理满意度评分:选择自制问卷(满分100 分)对服务态度(20分)、工作积极性(10 分)、护理内容(30 分)、护理结果(40 分)进行评定,评分越高,即护理满意度越高。

Braden 压疮评分[7]:选择Braden 压疮评估量表对活动能力、感知能力、剪切力与摩擦力、潮湿程度、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进行评估,计分制为1-4 分,15-18 分、13-14 分、10-12 分、≦9 分分别提示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危风险、极度风险。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 检验,以P<0.05 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压疮发生率

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6.98%(2 例Ⅰ期,1 例Ⅱ期);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3.26%(5 例Ⅰ期,3 例Ⅱ期,2 例Ⅲ期);统计发现,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Braden 压疮评分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Braden 压疮评分分别为[(86.72±5.64)分]、[(16.96±0.15)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Braden 压疮评分分别为[(80.45±3.25)分]、[(14.20±0.32)分];统计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Braden 压疮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

3 讨论

压疮主要是指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导致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现局限性损害的一种病症[8],目前较多研究显示[9],压疮的发生和长期卧床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卧床时间越长,发生压疮的概率越高。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而言,其疾病及生活护理完全依赖他人,而由于长期照看,陪护人员易产生疲惫感,在照护过程中较易忽视压疮这一问题,导致大部分患者常在压疮发生后才被发现,故为避免上述问题,应提早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

本研究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取得了较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预见性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通过开展压疮风险评估可有效明确患者风险等级,从而结合评估结果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同时,在上述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还注重对患者开展宣教干预,以增加患者及陪护人员对压疮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对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良好促进作用,且还注重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干预,护理质量明显更佳。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压疮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且Braden 压疮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开展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对增加患者好评度具有积极意义,可行性较高。

杨秀英[10]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探讨》一文中详细分析了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其以68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压疮发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其发现,实验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压疮发生率为8.82%,较对照组(29.41%)更低,且实验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1.25±3.25)分,较对照组[(62.62±1.25)分]更高,通过研究其认为,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压疮发生,并有助于增加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本研究成果和杨秀英的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均认为预见性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对预防压疮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得,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减小压疮风险,降低压疮发生率,并有助于增加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卧床预见性压疮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