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问题导向、价值省思、实践路径

2020-12-27威,王

关键词:劳动教育

张 威,王 林

(1.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合肥230039;2.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六安237005)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二重性观点认为:劳动包含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劳动是“产生真正的教育”的密码。”[1]劳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劳动、尊重劳动,更离不开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申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丰富、发展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扩展了劳动多层价值体系[2]。本文拟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进行粗浅探讨,以此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问题导向: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问题何在”

(一)劳动教育的认知辨析

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劳动教育也不例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其所接受的劳动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3]。高校劳动教育如何理解,是否可以被教,教什么,学生能学什么,值得深层探究和思考。劳动教育的内涵需要一体化辩证的理解,两者有其内在关系,“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4]。劳动教育不能只劳动不教育,不进行经验总结、反思、内省,达不到育人目的,也不能只教育不劳动,停留在课堂里、书本上、理论中,这就背离了劳动自身具有的实践性特征,脱离了实际,成为空谈。

从人类发展和遗传学的角度而言,劳动教育是可教授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的教授是有界限的,有可以直接教授的劳动技能、劳动知识、劳动方法等,还有不可以直接教授但可以间接对其施加影响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劳动的价值观等,因而对可直接教授的劳动教育要不断开创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新办法,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技术体系等,增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活力。对不可直接教授但可以间接施加影响的劳动教育,一方面,以言带行,要做好思想引导和规化,通过典型教育和宣传等,着力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思维;另一方面,行胜于言,通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第二课堂、实习实训等形式,使其行而有感、行而有思、行而有悟,此时的“静默”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效果,潜移默化、寓教于行,教化影响青年。

(二)劳动教育的理解误区

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劳动教育对其他教育的功能性影响的同时,更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理念和劳动素养,因而纠正劳动教育理解和认知偏差极为重要。一是将劳动教育窄化为“体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实质是多种具体劳动形态的集合,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还包括创造性劳动等多种形态。“将劳动概念狭隘等同于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也就被等同于参与简单的体力劳动”[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等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再认识。二是将劳动教育异化为“惩戒教育”。“劳动所蕴含的‘痛苦’和‘卑微’的特质促使劳动成为一种社会惩戒手段。‘劳动惩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改造人民’‘惩罚坏份子’的重要手段。这种思路同样影响了教育。”[6]当教育的完成形式需要通过劳动惩戒方式完成的话,就已经把劳动教育的功能异化了,不仅割裂了彼此的正向联系,还是对劳动价值观的误解和偏见,“将劳动等同于限制学生自由、规训学生行为的教化手段”[7],而事实上劳动与教育是天然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在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将劳动教育简化为“技能教育”。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是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两者有其内在逻辑关系。技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技能训练和实操,使得掌握某项技能和本领,并最终获得职业发展,而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仅完成相关劳动技能的培养,更通过在培养过程中学习、试错、纠正、符合、完善等一系列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技能培养完成从表象来看是一种显性教育的体现,而劳动教育表征为的精神、价值观等培养和锻造,实质上是一种隐性教育的体现。四是将劳动教育虚化为“可有可无的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崇尚智力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有被边缘化、弱化的倾向和认知,学生为完成劳动而劳动,消极抵触,这就失去了在劳动中锻炼成长和体悟劳动的过程,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可能有不珍惜劳动成果和不尊重劳动者的情况出现。学校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开设,无专业师资配备、无教学体系支撑,甚至仅仅是为了完成指标和硬性要求,这就会使得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脱节,劳动教育的意义大打折扣,学生自然也就很难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更无从谈起。家庭在对待劳动教育时,把正常的家庭劳动和家务等当做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恰恰忽略了劳动的社会功能和属性,割裂了学生的社会属性、归属感、成就感,降低了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弱化了责任和担当。五是将劳动教育误读为“劳动工作”。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劳动工作,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提升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是为将来参加社会劳动工作提供相应准备,因而学生参加农业、工业、服务、社会实践等体力劳动和真正农民、工人、第三产业的的劳动不能混为一谈,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推广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考生不仅要考国文、常识测验、还要考演说辩论和劳动,考劳动是旧传统教育的学校从未有的科目”[8],他提倡劳动教育,鼓励进行垦荒劳动,参加学习的学生需要进行劳动课考核,当有学生担心未完成任务而劳动课不及格时,陶行知先生却说,“很好!很好!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第一次,你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以得100分!”这样既有别于劳动工作,又通过劳动进行教育,其目的就达到了。

二、价值省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何以必要”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劳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在劳动的重要性方面,习近平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9]。肯定了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10]在树立劳动观念方面,2016 年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11]在劳动促进发展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2]通过完善制度,破除发展成果的障碍,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在劳动中成就自我,获得发展。在劳动奋斗观和幸福观方面,习近平指出了劳动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3]再次强调了劳动能创造幸福,构建形成了新时代劳动幸福观,“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14]在教化青年等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弘扬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踏实的劳动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5]这些重要论述,是在把握当代中国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基础上,对劳动教育的多维辩证思考,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劳动教育的价值追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16]劳动教育关涉人的自我实现,与人生幸福的价值追寻紧密相连。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17]劳动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劳动并不直接等于幸福。“如果我们无批判地断言劳动幸福或劳动等于幸福,这不仅与历史真相相距甚远,也与今天的现象实情不符,从而劳动幸福的话语就会落入抽象的话语泥淖。”[18]因而,要正视劳动艰辛付出的过程,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劳动往往是人们利用自己的本质性力量物化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遭遇劳累、痛苦和辛劳,而正是这一艰难过程才磨炼了心性、提升了能力、拓展了视野,为接下来进行更高级的劳动形式储备本领,增强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劳动的过程也是艰辛付出和能力提升相伴而生的过程,劳动的目标是追求幸福。其次,幸福需要劳动来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性活动,一方面,通过劳动可以实现人的本质性生理机能和物质上的需要和满足,是一种机体幸福,即达到基本幸福;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劳动可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奋斗中,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得以张扬,生命价值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持续长久的沉浸式的愉悦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19]这种幸福是一种个人幸福,即达到发展幸福。再次,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追求。通过个人的劳动和奋斗,将劳动成果惠及他人,实现他人幸福,由个人幸福到他人幸福,由他人幸福到集体幸福再到共享幸福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幸福的本质价值追求,“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在他人身上才能得到实现,人的劳动幸福也只有通过他人在享用其劳动产品中才能得到满足。‘为千百万人谋福利’的劳动是最幸福的。”[20]这种幸福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有的集体幸福,即达到了共享幸福。当前,投身到为千百万人断穷根、谋福利的伟大扶贫斗争工作中人们,在向小康的过程迈进中就是将个人的基本幸福、发展幸福和共享幸福有力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劳动摆脱贫困、通过奋斗创造财富、通过教育收获幸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幸福观的鲜明特色和时代价值。

(三)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

就劳动教育本身而言,劳动教育有以下育人价值导向。一是以劳育德,通过一系列具体劳动,不仅增强了青年学生的个人的生存能力、生活品质,更培养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以劳引智,通过劳动教育,能增强劳动技能、强化劳动知识、扩展劳动能力。将劳动与知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能力。三是以劳健体,通过劳动,不仅解决生存需要,还强健体魄、增强体质,同时强化了意志品质,增强了心性锻炼。四是以劳涵美,通过各种形态的具体劳动,将自然物品加工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便具有了显性的劳动成果特征,给人带来身心愉悦和美的感受,劳动不仅创造了社会生活,更创造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显性的以劳育美的直观感受和体悟,更深层次表征了隐形教育以劳育美的核心理念,由人的“意识结构”知、情、意到培养人的“价值范畴”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特征。高校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是人生的价值导向重要形成时期,因而劳动教育如何有效嫁接到其他四育中,实现五育并举,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融入体系、课程构建、评价标准等情形,还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律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反思劳动教育的价值“新”回归。

(四)劳动教育价值回归

教育部、国新办举行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会议中再次明确和重申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将劳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在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提出“五育”并举举措。在传统的五育中德、智、体关注度较高,也普遍被重视,但美育和劳育的位置比较尴尬,往往被忽略,有时甚至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劳动教育由五爱到五育、由旧到新的转变绝不是简单意义和形式上的改变和重提,劳动教育回归体现在于“新”。首先,顶层设计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进行全面设计和调整,明确了课时要求及分层分类指导,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布局。其次,覆盖范围、功能新。建国后劳动教育的覆盖范围集中在中小学层面,如“1949—1958年:旧中国劳动教育的消解与新中国劳动教育的探索”[21]9至“2000—2018 年:劳动教育向劳动素质培养的转向”[21]1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断彰显。再次,内容、形式新。网络、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内容上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学科体系融入、教材体系发展、实践体系完善等,形式上主要表现在新方法和新工具的应用和普及,如MOOC、SPOC、翻转课堂、参与式和体验式教育等。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应然要求,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尤其是高校学生群体,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将劳育有效融入到校内校外课程体系、学科研究、社会实践中,实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和“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需要综合多种策略,坚持五育并举方针,尽快补齐劳育短板。

三、实践路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何以可为”

(一)明确育人导向,突出树人“合力”

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共同参与,发挥影响,形成合力。政府、社会、学校要“有所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五育并举,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结合劳育的顶层设计做好教育改革和规划,将劳动教育全面贯彻并落实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因地制宜建立以劳育人的综合评价指标,建议考虑将劳育纳入相应考试体系或评价体系。高校要逐步从建立劳育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着手,逐步向“价值体系”和“行为体系”转变,创设风清气正、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氛围和环境,在促进人人爱劳动等方面要“有所为”。家庭对待劳动教育要“有所不为胜有为”,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在学生的教育成长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家长要转变家务劳动与学习相冲突和对立的思维固化,让学生参与到家务劳动和家庭社会实践中,通过手脑并用,锻炼能力、增进思维,否则易出现“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孩子不劳作,就不能感同身受的体会父母的辛劳,就易出现贪图享乐,粗暴不恭情况,从“不会做”“不能做”到“不愿做”,最终导致好逸恶劳。因而在立德树人的导向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胜有为,形成育人合力,方能无所不为。

(二)深化教学改革,突出课堂“活力”

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有相应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而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劳动教育课程极为弱化,活力性不强,甚至多数高校均没有相关课程及体系建设,因而高校要深化综合改革,突出课堂“活力”。首先,要尽快建立劳育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价值体系”和“行为体系”转变,才不至于出现“高校学生积攒的脏衣服快递回家洗干净后再邮寄回来”的现象,省人深思的同时,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弱化、淡化、虚化的现状,亟需深化综合教学改革,强化“学科活力”。其次,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科学设置、论证、规化、编制课程体系,明确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将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学术等活动形式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学科教育与技能教育联动,强化“课堂活力”。最后,坚持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结合。通过MOOC、SPOC、反转课堂等形式,充分运用“三微一端”等现代媒介平台,打造线上精品在线课程、推广线上线下劳动模范、典型事迹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模精神可以感染并引领广大劳动者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用适合于“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学生群体喜爱和乐见的形式和话语体系,润物细无声,实现青年教化,强化“应用活力”。

(三)增强价值引领,突出学习“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自身。“在人类历史的开端,劳动乃是唯一的人类实践,后来所有的人类实践最多只是以萌芽的形式蕴藏在劳动之中;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开端、发源地和原型,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23]在教育场域中的劳动,不仅能解决基本生存和物质需要,实现个人的内在自然需求,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性要求,反映了劳动教育的可能空间,因而需要去学,构成了学习的理论动力。通过劳动,实现了外在对象和客观世界的物化,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劳动主体体悟到人的本质性力量、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和乐趣,“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24],激发了对物化过程和物化物品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反映了劳动教育的期望空间,因而值得去学,构成了学习的内驱动力。劳动教育更深层次意蕴是实现学习者自我认同(自我尊重、自我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等)和他人认同的统一性问题,通过劳动教育,重塑人的自身和外部,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反映了价值的现实空间,因而想要去学,构成了学习的外在动力。

(四)汇聚优质资源,突出劳育“能力”

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如何实现劳动教育真正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校还需要汇聚各类资源和要素,打造各类资源保障平台,使得劳动教育从普通教育演变成为一种能力。其一,因地制宜,建立校园本土化劳动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想融合,突出应用能力。其二,打造技术支撑平台,细分劳动教育技术门类,建立职业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充分应用技术优势,做好职业规划和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形式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品牌,提升职业能力。其三,在资源高度约束情境下,拓展政校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模式和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合理高效流动和使用,实现共享,提升资源共享能力。其四,在数字时代,高校可通过购买、招标、服务卷、引导基金等数字平台激活劳动教育新形式,活化劳动教育,提升创新能力。

四、结 语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因而高校在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具体推进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劳动教育认知理路,厘清劳动教育的边界性问题,对劳动教育的固化思维和持久偏见进行辩证分析和批判,有助于全面客观、理性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摒弃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误区,科学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和追寻,厘清育人新导向,让“新”劳动教育科学回归,将“合力、活力、动力、能力”四力结合,加快构建高校劳动教育创新体系。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