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现方式
2020-12-27曹慧群
曹慧群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200)
高校肩负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也是指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为此,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探索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努力形成高校各类课程、各方力量、各种资源的合力育人效应,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构建“大思政”格局,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
一、“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界定
一提到课程思政,可能很多人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和困惑:“课程思政是不是一门课?”“课程思政是不是面向所有的课程?”“课程思政是否意味着专业课要讲思政课的内容?”等等。这实际上都是对课程思政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
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即所有课堂都是育人阵地,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与思政课程不同的是,课程思政并不是高校的某一门或一系列课程,它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和教育观,其实质“不是在高校中增设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标”[2]。基于此,我们可以将课程思政的内涵概括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为载体,以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引领的统一。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
1.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解决的是传道与受业的问题,即着眼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育人,侧重的是解惑问题,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才能有效避免学生“知”与“行”、“德”与“才”的割裂与背离。因此,在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下,坚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既在价值引领中内化知识底蕴,又在知识传授中凸显思想引领,正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主旨和基本原则。通过探索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把国家认同、爱国情怀、工匠精神、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德育目标“基因式”地融入到各类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中,引导学生实现知识领会与价值塑造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彰显课程思政的魅力和价值。
2.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显性教育色彩,其特征是以直接正向的宣传教育为主,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各类课程往往通过间接隐性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自觉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因此,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要旗帜鲜明也要润物无声,既要坚定不移地强化显性教育,也要积极主动地挖掘隐性教育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传递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知识,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
3.坚持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相协同
课程思政的实施范围涵盖了高校所有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及专业课。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长点,课程思政要求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相互促进、同向同行,发挥思政课教师与各类课程教师协同育人价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着力构建“思政课——“价值引领”、综合素养课——“以文化人”、专业课——“润物无声”的教学体系”[3],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空间三维课堂,形成课程整体育人联动效应;着力形成学校各部门、各专业、各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局面,搭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育人新机制,是课程思政合力育人的具体导向。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整体上看,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具体呈现如下:
(一)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不够深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尚处于探索推进阶段,课程育人理念还未在所有高校落地生根,不少高校教师及管理者对课程思政存在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充分、接纳程度不太高等现状。受高校内部教学运行模式影响,各教学部门、院系职责不同,分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公共基础部的职责范围,其他院系则承担相应不同的专业课教学任务。这一运行模式虽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日常有序开展,但也“极易导致高校管理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路径依赖,即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相关院系和思政教师的一己之责。”[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教师育德意识的提升,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育能与育德的关系存在认知偏差。他们普遍认为思想启发、价值引领等育德任务应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范围,专业课教师应专注于知识点的传授与技能的养成,加之课程学时短、任务重,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么被认定为超纲,要么被忽略,与课程思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
目前,从各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效果来看,如何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基因式”地融入教学过程,成为了多数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最棘手、最迷茫的问题。由于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个人兴趣等原因,部分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功底较为薄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教学的技巧不够灵活,理论素养及政治敏锐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使得教师自身无法精准厘定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难以巧妙无痕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中,甚至会造成生硬尬聊、案例雷同、为了思政而思政的局面,使得课程思政浮于表面,无法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到既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政味”,又有效保证课程的“科学性”,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
(三)思政课与其他课程间的协作育人效果不够明显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发挥高校所有课程的育德功能,使思政课与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等各类课程实现同频共振,发挥育人合力。因此,课程思政的推进既离不开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也离不开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发力。虽然各高校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践中取得一些成效,但在整体协作育人成效上仍不够显著。一方面,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被误认为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从而造成主流价值思想不同程度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中“失踪”、教学中“失语”、交流中“失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相互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始终凸显。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所属不同院系,且教学分工不同,彼此之间主动交融意识欠缺,双方缺乏有效持续的教学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资源,导致协作育人经验不多、方法不新、实效不强等问题,从而制约了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合力的真正形成。
(四)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尚在摸索中前进,虽已形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示范课程,但在整体的制度设计、管理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存在诸多脱节之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健全。一是部分高校缺乏上下联动的引导统筹机制,顶层设计思路尚不完全明晰;二是学科思政融合的教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科学整体规划,造成各部门、学科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工作重复、实效不高;三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不够具体。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考核标准、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明确、导向不突出,这也是造成课程思政建设内生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方式
为解决上述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育人目标,就要始终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汲取各大高校课程思政现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科学选择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
(一)拓宽教育场域,开发协同式课程体系
第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高校应努力构建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相协同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打破两张皮现象,形成整体教育场域。首先,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巩固这一核心地位的基础上,高校可根植办学特色,把脉学生需求,开发思政系列选修课。其次,发挥通识课程“以文化人”的导向功能。高校通识课程应致力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诠释知识背后的价值导向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开拓视野、健全人格并提升综合素质。再次,发挥专业课程“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开发并完善课程思政体系,要将专业课程建设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各类专业课程不仅要将价值导向目标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且要立足各学科领域,开发建设高水平教材,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同频共振。例如,上海各大高校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紧扣时代发展,推出“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各学科课程中,打造一批课程思政“金课”,深受学生喜爱。
第二,课程的建设依托于课堂。为延展教学空间,形成育人合力,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互联网三维课堂。首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巧妙设计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育人的功能;其次通过共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再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微课、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着力建设集知识讲授与价值引领于一体的互联网教学平台,最终实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和线上线下的协同。
(二)厘清课程差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承载思政。”[5]高校各类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德育素材和哲学思想。因此,系统梳理并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价值属性,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第一,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各类课程总体上应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公民意识、法治观念、文化自信、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等为重点内容,根据专业特点整体规划并分类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比如,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注重政治导向,坚持政治立场,深化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自然科学类课程要在探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教育,着重培育探索创新意识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工科技能类课程应以工匠精神为主线,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养成团队合作、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精益求精、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实现德智技并举。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教师应将教学目标细化成“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并结合情境体验、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无痕地浸润到专业知识点中,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授课教师将“感恩”“敬畏”“责任”作为第一次课的教学重点,着重介绍遗体捐献的知识和意义,组织学生对“大体老师”进行集体默哀,引导学生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心系责任,真正将德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
第二,在思政课程中凸显专业要素。思政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可基于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努力构建与专业课程互为补充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不同系部、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特点,适时、适当、适度地纳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或要素,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从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三)强化育德素养,打造教学育人共同体
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也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课程思政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从理念、能力、行动这三个维度打造教学育人共同体,实现目标一致、实践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第一,理念上认同。理念认同是能力提升和行动体现的先决条件。教学本应是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共同发力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师应该基于一致的教学信仰,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切实转变重智轻德、重知识轻价值、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坚持“教学与育人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既做“经师”,又做“人师”,真正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将立德树人的共同教育目标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第二,能力上提升。高校可组建多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使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明确建设任务清单,确保集体备课、交流研讨常态化,实现教学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共建共享,发挥育人的集聚效应。此外,通过实施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计划、研发课程思政培训专题、开展课程思政示范精品课展示活动等多元抓手,全方位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养成在教学中主动研究并运用思政育人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第三,行动上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课堂内外所展现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教师应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修身立德、严以示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展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优雅得当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做人做事的镜子,这也将在无形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科学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内容众多且复杂,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领导管理机制和运行评价机制,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第一,上下联动,统筹规划。组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亲自指挥,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同时,成立由教务处、人事处、马院及其他二级系部负责人组成的课程思政改革办公室,负责各项具体工作,推动形成以“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部门协同配合、教学院系组织落实”上下联动的育人大格局。
第二,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在团队建设、科研立项、精品课程培育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完善相应的激励配套政策,对评奖评优、职称评审等给与适当倾斜,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明确标准,科学评价。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从教学管理、教学团队、教学研究等多维度形成具体的建设标准,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健全评价考核机制,通过专家督导定期听课及调研,跟踪了解教学开展情况,将课程思政建设列为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列为考核党政领导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并纳入到部门、院系考核和教师个人考核之中,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新时代赋予高校新使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应始终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大胆探索,稳中求进,努力让课程门门有德育,让教师人人有育德,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