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块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2020-12-27陆泳卓吴维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0期
关键词:病历区块链医疗机构

陆泳卓,吴维民

(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2.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广西 南宁)

0 引言

区块链技术源于全球比特币管理的一种记账方式,早在2008年中本聪等人中首次提出区块链的概念[1],区块链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让数据可追溯、防伪造,在包括医疗卫生领域内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它。2018年5月20日,工信部正式发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文中提到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不断的渗入到各个领域中,规模初步形成,在科技全球化的推动下,区块链或将成为发展科技的重要支撑力量。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诊疗疾病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现实生活中现代化医疗技术的应用比比皆是,如大数据的健康分析、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监测、电子病历等等。将区块链的新兴技术应用到医院的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院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对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

1 区块链特征在医疗领域的实践

1.1 基于医疗数据的去中心化

庞大的医疗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储存对于目前的医院是一个难题,一直以来,医疗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医患关系错综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信息流通不畅的原因在于医疗机构不轻易将本机构的医疗数据公开。不同医疗机构保存了大量的居民健康数据、药品来源信息、电子保单等敏感信息,数据不能有效的共享,导致不同地域医疗机构、药企难以获取用户健康的真实信息,这些障碍一方面导致了医生无法完整获知患者的既往史,从而增加了诊断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药企对用户、医生、医疗机构提供信息的判断难度,对药品价格定制不合理,这些障碍加大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区块链中的RFM模型(用户行为分析模型)规则,可以让不同的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医疗数据向上传输,进行存储、管理、实时上传和共享,自动筛除无关的、伪造的数据,以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些有效的医疗数据可以为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提供良好的保障,医疗机构还可以提取需要的患者医疗数据,帮助医生做出合理的诊断,减轻过度医疗,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

1.2 医疗数据的隐私性

区块链是由无数个分布式节点组成,交易数据在不同节点之间交换时须进行加密和自检,按照既定运行规则下进行交换和管理,一方面保证交易数据在众多的对等节点中有效、真实,另一方面能够进行数据自检。因为数据具有敏感性的特点,在现实应用中,需要通过结合传统的各类加密算法、限制发布技术、复杂的权限控制,更好满足患者医疗数据的隐私需求[3],避免被某个医院或者第三方机构保存,对于未授权的患者医疗数据,进行保密处理,保证患者的信息不被泄露。区块链的这些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填补传统医疗数据信息系统的数据低安全性、易被更改、合法性差等漏洞。

1.3 医疗数据的信息化

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现代化发展重要保障,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让医院的管理更规范化,也可以为医院负责人在决策时提供科学的数据。借助区块链的大平台,将患者的信息、病历、处方、医保报表等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整合繁复的医疗数据,上传至去中心化数据库。通过区块链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比较每月、每年入院人数、住院天数、费用总数、统筹费用,加快计算出患者的次均费用、人次人头比、住院均日费用,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医保费用控制措施,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减少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让医院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4 医疗数据的共享互认

当前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系统是封闭,医疗机构在请求医疗数据共享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程序审批,这些“数据壁垒”阻碍的医疗数据的流通。完善、透明、安全是区块链数据的特点,医疗数据的共享互认是区块链技术重要应用的领域,区块链数据的侧重点在于不同的医疗集团数据共享[4],破解医院间的“数据壁垒”,同时保留数据的可追溯,实现数据共享。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任何数据信息在某一运行规则下分布于每一个节点,让数据真实可靠且透明。在卫生服务领域,区块链能够实现各医疗机构患者医疗数据跨医院,甚至跨地区就诊信息共享互认,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无需携带大量的传统诊疗材料,如手写病历、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等,只需携带通用就诊卡,即可让医生了解患者的就诊史,为患者带来更便捷的就医体验。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探索医疗机构处方数据上链并授权共享,患者可以就医生开具的医药处方,到就近的药店选购药品。医疗数据的互认将成为发展趋势,很好的减轻了患者的看病负担。

2 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2.1 电子病历的新应用

电子病历具有易存储、易管理、可共享的特点,在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展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必经步骤,也是建设智慧医院必然趋势。截止到2016年,超过10%的患者纸质记录医疗数据已经转化为电子存储的方式,这数据相比于2008年增长了90%[5],可以看出纸质病历正在逐步向电子病历过渡,相信不久的将来电子病历会逐渐取代纸质病历。目前,如何解决电子病历容易被篡改、丢失、记录不完整等问题,是医院迈向病历电子化的一道坎,此时区块链应运而生,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特点,以结构体的形式将封装后的关键信息锚定在区块链的主链上,以有效的解决电子数据容易被篡改的难题[6],一方面能够避免电子病历被更改,还可以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减少长时间存放导致电子病历丢失等情况的出现,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医院药房、门诊部、档案室等各部门,可以随时调取电子病历来诊断疾病,可以大大提高医生的就诊效率。

2.2 助力智慧医院的建设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19年正式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加快区块链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医院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区块链真实、可追溯的医疗数据储存给智慧医院提供了信息支撑,区块链将通过诊疗前、诊疗过程中、诊疗完毕后的诊疗全过程记录并实时上传数据,医院可以根据区块链下载完整的诊断病史记录,为后续采用的医疗服务提供完善的参考依据,这样的衔接技术不仅能提高医疗质量和诊疗效率,还能降低医疗成本,对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7]。同时区块链还能将医院、保险公司、药品提供商三者进行整合,让医疗信息更加透明化,降低医疗欺诈、骗保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3 促进异地医保报销的便利

异地医保结算可以受益于区块链上存储的记录的透明性、去中心化、不变性和可审计性[8],区块链记账式分布的数据实时更新,使得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互通互共,解决了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信息不通畅、信任缺失、理赔周期过长等难题[9]。通过信息的共享,患者无需携带大量的参保证明材料,让信息多跑腿,患者少跑腿,减轻患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加快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进程,提高理赔效率,为异地就医的患者带来真正的便利[10]。

3 区块链下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前景

3.1 为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区块链始终保持最新的去中心化数据库可以给医疗领域带来许多优势,诸如老年人的健康护理、慢性疾病的管理等医疗过程是预定的应用领域[11],在这些领域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创造附加值,医疗机构通过区块链下载所需的患者健康数据,医疗专家、家庭医生、健康护理师等综合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患者在既往病史中涉及的敏感医疗信息,如外科手术史、药物过敏史、身体存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等,这些信息的整合可以让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诊疗方案。

区块链为所有医疗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对最新治疗信息,透明且清晰,患者和医生结合在一起的医疗保健生态系统,改善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同时解决了医疗效率低的问题[12],医生使用最新的医疗技术,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区块链的数据库记录了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健康应用程序和健康可穿戴设备导致大量数据[13],通过这些数据的记录,可以分析出使用者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未来身体变化的趋势,形成患者的健康风险评估,这样既能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又能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3.2 药品的追溯

传统的药品追溯是采用药品生产企业自溯系统和使用第三方平台,这些封闭的系统致使药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难以保证,加上药品生产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商业机密等原因可能会驱使其上传虚假药品信息、修改药品有效期等,这些漏洞让患者难以辨别药品的真假,假药或不合格药品的使用可能给患者带来用药安全的隐患。“区块链+药品追溯”系统是药品供应链管理的新型应用领域,尤其是在药品供应和制药行业中[14],区块链的“人人记账”式分布、可信任性、数据真实等优势可以让药品信息公开透明,易监管且数据不可伪造,实现商业隐私保护,更好的对药品进行追根溯源。

区块链还能检测处方药欺诈,分布式记账的区块链记录着所有利益相关者(药品生产商,提供商,医生,患者和药剂师)每笔药品处方交易[15],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区块链下载并分析交易记录,检测他们任何一方是否存在对处方的任何更改或恶意修改的行为,保证药品供应的安全。

3.3 优化远程医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目前我国居民的就诊现状是“三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大型三甲医院集中的当地的优质医疗资源,而基层医疗资源匮乏,这些就诊现状不断的加剧“看病贵、看病难”的局面。远程医疗可以很好的将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输送到乡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专家与患者、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但由于目前各医疗机构之间的患者医疗数据处于被授权才能查看,而且患者的既往就诊史数据零散的分布于不同的医疗机构,使得远程专家没能够很好的了解患者病情,难以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借助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收集和存储着患者的健康数据,并共享到各个医疗机构,各医疗机构可以下载利用这些患者数据,帮助医生和患者实现远程医疗。

区块链还能够使优质医疗信息的上下贯通,不断向县级、基层医院传递最新医疗信息,提高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破除数据保护、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吸引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资源下沉基层。

猜你喜欢

病历区块链医疗机构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究
医院信息化建设下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探究
“病例”和“病历”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