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补肾活血汤口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0-12-27河南省临颍县中医院462200王海水
河南省临颍县中医院(462200)王海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女19例,男26例;年龄28~60岁,平均(43.60±6.30)岁。观察组45例,女18例,男27例;年龄27~60岁,平均(44.10±6.40)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10mg盐酸氟桂利嗪(江西京通美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3001)治疗,1次/d;同时口服颈复康颗粒(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2204),5g/次,2次/d;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于以上基础上进行整脊推拿手法治疗:取坐位,以拇指指腹在患者颈棘突、肩两旁寻找按压痛点,采用点压、拨、按等方法对患者痛点施压30s,出现胀热感为宜;利用触诊法自上而下触摸颈棘突两旁按压痛点,叮嘱患者颈部向前屈45°,一手顶住偏歪的棘突处,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颌,指导患者自棘突偏歪处旋转头部,至听到喀嗒声。同时加服补肾活血汤治疗,药方组成:杜仲3g,补骨脂9g,当归3g,山茱萸3g,独活3g,熟地黄9g,枸杞子3g,菟丝子10g,没药3g,红花1g,肉苁蓉3g。以上药物研磨混匀,分包包装,25g/包,1包/次,2次/d。共治疗4周。
1.3 血清学指标检测 抽取4ml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采用旋转式血液流变仪(北京普利生公司,LBY-N6A型)测定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1.4 评定标准 依据症状改善率评估疗效,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率不足30%为无效;改善率为30%~69%,日常工作及活动受限制为好转;改善率为70%~89%,日常工作及活动稍受限制为显著好转;改善率为90%及以上,日常工作及活动不受限制为临床痊愈[1]。总有效率=(好转+显著好转+临床痊愈)/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6%)(P<0.05)。
2.2 血液流变学 治疗4周观察组血浆黏度(1.05±0.40)mPa·s、全血黏度(2.31±0.59)mPa·s及红细胞聚集指数(0.50±0.30)低于对照组(2.09±0.50)m P a·s、(4.0 9±0.8 0)m P a·s、(0.85±0.20)(P<0.05)。
3 讨论
补肾活血汤由杜仲、补骨脂、当归、山茱萸、独活、熟地黄、红花、肉苁蓉等多味中药材组成,方中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效;红花功在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独活长于通络祛风止痛;枸杞子可补血气;没药擅活血止痛;肉苁蓉可益精补肾;杜仲具有强筋骨、补肝肾之功效;菟丝子可明目养肝、益精补肾;全方相须而用共谱补益肝肾、舒筋通络、化瘀活血、通络止痛之曲。现代药理认为该方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2];但仅采用药物治疗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患者颈肩部疼痛等症状,需结合其他手段以提高疗效,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整脊推拿手法是依据解剖学及生物力学发展起来的一种自然疗法,可纠正椎体关节错位,恢复患者正常的脊柱组织间关系,解除血管及神经受压,迅速恢复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微循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配合补肾活血汤可相互补充,多角度、多环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笔者发现观察组治疗4周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整脊推拿手法联合补肾活血汤可改善CSA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疗效。总之,整脊推拿手法与补肾活血汤联合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