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传承多元模式探析
2020-12-27刘晋
刘晋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 引言
中华文明五千年史,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学,学术传承一直生生不息、历经数千年长盛不衰。其根植于共同的学科体系,但又各见山水,在漫长的发展里程中逐渐形成学术理论与临床诊疗技艺各具特色且交相争鸣的各家流派,相生相成,从而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学术传承的发展与进步。
传承人与继承人是构成学术流派“有清晰学术传承脉络”[1]的基本要素,两主体间的传承教育模式可关乎流派理论思想、实践经验、人文医道等的学术传承发展。笔者归纳总结了中医学术流派历史与当代传承模式,并借助跟师、研修体会,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
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模式古今相通又变化多端,总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读书自学传承模式
一种通过文字书籍的传承模式,依靠传承人自学和体悟。中医典籍各中内容包罗万象, 熟读中医经典在古代是中医学徒登堂入室必经的阶段。不少中医学术流派初代创始人即是私淑某往圣先贤,以修习其医学经典文本为基础、遥承其学术精髓,进而开门立派、启蒙授业。并且中医典籍在流派继承中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对中医典籍的研习,是传承中医学术的重要方式与手段。继承人需勤读牢记基础知识书籍,博览兼收各家学说,精读深思经典著作,夯实基础、领悟精髓,方可发扬光大,进而推陈出新,使学术流派更好地继续传承繁衍下去。当代名中医药学家何任教授曾云“学好中医经典,是继承创新的基本功”[2];另一方面,著书立说以传承学术思想与经验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教育模式的特色与要求,该文字书籍又会随历史发展成为一代代后来继承人获取传承的途径。而受基本功底、悟性、学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传统思想与技艺 “原汁原味”的传承度千差万别。
2 师承传承模式
一种通过师徒授受的传承模式,中医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符合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规律,是中医学术承载和传播的方式,在其发展长河中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各学术流派。
2.1 “家传型”传承
特殊的师徒授受,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封闭性的个体单传式家系传承,继承者自幼随侍传承长者耳闻目染,长者倾囊相授家族世代相传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师承在家族内部完成,形成世医之家。家系传承,可使祖业在宗族内代代相传,保持了纯朴的学术继承,保证了派系秘方秘法等核心技艺的历史延续性。过去受中国传统文化保守性的影响,旧式家族传承教育有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诸多限制,外姓人难以传其衣钵习其秘方秘法;新式家族传承教育虽无上述弊端,但一旦传承人本身不愿继续或无能力从事传承工作时,就会出现后继乏人,造成传承危机,其学术经验随之逐渐销匿的现象。故“家传型”传承范围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学术影响的范围,不利于学术流派群体性的特点。
2.2 “师徒型”传承
中医学术流派教育模式的主要形式,是培养传承人才的传统方式,符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规律。师者言传身教,徒者跟师侍诊、耳听面授、抄方临诊、衣钵相传。有传统师承“一对一”、新式集体型“一带多,多带一”等多种流派师承模式。
“师徒型”师承教育优势在于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注重经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学在临证、重视临床能力培养,教学相长。其“和而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并使流派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传统中医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师带徒多以随师侍诊、临床抄方、书写病案等方式进行,须师生双方关系通常发生在较近的距离或经常而有规律地见面方能完成传授,而异地异时的传承不利于病例诊疗的连续性,无法实现;其次,流派的地域认同性和专科性特色,不可避免地易出现“近亲繁殖”的趋同性以及存在“各承家技,始终循旧”之弊[3]。再次,因知识结构、领悟力、思想等差别,不同继承人对老师学术经验的理解与传承千差万别,甚或谬误相传,易对流派学术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3 院校教育传承模式
古代南北朝时期即有官办院校医学教育记载[4],现代院校教育是现代学术流派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现有模式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成人教育等并举的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结构,建立了一整套颇具规模的教学体系。此模式培养规模大、课程设置系统、教学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完善,虽利于大规模培养人才,但也因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临床经验和能力欠缺,中医药经典学习少、对中医药知识理解匮乏和缺少个性化培养、教育对象千人一面等问题,不利于培养中医大家。
4 基于师承教育的综合型新传承模式
在几千年来中医学术传承史中,师承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培养了无数名医贤达,推动着中医流派的延续和发展,但历史局限性也并存。为了中医师承之路的可持续发展,流派传承需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与创新。随时代进步,在师承教育中融合与导入现代教育理念形成形式多样的新型中医流派传承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4.1 院校教育+师承教育
不少著名中医学家既是中医流派学术传承人,又是硕博士乃至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并且现代家传型继承人也都在同步接受正规的院校教育,此类模式切实可行。在中医药院校成立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实行本科生流派名医导师制、将流派经验传承纳入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内容,加强其培养阶段的跟师临证等,把中医流派研究和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补充,形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中医学术流派新传承模式。
此种综合传承教育模式基于医学院校基础教学,跟诊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中医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有相关的临床实习的经历,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初浅的中医临床功底,跟诊时容易理解老师临证用意和学术思想,学术上的成长较快,有利于有质、有量地继承本流派的独到经验,培养出新一代流派名中医。一大批与笔者同样是经历过正规院校医学教育的毕业生,积累了多年的临床经验后,获得了拜师名老中医求学的机会,并从中获得了提升式的快速成长。甚或已成为各型中医医院的主力军或技术骨干。
4.2 毕业后教育+师承教育
将师承教育作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实行住培医师跟师流派名医、普及性师带徒,积极发挥师承教育在门诊轮训中的主体作用[5],促进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播与发扬。
4.3 继续教育+师承教育
目前此类型模式包含以师承教育为主模式的继承班、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学术交流、进修等各级多类型继续教育。
4.4 中医人才培养专项+师承教育
为高层次传承人才传承教育模式,主要形式有政府主办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师承项目、医学高校以及中医医疗机构举办的师承项目[5]。
综合型新传承模式将师承教育融入到终生教育体系中,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达到互补其短,共显其长的作用;另一方面,多元、多方参与机制融入到了流派学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形成传承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推动中医学术流派的有效传承。同时,这种开放灵活式教育模式,存在多种思维理念的碰撞,学习的过程中时有选择性批判的可能,可能会影响被传承人对流派学术经验继承的纯度。
5 科研团队型
现代传承模式中另一新型模式,以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流动站为载体,组建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现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团队,建立公共的学术流派学术传承平台,发展“带集体,集体带”、“群师带群徒”的科研型师承培养人才模式,团队成员不局限于本院,也吸收来自于基层医院有志于中医流派事业的人,使流派学术经验传承同时能向基层辐射,转化同行间竞争为合作,有益于彼此增进交流。并通过科研立项专题研究的形式[6],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思辨特点、甚至成才之路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挖掘、整理其学术规律和经验,开展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共性方法学研究,建设统一的信息采集和管理平台以及中医学术流派知识管理体系。通过对个体进行全面地传承研究,归纳总结流派群体的共性规律,有利于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效率的提高和中医整体学术、临床水平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创新流派理论,推动中医学术流派的可持续发展。
但这种科研团队型的继承方式需要多人参与、多手段配合才能完成,单人及每个独立的挖掘方法无法实现完整的传承流派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挖掘的结果需再次解读和分析确认[7]。
6 智能化传承模式
中医学术流派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信息化手段的一种新型传承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流派的珍贵资料以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建立远程学习、视频访谈,提供远程带教、远程跟诊和远程批改等;同时可以将上述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流派学术研究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将海量临床数据提取为诊疗经验制作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此模式,有利于整合中医学术流派中的名师资源和信息资源,便于传承工作中的交互利用。
但中医流派的最大特色就是学术思想和诊疗技艺独特,这种灵活抽象思维是难以完全用公式和数学函数去标准化研究的。同时,在进一步改进各种平台软件的增殖性差、扩展性弱、更新速度慢等方面仍有待继续努力。
纵观中医学术流派发展,其传承模式有间接的私淑传承模式、直接的亲炙传承模式;有传统和现代传承模式之分,但又相互结合、互为补充;还有新型传承模式,可谓纷呈,且各有优劣。中医流派传承发展新征程,多元传承模式承前启后,随时代发展与教育进步,有待更深入的探究,更需不断完善与创新。